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经典 > 经典博览 
复杂的语义——二十世纪6O、7O年代欧美写实绘画
                            
日期: 2006/9/20 16:40:54    编辑:     来源: tom.com    

    二十世纪6O、7O年代以后,欧美艺坛上抽象艺术逐渐失去统治地位,具象绘画开始兴起,很多艺术家涉足于具有叙事(narration)特征的写实绘画(这里特指形象接近或比较接近视觉真实的具象绘画)的创作。整体看,此类写实绘画的叙事及特征不同于前现代绘画或战前一些写实绘画,体现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处于后工业社会的当代美国等西方国家是复杂和矛盾的,太空飞行、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城市暴力、青年志愿活动、女权运动、家庭解体、性放纵、资源浪费。生态平衡破坏、社会保障。吸毒、地区战争等等现象混合,高度发展与高度退化、文明与野蛮、理性与荒谬错综复杂地并存于社会的各个环节之中。在认识方面,科学的新进展不断开拓人们的视野,由牛顿力学、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划分的秩序再次被打破,人们发现了更为纷纭复杂、具有极大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的网络图像,混沌学向人类的认识体系进行新的巨大能量的冲击,传统线型思维模式正为非线型的思维模式所替代。这一切,必然折射在绘画的题材、内容与表述的方式中。此外,抽象艺术、表演艺术、观(概)念艺术等形形色色的现代艺术的实验已极大地改变了艺术创作与观赏的概念,艺术的边界大为拓宽,语义日趋深奥和复杂。我们看到,很多当代写实画家以各种复杂、不确定的方式进行叙事和表现。观念被强调,其表述方式同当代西方装置类、表演类艺术有诸多共通之处。

  70年代由抽象转向具象绘画的费谢尔的作品具有典型的当代叙事体的特征。他的面描绘了一系列的故事或事件。这些故事或事件显示为极为模糊和不确定的复杂性质。费谢尔说:"我的作品的核心是尴尬与自省,这种难堪与觉醒是面对深刻的感情事件时我所经历过的。"《坏孩子》是费谢尔80年代"家庭绘画"时期的作品。此画描绘了一个室内场景,一个全身赤裸的女人躺在床上,脸部模糊不清,很难判断其真实的状态。前景的男孩注视着这一场面,同时,两只手伸向背后的钱包偷东西(钱包的裂口具有女性器官的意象)。此画的表达是矛盾和不连贯的,具有相当的暧昧性和多重逻辑性。观者能感受到麻木、乱伦、诱惑之类的意象,但很难确切地表述出究竞面对的是什么事件。费谢尔的绘画经常笼罩在这种不确定的、多元与多重信息的气氛中。

  费谢尔的写实绘画是自学的,显然不具有学院式的高难度的技巧或功夫,但近于粗疏、稚嫩的画风却是他的长处及作品生动性和引人入胜的一个原因。

  复杂而费解的家庭关系与人际关系是葡萄牙女画家雷戈经常描绘的主题。雷戈的绘画有一种私密性和象征性,她以女性特有的眼光观察世界,并且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张力和神秘感。《女仆》是其代表作之一,画中的女仆同主人处于一种奇怪的关系中,她们的行为仿佛被某种不可知的魔法所控制。同费谢尔的绘画相似,雷戈的绘画也被种种不确定的气氛所笼罩。巴尔蒂斯、霍泊等先前的写实绘画大师的作品中既已显示着这种气氛。费谢尔、雷戈等人则将其同当代特有的语境与观念相联系。

  二次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未因此而太平,冷战不断,民族冲突、地区战争此起彼伏,凶杀等暴力事件频繁发生。战争、暴力、冲突是当代西方画家描绘和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英国画家霍森的《李子林》(Plum Grove)是比较突出的涉及此方面的作品。此画以介于真实和荒诞的综合手法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一个半裸的士兵被绑在一棵树上,身体极度地扭曲,生殖器被阉割,遍体鳞伤,显然受到极度的折磨。令人震惊的是,旁边的两个儿童并不感到恐怖,在观望和玩耍,似乎对此熟视无睹或幸灾乐祸。历史上描绘战争的绘画很多,但展现出如此怪异的情节,场面如此令人惊悸的却很罕见。在美国,芝加哥画家格鲁勃的一些代表作基本都涉及到战争和暴力。格鲁勃的画使用了晦涩的象征和非具体的手法。背景是超时空的平面性质,画中的人物穿着各种各样、无一定标记的服装或军服,其形象是模糊和复杂的,行为夸张,在施虐和受虐。为了突出作品所描绘事件的残暴性,格鲁勃利用融化颜料、刮擦等手法刻意制造抽象的粗沥之感 。

  西方当代写实绘画在绘画的技法方面似乎并无很大的突破,但却予人较强突破感,其原因主要是基于当代社会与文化背景上的语义、观念与表达方式的突破。

  波普艺术家汉密尔顿的油画和混合媒介构合的拼贴画(画中很多地方是摄影图片)《状态》(The State)可视之为一种当代的"写实"绘画。此画也表达着艺术家对暴力和冲突的关注。一个全副武装的英国士兵巡逻在空旷的北爱尔兰的道路上,头盔面罩后面的冷颜色的脸孔被歪曲和变异,拼贴的小镇显出一种不祥的冷寂状态。仅从画面看,观者很难解读出艺术家对北爱尔兰冲突的确切的立场,可能同很多人一样,也是说不清的、复杂和矛盾的?

  当代西方社会,文明高度发展与人性的高度异化奇怪地交织在一起,心理疾患、性变态、爱滋病、同性恋等成为普遍的现象。这些在装置类艺术和表演类艺术中有很多反映,同样也反映在架上绘画之中。法国画家拉斯汀的作品表现此类的现实。同费谢尔等人相似,拉斯汀也是一位由抽象转向具象的艺术家。他的画具有突出的识别性,构图经常是破坏性的和非和谐的(故意不守构图规则),全身赤裸的男人、女人或双性人、变态人活动在空旷的灰色空间里。他们神态恍惚、意识丧失,肌体是变态或施行过手术的,做着手淫、卖弄色情、自虐等各种猥亵的动作。此类图像使人联想到戈雅等人的疯狂图画,但其表现的是一种与之不同的当代式的变态和疯狂。拉斯汀认为自己尝试去躲避叙事,尽管如此,观者依然强烈地感受到画中的叙事--一种难以名状的复杂的叙事。

  观念(概念)艺术的创始者杜尚的一个基本论点是:一件艺术品从根本上来说是艺术家的思想(idea),而不是有形的实物--绘画或雕塑,有形的实物可以出自那种思想。杜尚的理论体系有许多混乱和荒谬之处,但其积极意义在于使人们(创作者和观赏者)发现和关注"外表"背后的"思想"。这样,使艺术品的创作更为自由,其外在的形式及外表得以多样化,而不是传统的几种,更重要的是,强调了艺术家创作时的理念、态度等内在因素的审美意义。观念艺术的介入使绘画的意义表达层次更为丰富,更具内涵性、英国艺术家韦里格的油画《父亲和儿子》描绘了动物的图像。此画具有突出的观念艺术的特征,艺术家通过反英雄式的图像与变化,表达了对金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中自然物的异化现象及其整体资本结构的隐晦的批判。

  对工业化及现代主义的反叛,使很多艺术家重新认识古代的经典艺术。西维提克、科瑟努斯、马里亚尼、安德杰维克等人因其画风同占代大师的明显联系常被归入后现代主义或新古典主义画家之列。同拉菲尔、卡拉瓦乔、普桑等大师相仿,他们的作品大多是叙事体的。与古代大师不同的是,他们刻意在自己的图画中制造一种含糊不清、缺乏逻辑关系的叙事之感或寓言(allegory)。例如安德杰维克的《相遇》。此画描绘了纽约中心公园的景色,构图均衡,画法细腻、恬静,一片普桑式的田园牧歌的情调,但背景的建筑物与人物的衣着却是现代的。另外迥异于普桑作品的是,画中人物并不遵循古典绘画统一的构图原则,她(他)们面朝不同的方向,相互间并无联系和呼应,仿佛仅凭某种偶然而被"拼贴"在一个空间中。作者表述着使人难以理解的当代放事,或者是一片难以言传的情绪。

  作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典型象征之一的火箭升空的图像出现在美国画家坦西的画作《行动绘画11》之中。坦西描绘此图像似乎主要是一种引用,如同引用委拉斯贵兹、库尔贝等大师作品的图像及一些城市、乡村生活图像。此画极为写实逼真,仿佛一幅本世纪初美国图片杂志上的单色的新闻照片;仔细看,观者却能发现其中的荒谬之处,瞬间升空的火箭不可能已被画家们描绘下来。作品的标题显示了此画同自动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联系,是一种令人费解的联系。与超现实主义画家玛格利特相似,坦西的画作也表现了一种具有真实感的荒谬。不同的是,玛格利特的荒谬通常同无意识相联系,是意识与非意识的混乱,而坦西的则主要显现着逻辑的混乱,这种性质也出现在当代或后现代其他很多写实画家的作品中,相差异的是程度与表现方式的不同。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