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德列萨祭坛》.
十七世纪的意大利仍然是欧洲文化艺术的中心。
开始于十五世纪的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唤醒了在中世纪中沉睡了数百年的欧洲。国王和教皇们的昏庸、跋扈与腐朽动摇了他们自身的统治地位。为了维护其神权的不可憾,他们倾其所有,礼聘艺术大师用雕刻、绘画、建造装饰教堂时极尽豪华,以展示宗教的肃穆、崇高与威严。 而欧洲各国的君主(如法兰西、西班牙)为了表明专制集权的"君权神授"也紧步其后尘。此时,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在社会生活中的咄咄逼人之势显露了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的奢靡与腐朽也使这些统治者们的艺术趣味完全享乐主义化了,这是巴洛克风格形成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才华横溢的贝尼尼很是适合了这些上层雇主们的欢心。他把建筑、雕刻、绘画融为一体,打破它们各自独立的界限。他甚至把教堂内部的祭坛、烛台之类的木器、金属、玻璃天窗等的设计与制作也做为整个艺术创作的一部分加以思考、创作,他还延扩修建了米盖朗琪罗建造的圣彼得大教堂。一件件惊世骇俗、豪华、热烈、激动人心的杰作使得人们在欣赏、赞叹之余,在其整体艺术效果的震撼下,似乎灵魂已被征服、荡涤、升华了。神权和皇权的至高无上显然是不容置疑的。而观者的自身价值与叛逆精神则荡然无存。这当然不过是统治者们的初衷和一厢情愿罢了。
抛开这一点,就艺术本身而言,这种动感,激越的新风格也确实冲破了传统的清规戒律,跨越了古典主义的和谐、宁静与平衡,极大地开拓、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力。贝尼尼在绘画、雕刻、建筑各个方面都极有建树。
本文就雕刻方面向网友介绍几幅作品,从这些作品中领略他那诸如人体结构、造型的无懈可击的基本功,那热烈的动感、昂扬的情绪给予我们的艺术感染力。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1598-1680)意大利的雕刻家兼建筑师,是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他生于1598年,在82岁生日的几天后去世。他是那一列杰出的、具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中的最后一人,正是由于这些人的努力,才使得意大利在长达三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成为西方世界之光。
作为意大利巴洛克美术的首席,贝尼尼可谓是多才多艺。他能文善画,颇具文艺复兴时代的遗风。对于贝尼尼,当时人们曾经这样写道:“上演了一出大众戏,其中布景是他画的,雕像是他雕的,机械是他发明的,音乐是他谱曲的,喜剧的剧本是他写的,就连剧院也是他建造的。”他给予他那个时代的影响在历史上是无人能与之匹敌的。
贝尼尼生于拿波里,父亲也是一位雕塑家,1605年举家迁至罗马。据说,他在8岁时就作了一个小孩头像,这件事使他父亲大吃一惊。至17岁时已能独立地给大主教萨道尼作一件很不错的胸像了。后来又结识了显赫一时的红衣主教斯皮奥涅·波尔盖兹。在贝尼尼初出茅庐的时候,波尔盖兹为了装饰自己的花园,曾向他订购了一系列作品。通过制作这些作品,贝尼尼可谓初露锋芒,展示了自己的天才,获得了出人意外的成功,赢得了极大的荣誉。他在1619年(也有人认为是在1623年)作的《大卫》就是其中之一。
贝尼尼塑造的人物总是处于激烈的运动中。大理石在他手中好象已失去了重量,人物的衣服总是随风轻轻飘起,给人以一种轻快、活泼和不安的感觉。贝尼尼刻划的人体的数量上不亚于米开朗基罗,而他更善于表现戏剧性的情节和人体在激烈的运动之中。从其作品中,我们还能看到古典主义传统对他的影响,特别是希腊化时期的风格,很明显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反响。当组雕《阿波罗和达芙妮》完成后,贝尼尼赢得了整个罗马的赞美,连一些宗教界的高级人士都为之感动,其中包括不久后成为教皇的乌尔班八世也对贝尼尼大加赏识。后来,他进入教廷,受教皇之托,为圣彼得大教堂了豪华的青铜华盖,这是雕刻与建筑紧密结合的作品。这件雕刻的十分生动的作品,充分显示出贝尼尼一心为宗教服务的思想,也显示出巴洛克艺术的综合性、豪华性、装饰性、戏剧性等特点。其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柱廊的创造,气势宏大,富于动感,与米开朗基罗的大教堂圆顶相呼应,使这处景观成为罗马最壮丽的景观。祭坛雕塑《圣德列萨祭坛》的成功,标志着贝尼尼雕塑的顶峰的到来。在这件作品中,贝尼尼体现出人文主义的思想。它反映了人的尊严、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是贝尼尼创作中的积极成分,也是与一般的巴洛克艺术的不同的地方。
贝尼尼的肖像雕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奉教皇、国王之命所作的肖像雕塑。这类作品多般华丽有余,个性不足,往往缺乏人物内心的刻划。第二类是他为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所作的肖像雕塑。在制作朋友和家人肖像时,他有更大的自由,所以表现得更为生动些。晚期,1665年他曾被法王路易十四邀请到法国参加设计卢浮宫的东正面。但这时贝尼尼的雕塑越来越显示出一些程式化倾向,而人文主义色彩淡薄了,现实主义的因素也减少了,更多的是宗教神秘色彩。虽然在创作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然而不少作品已缺乏生气和创新。
贝尼尼不但是著名的雕塑家、建筑师, 而且还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关于这一点很少有人提起,其实他一生所作的一百多幅作品中,有不少是优秀之作。另外,他还画了一些漫画作品,贝尼尼也是17世纪著名的漫画家。贝尼尼本质上是一位充满信仰的人。他没有写过一篇文章来阐明自己的主张,但贝尼尼是独一无二的:一些艺术家会同样地充满热情,另一些艺术家则一样富有创造力,但在整个艺术史上可能不会再出现一位为信仰而战的更伟大的战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