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杉浦康平的对话
Q:什么是书的概念?
这是一个简单而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因为他有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是我觉得比较简单,我认为书是一种个性的表现,这种特征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作者的个性特征,因为作者有思想,有知识,有艺术感知。另一个特征是读者的个性,一本书应该是写给很多人来看的,所以在对书籍设计的时候,要把它两种个性很好的结合起来。
Q:就象桥梁一样?
是的。不仅仅是桥梁,还有一种两者的相溶,我认为有时候这些特性,就象恋人一样,对于他或她来说,是最好的恋人,他或她可能有各自的个性,他们相恋以后就会相互的融合,设计者应该注意到这一点,把作者的个性和读者的个性结合到一起,这样才能够设计出一本好书。
Q:那么在你的设计中什么是书中内在的有生命的灵魂?
一般人看到一本书就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它有纸张、有厚度,有重量,行间还包含了许多文字等等,但是实际上是个有生命的载体,艺术的载体,所以这样一种把物质的东西,就转变成了一种意识的形态,这就是我所认为的书的活的灵魂。我拿来了一张我设计的海报,我们可以拿这张海报与这本书做下比较,海报只要求单面印刷,另一面是空白的,因为要把它贴在墙上,设计的时候要把海报设计的内容与作者超前性的思想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从而给人以一种视觉冲击力,而书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隐形的东西,需要漫漫的体会,我想书就是这样的。
Q:从书诞生那天起它的概念或变化呢?
现在的书看起来变化不大,但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17世纪欧州的制造业,),最原始的书刻在石头上(石版-书西亚 约公元前1800年),印在泥版上(泥版书-西亚 公元前3200-3000年),象在美索不达米亚还有用植物材料的,用植物的饿表皮或叶等等(竹简-中国 约公元前1-2世纪)。后来纸张出现了,这当然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发明,印刷术发明之后,文字被印在纸上变成了现实,这是一种受大众欢迎的书的形式。可以有很大的印刷量,要是在先前要复制一本这样的饿书,几要靠一个字一个字来抄写文章,一个作者写完一本书之后,其他人轮流传抄,而现在一本书能印成一千册、一万册、甚至百万册。
Q:书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是的。还会发生变化,现在我们就拥有了很多电子出版物,如CDRom这样的饿随着个人电脑的出现,还有其他一些性的书籍形态,将来肯定也会再发生变化的,象这样的变化、变化、变化,不断的变化。
一本好书应该使人的感官得到愉悦,那么你所提到的五种感觉是什么呢?
大多数人认为书只是用眼睛来阅读而观察的,但是我们会触摸它,把它拿起来让它靠近我们的身体把它打开,有些人喜欢摸好纸张的感觉,摸一下书的形状,这种感觉来至于触摸,有时候我们打开书会这样做,书会发出这样的声音,有时候声音象这样,就象一种乐器,象这样非常柔和,如果把他们柔和在一起,象这样就制造出来了一种书的音乐,当你打开一本新书,当你打开一本新书,书香扑面而来,就是品尝,就是吃的感觉,关于我的书我有过一次很奇特的经历,我有一本书是法国出版的书,它用了一种特制的胶做封面,一天我工作中用到了这本书,我把它放到了地板上,突然我发现我家的小狗在不停的闻它,好象它非常喜欢这本书,直到开始肯它,我开始没注意,当我发现时,书的一半已到了狗的肚子里,这么说来书也是可以品尝的。
Q:在你的设计中你用极大的努力来推崇汉字这是我们两国日语汉语都用到的符号,你能否给我们解释一下在你的饿设计中你是怎样展示这些文字的魅力的?
中国文字对我来说太迷人了,它与西方字母有很大区别和不同的含义,我用一个小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通过这个例子,一个是日,一个是月,每个人都知道,过去中国一直用这种象形文字,日和月加起来是另外一个字,是明,有太阳有月亮,是表示一种最明亮的状态。;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字,这个字也是一个很简单的字,就是木,这个木呢,中间一竖,上面一横,然后是一瞥一那。从中国的甲骨文来看,一竖当然是指树干,上面一横是树枝,那么有了树枝有了树干为了让它长的更结实,又加上了一瞥一那,书张出根了,这就是说中间是干上面是枝, 然后再加上根,这样的饿话,木造型就特别美丽,世界上能够把看不见的部分根的部分也写上去了,是绝对也找不出另外一家的 。就可以由此看出中国古代人这种思维方式,她能够把眼睛看不见的部分也表达出来,这是非常令人感到敬畏的地方。
Q:你刚才谈到你的想法设计、概念、和艺术、那么你自己是怎样设计一本书的呢?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全部解释这个问题比较困难,我挑选我一本书来解释我的设计,这是一本日本的书法作品集,书包括浪个部分,一本书是黑皮书,一本书是白皮书,这本白色的书收集的是他的一些评论,我在设计中运用了不同的排字方式,和不同的布局来展示每个不同时期的饿评论,同时如果读者快速翻阅的时候,就有一种动画效应,这些墨迹象是在这里舞蹈,象文字在舞蹈,象他的饿作品一样,这就是他的书法,这是他的作品,这是人们对他作品的评价,这两本书放在一起几可以展示他的个性和作品,我的设计总是在试图在完成这么一种工作。
Q:这个是关于你艺术生涯的问题,你的艺术生涯开始于许多年前,在你学习建筑的时候,我认为现代建筑艺术,比西方审美观念是占主导地位的,也许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我是这样认为的,对于你多年发展的艺术有很大的不同,那么你是怎么看待东西方两种艺术的差别呢?
刚才你所说的建筑者的思维确实是这样,这种非常严谨的分析,建筑者的这种思维建造了欧洲的现代文化,那么这种想法也能体现在书里面,因为书是一页一页连起来的,那么象这个厚度的书也有X轴也有Y轴,而且是许多文字聚集在一起,几象又组成一个社会一样,所以说,书里面也能体现这种空中的有秩序的建筑式的思维方式,在书的饿装置上我就喜欢用东方的思维,因为东方的这种思维,与自然科学结合的更深,对宇宙有更深的理解,我想我的之中装饰语言,就是尽量来体现自然的东西,去体现宇宙空间的这些东西,我想介绍的这本刚刚出版的造型的诞生,它有许多规律和许多象征性的内容,是值得保存的一本书,随时翻阅这本书都不会有厌倦的感觉,可以从中领悟许多传统的东西,所以这本书是很不寻常的东西,但是它又和人和自然非常融洽,这个时候特别需要东方的思想。
Q:你的设计给予我们与众不同的非常清新的感觉,现在有很多形式简单的书,它们缺乏设计以年的观点,我闷能宽容这些东西的存在吗?
书籍应该有很多不同的面孔,也应该有多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即使是这样一张纸。折叠起来再裁开,画上一些图案,我们就可以称它为一本个人的书,那么我们可以说现在我们迎来了一个有非常丰富的书的形式的时代,您说的那种廉价书,因为有读者,有需求,所以现在有人看,将来如果没有人需要了,就自然淘汰了,设计优秀的图书,与那些廉价书有很大的不同,一本好书,应该有丰富的内涵。
Q:你认为作为一名现代书籍设计者需要那些素质?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三点看法:第一点,设计者要有好奇心,能够立即发现那些奇异的东西。
第二点,必须有较强的理解力,要理解作者的意图。第三点,必须有跳跃性的思维,要脱离出平凡的思维。我认为这三点对于要成为书籍设计的人来说非常重要,这三点意味着一个书籍设计者应该象一个大盘子,她技能容下所有的事情,它也可以到处许多东西,这就是说一个理想的书籍设计者应该是这样的,将一些很平常的一些东西经过你的处理后,要变成一种非常生动的作品,又要一种跳跃,我们需要这样一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