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经典 > 艺术宝库 
罗马式绘画与雕塑
                            
日期: 2006/10/27 12:03:02    编辑:     来源:     

西班牙罗马式绘画

西班牙的罗马式壁画以粗线条表现人体的轮廓,造型刚劲有力,色彩主要是红褐色,白色,
黑色和饱和的蓝色(通常是蛋彩),色调特别响亮。
公元12世纪时,西班牙有一种绘在木板上的画非常风行,这种画叫作“弗隆塔勒斯”。在巴
塞罗那博物馆保存有许多这样的祭坛画。“弗隆塔勒斯”在风格上接近同时代的壁画,但其
色调更响亮鲜明。画家们喜欢用朱红和金黄色调相配合,在这种调子的背景前、黑色的、粗
硬的,有棱角的人体轮廓线和衣褶显得非常突出。
西班牙的书籍插图艺术在罗马式时期最早的细密画,主要特征是刚劲的素描,饱和的色彩和
典型的黄色和深紫色的对比。具有生动的构图和梦幻般的气氛。

德国罗马式绘画

在德国公元10—11世纪的教堂壁画大多数已经被破坏,保存下来的有雷赫瑙岛的奥贝尔采尔
圣乔治教堂壁画。它具有庄严肃穆的特点,但没有神秘气氛。构图清晰,人物动作自如,姿
式多样,下垂的衣褶线条柔和自然。画中的人物是用明暗调子画成的。尔后的壁画中不再有
情节和复杂构图,人物布局亦自然,对空间理解接近现实。
但是位于德国东南方教皇派中心累根斯堡附近教堂中的壁画就画得非常枯燥和抽象,带着一
股冷漠的味道。
在德国细密画已呈现出繁荣局面,在修道院的文献和手抄本中制作已相当精美。在福音书中
的插图接近拜占廷画风,但构图及形体造型更加生动,有明显罗马式美术特点。
到了公元12世纪,书籍的插图已不再是纯粹的宗教题材,而更多的是世俗题材,还出现插图
年鉴和历史著作。从这些细密画的风格看,已接近哥特式的形式,其中人的身体画得修长而
柔软,都穿着当时而非古典式的服饰,不失文雅之风度。
新的内容给细密画的技术带来了变化,画风变得更加柔和了,这种细密画实际上如现代的钢
笔画。

德国罗马式雕刻

德国的罗马式雕塑以科隆大教堂的《基督磔刑》(公元970年作)为范例。
这是一件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雕像,受难的基督,完全没有殉教者的样子,而是普通的人。
但人体解剖是不准确的,可是人物的表情与死的沉闷结合得比较好,造成一种静穆的悲壮气
氛。

意大利罗马式雕塑
中世纪的意大利还没有形成一个艺术中心在雕刻方面由于地方的分散性,形成了不同的地方
学派。
南意大利的雕刻基本上是沿着罗马艺术的途径发展的,大多数是对罗马时代雕刻的直接模仿

伦巴底是意大利最早形成城市公社制度的一个地区。雕刻家威廉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艺术的
传统。在莫德纳教堂的浮雕中创造的人物动态已十分动人,具有自然的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
,有的已塑造了真实优美的人体。在作品中已经出现了世俗的场面和世俗人物形象。
公元13世纪初,雕刻家安泰拉米的出现是雕刻发展的新阶段。他的作品构图已经达到自由活
泼,优美雅致的境地,人物的身体比例更趋匀称,衣褶的线条柔顺有力度,整个浮雕画面显
得平和。

法国罗马式工艺

法国的工艺美术有各种小型雕刻和珐琅制品。尤其是珐琅制品是世界闻名的,原是由东方传
到欧洲的,在罗马式时期,铜坯上的凹糟珐琅制品已很普遍。如里摩日的珐琅制品的特点是
,看上去好像在器物的平面上盖上一层珐琅釉,它的色彩鲜艳华丽,大多数是明快的浅蓝色
调。
在晚期的里摩日珐琅制造中,珐琅只用来做底子,人物则成为高出来的金属浮雕。浮雕上镀
金,显得异常华美富丽。由于器物造型的逐渐复杂化,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哥特艺术的发展。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