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案构思
敦煌现代石窟艺术工程位于距敦煌市西南33公里的党河古河床断崖上,工程西侧为初创时期的地面工作室及六年间开凿石窟群,为维持地表戈壁原貌,整个工程除河床绿地和水体外均为地下工程,地表只设地下建筑物的出入口、顶窗及一些通风设备等。
整个建筑群由3个区组成,3个区相互贯穿联结,在同一标高上,各单体建筑具体部位在以中央大厅为主体的建筑四周,同时,竖向空间上,通过开凿石窟不同层高的内部通道来保证中央大厅和其余各分展室及绿色空间的有效联系。整个建筑群形成以中央大厅为核心,绿色走廊和梵宫艺苑为亮点、多功能多用途展厅相关联的综合体。建筑风格体以维持抵制原貌为出发点,不破坏当地生态特色,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 为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提供一个巨大的多方位展示空间,可供艺术家们进行数千平方米的室内壁画和数百件立体艺术品的创作。
石窟保持在离地面-8米、-20米、-30米3个层面进行施工;
-8米为开挖型,包括大型设施,辅助混凝土和钢筋骨架;
-20米为开凿型,为跨度不大于6米中小型洞窟,根据地质状况,辅以钢筋和水泥加固;
-30米为未来机械挖掘型,目前在小投资阶段不采用。
五、单项说明
第1区:又称东区,即文化产业区。包括入口及中央大厅,连接崖壁的辅助厅及阳光走廊,是当代最新型的艺术和绿色空间,也是艺术家进行公众艺术创作的主要区域;
与中央大厅相连的还有『梵宫艺苑(剧场)』、『东西文明厅』及地下庭院,是荟萃敦煌丝绸之路、古今中外文明精华的地下殿堂。
文化产业区的发展规划为:补充敦煌作为旅游城市仅有单纯的古代遗址而没有高层次的完善的旅游观赏设施而设置,同时将开发相应的产品,成为不同于敦煌目前所有景点的与旅游相配套的包括餐饮、娱乐、购物的商业区。
东区西北部,为与艺术创作区相邻的地下博物馆、陈列馆区和文化教育区,将根据投资额进行建设;
东区东部,是剧场、地下大厅和庭院,将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创意、与地表形成强烈反差的绿色环境,吸引观众。
1、从空中鸟瞰地下
地面构筑物,极少考虑俯视的艺术效果,这是因为人类尚未脱离在地面的平面的生活空间。将来从空中看地面的人们,将会被这片戈壁中的一片绿叶和周围散布的晶莹的露珠所感动,黄昏过后,由巨大的彩色叶形和圆顶所形成的夜景更为壮观,是这座建筑的非凡之处。
2、国道入口
从225国道进入现代石窟,将有近800米的支路、入口处矗立着巨大的土雕,这是第一届敦煌国际黄土艺术节的得奖作品,随着每届的优秀作品留存,数年后,将是一片如同雅丹地貌般震撼人心的雕刻群,是参观者进入的第一个艺术观赏区。
3、停车场
临近入口,有一片用砂石低埂隔出的戈壁停车场,从空中看,停车场如同一片敦煌壁画中的树叶。
4、地下入口
从停车场有通往地下入口的几条小路,用砂石似不经意的铺设,与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
地下入口采用斜坡式,旁有为轮椅设置的小路。
进入入口,将根据参观要求,由数个分入口进入地下:直通地下大厅、联接绿色通道、布入西域商肆,等等。
5、台阶
进入地下入口,直通地下大厅的是一条宽而长的台阶通往25米地下,将再现与北京人民大会堂完全相同的台阶和灯饰。
6、台阶两侧的壁画
台阶两侧的高达20米的墙面上,有中外艺术家的壁画并间布各国的窗口、窟檐和垂幔,是参观者进入的第二个艺术观赏区。
7、地下大厅入口
巨大的彩色玻璃幕墙,首先给观众带来光彩夺目的视觉印象,是参观者进入的第三个艺术观赏区,过厅的石壁上镌刻着近一个世纪来,为发展和继续敦煌艺术数百名著名人物和普通平民包括初期开凿石窟农民的名字,这个名单将随着志愿支持者和资助者的增加而不断延伸,有别于古代敦煌石窟的千佛洞,这里将是千人厅。
8、『中央大厅』
竖井式地中结构,顶部为钢架透明玻璃结构;墙壁以自然石壁和垂挂植物、艺术品为主,底层、中部台阶式展示活动空间可同时容纳500~1000人。
中央大厅为敦煌现代石窟艺术中心的立体中央枢纽,具有以下功能:
连接地面、中部和底部的十几个通道,直接通往『石窟艺术博物馆』、『敦煌百年窟』、『敦煌艺苑』西方净土变音乐舞蹈剧场和『东西文明厅』;
人员的聚集和疏散地:举行大型活动,如『敦煌现代艺术双年展』;『跨越时空』大型音乐会、时装表演;等等。
9、『石窟艺术博物馆』和『壁画美术馆』
中国和世界石窟艺术的常设展示、有关石窟的特别企画展示和多媒体数据演示厅,与2002年开始的全国石窟调查工作同步,将于2003年开幕、2006年开设世界石窟艺术陈列,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地下的『石窟艺术博物馆』;
『壁画美术馆』将展示中国古代和当代壁画的图片数据、永久保存当代画家的创作原稿和草稿,建立当代壁画家数据库,演示壁画家的创作影片;
10、『敦煌百年纪念窟』
全景历史壁画『敦煌百年』和洞窟陈列馆,通过文物、图片、声像展示敦煌历史和敦煌人民的生活、工作和当代人物的艺术成果,再现故居、画室等,也是第一座地下纪念馆;
11、『敦煌艺苑』音乐舞蹈剧场
演出区再现敦煌壁画中西方净土变的唐代建筑、楼台亭阁、莲池、桥栏,天幕上变幻着无数绚丽图形,由舞蹈家们演出中外音乐舞蹈和西域风情;
穹型大厅顶部为敦煌藻井图案,白天天光通过透明玻璃在大厅投射出斑驳的彩色,夜间,从石窟上空看地面,将呈现出一片有许多彩色圆壳形成的晶莹美丽的大地图案;
观众在金碧辉煌的环境里欣赏舞乐和餐饮,体会壁画中的西方净土世界。
12、『东西文明厅』和地下庭园
由亚洲区、欧洲区和美洲区与一座巨大的地下庭院——中央绿洲相联,庭院中,分区再现各国风格,有欧洲花园、印度庭院、中国苏州庭园、日本庭院等。
体现人类文明精华的地下宫殿和庭院的结合体,成为人类在最不适宜生存的顶极地——戈壁荒漠下建设的新型绿洲,将是新型的艺术与绿色环境的综合体,从20年前起,日本等先进国家都曾做过尝试,但是都未完成。
石窟的几个主要观众集结地,将由3~5处大型投影屏幕(未来将采用背投屏幕)分别放映『人类文明与地球自然』的声像节目,展现丝绸之路、世界石窟、690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等长度为5~15分钟的立体声记录片,将使参观者忘却了身处中国西北戈壁地下,而翱翔于人类5000年历史和地球广阔的大自然的时空中。
13、地下出口
与中央大厅、博物馆区、地下庭园区等相连的地下出口,兼有防火防灾的疏散功能。
地下出口之外,是一片绿洲和湖泊,供游客和艺术家观赏休闲,可举行露天音乐会、篝火晚会和露营。
由施工排出的砂石堆积起的这片高于河床3~5米的台地,另一项重要作用是:保护石窟不受泥石流冲刷,采用最新环保技术净化污水和分解排泄物。
14、西域商肆
遍布在石窟各个区域的数十个小型洞窟和通道里,将引进国内外有特色的小型饮食和艺术品、纪念品摊位,根据每个区域、国度和民族的特点,严格审定和设置相应的与邻近完全不同的商品和餐饮品种。有别于目前在敦煌市区和各地千篇一律低俗的夜市和商品街。
15、阳光走廊
阳光走廊是现代石窟的亮点之一,区别于外界的舒适环境,四季如春,奇花异草和小桥流水的世外桃源,欣赏各种雕塑壁画,与艺术家的邂逅和交流,购买纪念品,使每一位游客都留下了难忘温馨的印象。
第2区:即西区,相对单纯的艺术创作区,为初创时期的石窟和生活区,是一片原始朴素的地下艺术村,今后将募集世界各国的艺术家进行单个或群体开凿、创作,接受艺术大学的壁画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创作和自由创作;为环绕中央大厅的『石窟艺术博物馆』、『中国壁画陈列馆』、『敦煌百年纪念窟』、敦煌艺术学院等,是非营利的文化教育设施;
艺术创作区的发展规划为:从1号窟往东100米、往北50米、往西700米的地域进行开凿;2002年,与国际互联网相接的虚拟石窟群开始征集,将数年内将形成一片120000平方米,有200~300个虚实相间石窟的石窟群,虚拟石窟将根据通过定期发布进展图中实际开凿的石窟退让和调节位置,虚拟石窟主可进行实际开凿。
1、『海外遗宝窟』
复原敦煌藏经洞被掠到海外的唐代绢画;
作为2004年纪念常书鸿百年活动之一,于2004年4月6日开窟。
2、『唐代精华窟』
敦煌唐代石窟精华的科学与考古复原,是50年来敦煌艺术研究成果的结晶,从参观和照明方面,其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将超过任何一个敦煌古代石窟。
作为2004年纪念常书鸿百年活动之一,于2004年4月6日开窟。
3、『中日佛教净土窟』
由日本东京最大的寺院——金龙山浅草寺的僧侣、中国艺术家和中日民众共同创作一幅佛教壁画『中日净土图』,体现中日佛教源流、飞天和佛教观无量寿经变相——西方极乐净土画面,此图源于公元7世纪,由中国僧侣带到日本、现在被列入国宝的奈良当麻寺『当麻曼荼罗』,石窟将于2001年9月14日奠基,2006年完成,将由中日电视跟踪采访,成为当代中日佛教艺术交流的佳话。
4、『大唐西域窟』或『来自天竺』
『大唐西域窟』
用全景壁画、声像和图片、实物等展现玄奘600年前从长安到天竺(今印度)求法取经的壮丽史诗,敦煌古代石窟壁画中的无数西方天竺风土人情,是中国画工缘由根据玄奘等求法僧的口头和文字记载想象而创作。
而『大唐西域窟』将展现现代画家根据在丝绸之路和印度实地写生创作的作品以及摄影、摄像数据,向观众展现真正的西域之路和佛教传来的辉煌壮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大唐西域窟』将根据凤凰卫视与英国BBC电视台合作拍摄中进行同步的的资料调查、拍摄和艺术创作。
、『藏传佛窟』
『藏传佛窟』将汇集目前数百座现存和消失的西藏佛教艺术、石窟古代壁画的精华,经过提炼和再创作在石窟中再现,其色彩和技法将达到当代最高水平。
将由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授和西藏唐卡画师、僧侣用4年时间完成。
6、『飞天窟』
1986年~1988年常书鸿、李承仙迎应日本奈良法隆寺请求,为该寺国宝建筑创作了一组体现中日两国唐代飞天的『来自丝绸之路的飞天』16幅障壁画,根据敦煌和法隆寺的古代飞天创作出辉煌的作品被称为新的国宝。但是,自从1988年日本国家电视台向海内外播出之后的14年间,从未公开,成为这两位致力于中日文化交流的艺术家的一件憾事。
根据常书鸿先生生前愿望,由李承仙先生和他们的弟子们在敦煌再次创作完成,将向中日观众开放。
7、『东巴创世纪窟』
由云南纳西族画家张春和先生设计制作的体现云南纳西族东巴文献中《创世纪——人类迁徒记》的石窟,体现云南绮丽的自然和美好的神话意境。
8、现代石窟群
根据敦煌现代石窟艺术委员会的招募和审定,由海内外艺术家进行连绵不断的石窟开凿和壁画创作活动。
9、现代露天壁画群
用绚丽的色彩体现当代文明与自然,将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壁画群和单幅壁画。壁画画稿拍卖所得的收益将用于振兴中国当代壁画事业和敦煌现代艺术;
第3区:即南区,党河南岸综合发展区的发展规划为:与党河北岸石壁相对,除了将进行大壁画的创作外,将用廊桥和地下涵洞与北岸的石窟相连,南区有广阔的可供开发的戈壁、沙山、石山和水库的人工湖泊,可随着周边地区的发展,增设相应的露营、越野、地质和自然考察内容。
六、可持续性发展
敦煌现代石窟艺术中心的发展如同溪流汇成江河,可以保持永久的持续发展,不会因投资的影响而中途而废。
1996年开始的敦煌现代石窟艺术工程,占地 30000平方米,市政府已经将周边5~10平方公里的地域划为文化发展区。
现代石窟在地理位置上位于敦煌几个重要景点的中心,即距敦煌市33公里、距莫高窟59公里、距阳关74公里、距玉门关90公里,距国道800米,加之有数平方公里的平坦地面和数公里的断崖,是一片在地面和地下无限发展的优势,将可能形成真正的敦煌现代艺术中心。
七、可持续发展战略战略与市场分析
(略)
2001年11月20日中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