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白中充满了气的流动,是天地万物中潜藏的一种动力。”
———杉浦康平 SUGIURA KOHEI
□平面设计家、书籍设计家、神户艺术工科大学教授。
□1932年生于东京都。1955年东京艺术大学建筑科毕业。1964年-1967年任
德国乌尔姆(ULM)造型大学客座教授。
□1970年起开始书籍装帧设计,创立以视觉传达论、曼荼罗为中心展开亚洲
图象、知觉论和音乐论的研究。
□1955年获日宣美术奖,1962年获每日产业设计奖,1971年获第二届野间出
版文化奖,1979年月历展获总理大臣奖,1982年获文化厅艺术选奖新人奖
,并获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金奖,1997年获每日艺术奖,1998年被授予日
本国家紫绶带勋章等。
□亚洲图象研究学者第一人,并多次策划构成有关亚洲文化的展览会、音乐
会和书籍设计,以其独特的方法论将意识领域世界形象化,对新一代创作
者影响甚大。被誉为日本设计界的巨人,是国际设计界公认的信息设计的
建筑师。
主要编著:
《视觉通信》(讲谈社);
《文字的宇宙》《文字的祝祭》 (写研);
《亚洲宇宙观》(讲谈社);
《亚洲的宇宙+曼荼罗》(讲谈社);
《花宇宙=生命树》(NHK enterprise);
《立体看星星的书》
《日本的造型、亚洲的造型》(三省堂);
《圆相的艺术工学》工作舍;
《造型的诞生》(NHK出版)等。
《造型的诞生》前言:
◎我决定以一造型的诞生“为主题。因为我一直在思索:”造型“是如何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呢?我想亲临这一瞬间,去追溯造型发生的渊源,还想亲眼目睹她的成长和变化……
◎查“造型”一词,它的解释为“通过五官感觉捕捉到的物体形态”,并说是一显露于外表的姿态、外形“和”一定的形式”。从一五官感觉“一词可见,她和感觉关系尤为密切。在本书中,我将对一“たち”)音:kataqi)作为“かた”)音:kata)和“ち”)音:qi)的复合体重新认识。所谓“かた”,即型。例如:砂型。意思是“反复产生同一个形状”;,反过来说即一不断产生的物状”,即大量生产的东西;,或被作为“规定物体的外形、形状的规范”。强化了这种规范作用,“型”即增加硬度,凝固,变成坚硬、固化的东西。
◎另一方面,所谓“ち”,即灵。如“ぃのち”音:yinoqi。意:生命)的“ち”(音:qi)、“ちかち”)音:qikara。意:力量)的“ち”。自古以来,日本人就将自然界蕴藏的灵力、肉眼看不见的生命力的作用称作“ち”(灵),倍加尊崇。“灵”首先就是在体内循环的血液、乳汁。同时还是指自然界生命之气息——风(东风等)和遍布天地之间的灵力、肉眼看不见的咒术的灵力(例如灵仙、魔物等)。
◎这个“灵”化为血液与乳汁在“形”中循环或变成风和灵力,唤醒沉睡在“形”中的呼吸。她去摇撼动辄静止、停顿的“形”,使其不断流动、骚动、沸腾。在“灵”的作用下,“形”变成有血有肉的“型”,变成蕴藏灵力、金光灿灿、光彩夺目的造型。她被赋予“生命”并开始生机勃勃的搏动。在那一瞬间,身临其境,解开它背景中蕴含的“灵”力之谜……这正是我围绕这部一造型的诞生“进行”系列思索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各种造型触目皆是:与喜庆的场合和宗教礼仪密切相关的造型;,反映身体特性的造型;日本的造型;亚洲的造型……在人类和造型的各种相互关系中,我想集中思考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第一章~第四章)是一与身体结构共鸣的造型”。她对称,统一,同时还产生涡旋,抓住宇宙的根本原理。
第二(第五章~第七章)是以汉字为首的“文字”的诞生。身体跃动产生线,变成文字。其节奏投影在文字结构上。另一方面,文字又回归哺育它的故乡——大自然的怀抱,产生新的造型。
第三(第八章~第十章)将观察在“书”和“地图”这些传媒的时间、空间中造型是如何变化、编织故事。
第四(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是造型重新回归人体,作为小宇宙的身体扩张到吞掉大宇宙……
◎“型”中注入“灵”,宣告充满“生命”的“造型”的诞生。让我们在日本和亚洲创造的无数图像的相互关联中发现那让人叹为观止的瞬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