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藏家、艺术家、艺术爱好者来说,每年秋季亮相于杭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是不容错过的一次淘宝盛会。10月19日至23日,今年的博览会如期在西子湖畔举行。作为第七届展会,无论参展的数量还是到此光顾的人数都较以往有较大的增长。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市民、白领阶层开始成为工艺美术品的消费者。
藏家淘宝工艺美术展
“真不错,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收获!”展览期间,常可以听到参观者这样的赞叹。作为全国性的工艺美术博览会,不仅是众多工艺美术大师的一次集体亮相,也是窥探工艺美术“流行色”的一个平台。
此次博览会共分6个展馆外加一个分会场,云集了全国31个省市、350多家企业的工艺美术作品。先看阵容——100多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200多位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高级工艺美术师“坐镇”博览会,这在历届展会中并不多见。再看展品——瓷、陶、玉、木、牙、角等制品一应俱全,而且是五花八门。就以玉石为例,来自新疆的和田玉、辽宁的岫岩玉、河南的独山玉、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青田石等,足以让观者眼花缭乱。
按惯例,每届博览会都会有重量级展品被推出,此次也不例外。老北京微缩木雕景观、金瓯永固杯、紫檀红木家具、法蓝瓷、青花斗彩瓶《国色天香》、瓷塑《唐女舞》、黄杨木雕《赶海归来》、绢丝烙画《月明花正浓》等精品都成了展会中最具人缘的展品。“来这里看展览,我们就是冲着这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工艺美术精品的。”一大早就带着一家老小赶赴展会的黄先生告诉记者,尽管他们不是消费者、收藏者,但看一看这些宝贝,会让家人眼界大开。事实上,像黄先生这样的参观者可不是少数。
罕见之品最具有人气,但真正的买家却是少数。“毕竟这些精品都身价不菲,需要很强的经济实力来做后盾。”一些专家认为,许多精品都体积较大,这对买家的要求相对苛刻,但却让参观者们过把眼瘾。
现在工艺美术界流行什么?这从博览会上最具买气的展品中就能“嗅”出。位于2号馆、3号馆的数个和田玉展台,常常被人群围得密不透风。在这里,小到几千元的饰物,大到二三十万元的玉牌,都成了参观者的最爱。据了解,这些精雕细琢的和田籽料制品尽管较两三年前涨了不少,但藏家们仍苦苦追寻。“和田籽料越来越少,现在不出手,以后一定会后悔的。”一些藏家告诉记者。
此外,一些价格适中的小工艺品也很有“卖相”。像橄榄核雕、剪纸、泥人、内画壶、扇子、灯彩、麦草画、贝雕画等,据了解,这些饰物的买家群体中,除了藏家外,一些白领、市民也涉足于此。“这些小玩意很有味道,一来可以点缀家居,另外也可以从它们入手搞收藏。”来自上海的李小姐专程来展会挑选自己中意的藏品。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当代工艺品的收藏群体近年来不断扩大,并显现了“平民消费”的态势。“工艺大师们在专注于创精品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百姓消费的需要,培养更广泛的收藏队伍,这样才能使工艺美术创作步入良性循环。”
年轻工艺师值得关注
此次博览会,细心的人会发现,工艺美术艺术家中有不少年轻的面孔。许多展台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作品都出自这些年轻艺术家之手。你可不要小看了他们的作品,尽管在价位上还一时无法与名大师、名艺术家“平起平坐”,但它们却有不小的市场号召力。记者注意到,一些大买家便聘请了工艺美术界的权威鉴赏人士来“掌眼”,从芸芸众生的展品中遴选那些艺术性、思想性、工艺性极高的作品。宁波的一位房地产商只花了1万多元就购藏了一件青年艺术家的紫砂壶。“这件的作者名气不大,但作品很有新意,而且又是此次博览会的获奖作品,花1万多元绝对是物超所值。”这位买家很兴奋地告诉记者。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一些藏家很看中大师的作品,片面地认为只有名家的作品才值得收藏。其实,很多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也可以作为藏家‘淘宝’的一大热点。要知道,这些年轻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增添了老艺术家不太具备的创造性和跳跃的灵感。他们的作品往往富有生气,也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而且,年轻艺术家们的作品大多价位低,升值空间大。”
此次获得木雕金奖的吴江锋,就是一名青年艺术家。他的作品在参展过程中就很受观者的注意。而获得特等奖的玉雕师苏然也只有30岁出头,她的作品碧玉《盛世太瓶》,雕工精美、技艺精湛,不但得到了观众们的赞赏,更得到了专家评委们的一致认同。
参展者不乏个体色彩
在展会上,到处可见以某某艺术家名字命名的展位,如×××艺术工作室、××砚雕作品展、×××陶瓷工艺室等。工艺师亲自“挂帅”展览按理说无可厚非,但仔细一看,你会发现在这些展位上跑前跑后的就是一个人——艺术家本人。
据了解,许多工艺美术创作就像个小作坊,个体色彩浓厚。不管是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艺术家,还是江苏宜兴的紫砂工艺师,从创作、设计,到宣传、推广,再到销售,很多就是艺术家本人或者是亲朋好友。
吴江锋告诉记者:“创作、销售的分工不清,导致了工艺美术的一个恶性循环:工艺师因为资金和销售问题不得不占用一部分创作的时间和精力,致使自己的技艺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在销售方面又因为自己不是专业人员,往往经营惨淡。”许多人认为,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原因是肯为工艺美术品买单的人不多。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工艺美术界不妨向书画学习学习,建立自己的“经纪人制度”。一方面可以解决艺术家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可推动人气还不算旺的中国工艺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