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家 > 艺术家信息 
上苑的魅力
                            
日期: 2006/9/28 16:14:06    编辑:黄岩     来源:     

    1973年我7岁,当我从吉林部队大院的家中走向24小学时的心情就和2002年36岁的我从北京去上苑的心情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时间在这期间匆匆飘过了29年,唯一相同的是我两次从都市走向乡村,东北家乡的白杨树、榆树,乡村土道两边的包米地和北京上苑村的周边环境让我意识到记忆的重要性。当人步入中年已经不是一张白纸的时候,北京上苑村就会成为一种梦,如果我在今天认同自己的艺术家身份,我就会更加认同自己的这个梦。
    上苑村这些年陆陆续续聚集了很多艺术的好汉,还有诗歌、文学界的好汉,他们都是我的朋友,加盟上苑之前,我陆陆续续来了不下七八次,每一次都被这里的人文激情所感动。“上苑村”在北京地图上不过一个小数点,方圆也不过几平方公里,但这里却埋伏了很多文化界、艺术界的精英,他们使这个古老的北京村庄不再沉默,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使上苑成为一个艺术家、诗人、文化人的村落。在如蜘蛛网布局的村子中,如果没有地形图或知情人带路,还很难寻找到这些好汉。上苑的艺术家也分三、六、九等,有几年前盖上豪宅、长期坚守这一方水土的大户,也有像我这样爱热闹,租房和大家切磋武功的散户。上苑的这些英雄好汉在人员组成上不分天南地北,真是来自五湖四海,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移民村,这和北京这座移民城市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上苑没有时间上的概念,朋友想聚一聚,打几个电话,或直接敲门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就可聚在一起,这也省去了在城市中开车、打车、挤公共汽车在路上消磨时间之苦。在上苑朋友相聚谈论艺术、哲学、文化,或在一个个散户的画室中切磋武艺都显得那么自然,在上苑就连“酒”都是滋生豪情的东西。艺术、诗歌和酒自古就有关联,很难讲一个人一生没有几次酩酊大醉会在艺术上有很深的感悟,饮酒、作画、作诗、会客,好一个古风。
    上苑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村民们和这些艺术家和谐相处,大家彼此都能叫出对方的名字。在村民眼中和艺术家眼中对方都有些像怪物,但大家又是实实在在的邻居,天天也不可能离开柴米油盐。这很奇特,每天在村子里的小路上,一边是晒太阳的村民、老头,一边是偶尔三三两两路过打扮奇异的艺术家,背景是北京的上苑,这一切既真实又不真实像一出超现实主义戏剧,这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有更多的艺术家他们每天都涌进上苑和这里的艺术家交谈切磋武功,而后可能走掉,永不再来,而后也可能租一间小房定居下来,上苑的小饭店小酒店里也就又多了一个好汉的身影。这就是上苑的传奇所在,也是上苑的魅力所在。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