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的革命风暴已进入乌云密布阶段,人们极需要有一些颂扬“公民美德”的艺术品来唤起民众。以古代题材展示英雄主义,正是造型艺术最理想的表现方式。维恩的一些代表作,如《杰达尔与伊卡尔》(1754年,藏卢浮宫)、《丘比特的贩子》(1763年,藏枫丹白露宫)等画上的人物形象,作为公民中的“英雄”来体现,则太软弱了些。他的画严谨但却呆滞,活象古代的浮雕。
这一幅作于1767年的《希腊贵妇的沐浴》,可以说是受罗马风格影响的一幅典型的早期新古典主义作品之一。
画家将这个希腊贵妇拉长了比例,比希腊女性8∶1的审美标准似乎还要过一些。人体描绘得十分光洁,而那个替他擦干脚的女仆的比例恰好适中。此外画家对作品背景的建筑物细部却刻画得十分细致,非常讲究光线的和谐与色彩的协调性。这一切都是以娴熟的素描和谨严的构图为基础的。
此画可被视为法国古典主义绘画革命的前奏,它反映了法国古典主义艺术的洛可可倾向。此画有89×66厘米大,现藏波多黎各彭斯美术馆。
背景说明
作为法国古典主义革新家,约瑟夫·维恩的油画贡献是不显著的,可是他培养出的接班人路易·达维特,却在古典主义艺术的变革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约瑟夫·维恩(1716~1809)最早是以历史画家的身份跃登画坛的,在巴黎学画时,他的导师是纳杜阿尔。1744年,他以官费去罗马深造,于1750年回巴黎,成为一个狂热崇拜古典作品的信徒。罗马美术界所兴起的新古典主义风尚,可以说正是由他给带进了巴黎。不过维恩迷恋于古代的历史英雄,也是符合时代的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