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经典 > 经典博览 
安徒生:艺术人生
                            
日期: 2006/8/28 17:02:10    编辑:术术     来源: 《新京报》    

安徒生剪纸作品欣赏

没有画的画册

    在2005年以前,世界上的大部分读者肯定不知道:安徒生原来还是一个艺术家。不过真正的艺术家肯定能够想像安徒生的艺术天分,凡·高就曾经说过,读着安徒生的那些故事,他没法不去想像,这个人肯定还会画画儿。对于凡·高来说,安徒生那些故事,其实就是一本“没有画的画册”。

  在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里,《没有画的画册》可能是最长的一篇———事实上它是单独的一本书。这本书和它的名字一样美,就像安徒生的那些艺术作品一样。

  安徒生擅长剪纸艺术,他同时还是一位拼贴画的高手。在他那个时代,这些艺术形式还很难进入大雅之堂。不过安徒生很显然超越了他的时代,仅仅在100年以后,剪纸和拼贴画都成为现当代艺术最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今天的人们再去欣赏安徒生那些艺术作品,他们会发现,没有画的画册上,处处都闪耀着艺术之美。

作为造型艺术家的安徒生

     童话领域的成就掩盖了他的丰富性

     安徒生除了是一个伟大的童话作家,也是一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更出人意料的是他还是一位造型艺术家。据安徒生作品译者,也是安徒生研究专家林桦先生介绍,安徒生一生剪过上千件剪纸,单独或者与别人合作拼贴过16本画册,还创作过600多幅素描作品。林桦说:“由于纸比较难保存,虽然作品现存不多,但都是研究安徒生的极为重要的文物。”

     据悉,保存下来的安徒生剪纸作品在他故乡奥登塞的安徒生博物馆有约250件,丹麦皇家图书馆也有一部分。拼贴作品现知下落的有12本,新近影印的两本都有100余幅。记者看到,三联书店近日出版了一本《安徒生剪影》,选编了近200件安徒生的剪纸、拼图和素描作品。这些作品既有造型神秘诡异的《跳动的人形》,也有造型唯美可爱的《安乐椅》,呈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纯真的内心境界。也是该书编著者的林桦先生说:“安徒生在童话领域的成就掩盖了他的丰富性,我们希望能为安徒生正名,为更多的读者呈现一个不一样的安徒生。”

     30岁已经是成熟的剪纸艺术家

     据资料记载,安徒生随时可以拿取一张纸,叠几下,很快就剪出各式各样的人物、花饰或者风景。安徒生的身上总是带着剪刀,他拿着剪刀和纸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会完全进入角色。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他会流泪、大笑,还会低语、吟唱。最后,他小心地把剪纸揭开,说不定还会吹一口气,展现出结局。

  据林桦介绍,虽然安徒生的大部分剪纸没有留下日期,但童话《小伊达的花儿》里的大学生“会讲最最好听的故事,还会剪十分有趣的纸画:心形剪纸上面有跳舞的夫人、花和门能打得开的宫殿”。林桦说:“这位大学生无疑是安徒生本人,这说明30岁的他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剪纸艺术家了。”

     林桦先生还介绍说,安徒生的剪纸作品一般都是左右对称或中心对称的图形,但是有时也有意把纸错开叠,专家发现有一件作品沿不同方向对折13次。而他的拼贴作品,则是把从各国的书报、广告、海报上剪下的小画,按照一定的思路张贴到本子上,还亲笔写上很得体、很有风趣的小诗,或者用他自己的剪纸贯穿,赋予各式各样的主题。他的素描都是写生或在旅馆里画成。

     他的造型艺术同样反映出他的超前意识

     据专业人士介绍,安徒生的剪纸大部分是非常原始的人形和简单的造型,充满流动的生命。即使是细腻的华彩图案,也充满粗犷的原始性质。从人物、精灵、动植物,到舞台、宫殿、风景,都是非常独特的形象。技法就更多了,像编织、堆塑、勾描,富丽而微妙的贴色,他还利用树叶、现成物来制作,还有从不同方向插成的立体剪纸。不少剪纸被他用作圣诞树、书签、诗信的装饰,或是花束的支托。

  林桦先生分析,安徒生早期的画作童话味十足,也反映出躁动、压抑、焦虑的潜意识,预示了神秘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到来。他的拼贴,可看成是立体派的先导。他认为,安徒生的童话革命了丹麦19世纪的文学,安徒生的造型艺术同样反映出他的超前意识,大大发展了当时只局限于人像剪影的欧洲剪纸。

     他的剪纸是在用剪刀写作

     画家凡·高在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之后,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你不觉得安徒生的童话很美吗?他肯定也画插画呢。”安徒生在一幅剪纸上自己写过这样几句诗:“从安徒生的剪刀下,猛地蹦出了一篇童话;剪纸归了你,你是温和的评判家。”据记载,安徒生还说过一句很重要的话“剪纸是诗文创作的开始”。林桦先生分析说:“安徒生各个门类的创作活动之间不仅有精神上的,也有形式和内容上的联系。对于他,文学和艺术实在是浑然一体的。安徒生剪纸,但是实际上他是在用剪刀写作。”

     据林桦先生介绍,安徒生的很多剪纸作品都与他的童话作品有一定的关联,他说:“安徒生的很多剪纸是一篇篇的小童话。”他表示,《安徒生剪影》附录里在国内首先被译介的童话《宫廷人像扑克牌》是一篇童话和剪纸互动的杰作,是安徒生剪纸和文学作品同体意识的具体体现。

■编者访谈

林桦:多才多艺的安徒生

  新京报:你认为作为文学家的安徒生为什么会涉猎造型艺术领域?

  林桦:我写了一篇小文,叫“多才多艺的安徒生”。安徒生的母亲曾想让他当裁缝,因为发现他有缝纫的爱好———他终生都自己补袜子。小时候他就能制作小玩偶,给它们缝衣裳。他有副好嗓子,最初的理想是做舞蹈演员……诗人的天性赋予他太丰富的幻想,他为此高兴,也为此烦恼,甚至恐惧。他说过:“我像一潭水,什么东西都能搅动我,一切事物都能在我身上反映出来……”安徒生的祖父晚年疯癫,安徒生非常害怕自己也会疯癫。他需要释放他的幻想,这是他创作的基础。

  新京报:一般来说,安徒生的这些造型艺术作品上都配上了他的小诗,这些小诗起到什么作用?

  林桦:就是我们所说的“寓教于乐”。比如拼贴的内容从天文到地理,从历史到现实,从动物到植物,从政治到日常生活,无所不有,所以他的诗句也是荒诞离奇。对此,安徒生在童话《小伊达的花儿》里风趣地说,“是想骗孩子真的相信这些玩意吗!简直是愚蠢的空想!”

    新京报:安徒生在自己表示不能再写作之后,还用上千张图片完成了一个巨型的拼贴作品,在安徒生创作中,好像早年剪纸多一些,晚年拼贴多一点,为什么?

  林桦:安徒生的拼贴画册不是一次完成,而是陆续贴成,有的页面前后相隔10年。你谈到的这幅巨型拼贴作品,是在1872年,他得到一幅四扇屏风。次年又收到一扇用图画拼成的小屏风,安徒生形容它“一切都安排得非常有品位,充满了幻想”。

  这时,病痛把他“捆绑”在寓所里,他说他已经感到文字写作的谬斯已经很少来拜访他了。受到小屏风的启发,他请朋友为他收集图画,于1874年1月开始在屏风上剪拼创作,到5月大体完成。8个面每一个面都有一个主题(童年、剧院、丹麦、瑞典和挪威、德国和奥地利、法国、英国和东方),这其实是安徒生用拼图的形式写下的自传,最后反映了他的文艺情怀。

  新京报:据说,安徒生的素描作品晚年变得细节越来越少,形式和轮廓增加,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林桦:可以这样理解,他的绘画更加随意了。1871年安徒生做了纯抽象的绘画尝试。他在纸上倒上少许墨水,把纸对叠,将墨水滴挤开。然后,他根据散开的形状再将图形加工成图画。对此他说,诗人也是这样有了故事的。

  新京报:通过安徒生不同时期的造型创作,我们是否可以了解他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

  林桦:和所有画家一样,他的画寄托着丰富的情感内容,他的初恋,失恋,他的幻想,他的恐惧,对世态的观察,对文艺的诉求,旅途中用他“笨拙”的笔对万象的生动捕捉。安徒生的一生就是讲了一个“我”字,一个大大的“人”字。我想通过欣赏安徒生的艺术,我们会又一次体会到殊途同归的快乐。

  安徒生在探讨一个边界。比如他的剪纸,他在探讨一个人是不是可能有两颗心,三个头,八条腿。这些边界就是束缚他的、让他不自由的东西;后来他能够使自己达到自由的境界,而这境界接近于迷宫。安徒生的东西都有迷宫的性质,像是非常安全,同时又是无限的;似乎是非常亲切的,但是同时又是不可解的。

  新京报:安徒生一生都在旅游,一生在国外旅行长达9年多,他对安徒生的造型艺术创造产生了什么影响?

  林桦:安徒生有一句话“旅行就是生活”,他在国内所遭受的不幸和痛苦都会在旅行中得到平复。安徒生出国29次,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旅行成就了安徒生的生命。真正启动安徒生绘画艺术思维的也是旅游。他不仅是出于兴趣而画画,他是在进修艺术,为文字创作打草稿。在旅行中,他还速写,他的长篇小说《即兴诗人》就是一部以对意大利如画景色的描写为特点的作品。从书信中看,安徒生对自己的画笔是颇为自信的,素描作品的确富于兴味。

■专家访谈

吕胜中:他的剪纸有人类文化底蕴

  我个人也是通过《安徒生剪影》这本书对安徒生的剪纸艺术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的,发现他对剪纸语言的掌握是非常深刻的。但我对安徒生的剪纸感觉没有什么陌生感,因为和中国民间的剪纸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从材料和技术语言看安徒生的剪纸作品,对称剪法在安徒生的剪纸中用得最多,也是在中国剪纸中用的最广泛的。安徒生还利用树叶进行剪纸创作,这和中国民间的传统很相似,很多中国老人小时候学习剪纸,因为农村没有纸,他们都是拣大的树叶在树叶上练习剪纸。

  安徒生的作品有着人类文化底蕴,所以他的作品才能永久流传。太阳崇拜并不只是哪一个民族才有的,他的剪纸《太阳人》把太阳剪成一个人,绝对不仅仅是后来被人解释成的“童话拟人手法”,而是有一种远古的太阳崇拜。他的剪纸《牛耕图》,中国也有很多的牛耕图剪纸,包括牛背上站的鸟,在中国牛耕图中鸟的形象是不可缺少的,因为鸟表示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要开始耕种了。安徒生剪纸中有很多天鹅的形象,天鹅在欧洲是爱情的象征物,中国民间爱情的象征物是鸳鸯,中国剪纸中也有各种各样鸳鸯的形象。

  安徒生时代,欧洲文化发生着类似于我们五四时期的文化转型,由古老传统像近现代文化变异。安徒生剪纸造型有两部分,一部分比较古朴,比较写实,另一部分充满了荒诞、离奇的想象。我们了解安徒生只了解他的童话,掩盖了他在剪纸艺术创作上的成就,实际上,安徒生在艺术上的先锋行为比21世纪出现的艺术形式早了很多年。他有一张很著名的作品,八扇屏风,包括诗史、人文、历史、风俗,是一个非常大型的、有记录性的伟大作品。今天我们重新解读安徒生的艺术成就,他不仅仅是一个童话作家,他还是一个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包括文字,也包括造型艺术。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