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徐悲鸿油画《奴隶与狮》下月将在港拍卖,预计成交价超过3200万港元。
记者获悉,将于11月26日在香港举行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及“亚洲当代艺术”秋季拍卖上,佳士得拍卖行将推出逾400件华人艺术大师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艺术精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新加坡收藏家收藏的徐悲鸿油画《奴隶与狮》。
据介绍,《奴隶与狮》创作于1924年,当时正值徐悲鸿油画创作成熟时期。画作取材于西方古代神话,表现对象是一头受伤的雄狮和一个被蹂躏的奴隶。这幅高1.23米、宽1.53米的巨幅油画凝聚了画家的全部心血,展示了徐悲鸿刻画人物和动物的高超技艺。
徐悲鸿的儿子徐庆平认为,此画的艺术价值不逊于《愚公移山》。今年夏天,《愚公移山》在中国内地以3300万元人民币拍出,创下徐悲鸿作品最高拍卖价。
著名画家廖继春、常玉、潘玉良、张晓刚的多幅名作也将同场拍出。其中,廖继春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的经典之作《花园春景》估价1200万港元。
相关阅读:
悲天悯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在烈日下的旷野,一头雄狮正迎面向观众走来,仿佛要冲出画面。阳光聚在它的身旁,象是在为这万兽之王加上一道神圣的光环。它昂首挺胸,气宇轩昂,炯炯的目光之中却毫无凶狠暴戾之意。在向前迈出的左爪上面,一道鲜红的血迹在告诉观众,它被什么东西刺伤了。占画面近1/2的这头雄狮,以强劲的筋骨、浓重的鬣毛,赋予画面以阔大、雄强的感染力。顺着雄狮目光射往的方向看去,还有更激动人心的场面在等着观众。那是狮子正在进入的一个不见天日的阴暗石洞,在充满了神秘感的浓重阴影中,一个只在腰间围了块布的赤裸男子惊恐万分地用背紧紧地贴在石壁上,好象希望找条缝隙躲藏进去。他的脸正因恐惧而扭曲,躯体已经战栗得不听使唤,缩成一团。他正在等待着被撕裂和吞噬,因为他十分清楚地听到狮子正在径直地向他走来。画家运用大明大暗的强烈对比使画面气氛愈加紧张、凝重,令人窒息。一边是作为万兽之尊、威严无比的雄狮,一边是任人欺凌、随人杀戮、一无所有的奴隶。这种残酷的现实对比怎能不使人产生对弱者的无限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