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经典 > 艺术宝库 
波普艺术
                            
日期: 2006/11/6 19:00:16    编辑:     来源:     

    波普艺术产生于50年代末,在60年代形成一种国际性的文化潮流,首先出现在英国,后在美国广泛流行,它是一种以被人轻视,被艺术鄙视的俗物为对象的艺术。这个流派标榜的正是抽象表现主义避之不及的“俗”,它的旗号是:艺术不应该是高雅的,艺术应该等同于生活。这个口号一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美国艺术家立刻敏感到这是一片新天地,于是人人争涌过去,只是短短的时间内,美国艺术便百花纷呈,新风格迭出,叫西方现代艺术又一次波澜壮阔起来。

    波普艺术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叛逆登上了艺术舞台,这也是美国就重要和独特的艺术形式。代表人物劳森伯格受到作曲家凯奇的影响,试图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抹平艺术与生活的区别,艺术家应该自由的反映客观现实,不受传统的约束。他甚至把城市的废弃物作为了作品材料,把这些本来不具备审美特性的东西按照艺术构思拼凑起来,使之脱离原来的属性在形式上开了“结合”艺术的先河。

    汉密尔顿的作品更直接体现了波普艺术的本质,他们并非对现实的讽刺挖苦或反叛,而只是以一个普通者的姿态观察我们生活的世界。使我们突然意识到某些东西的存在,而这些习以为常的东西确经常被我们忽略。安迪·沃霍与其他波普艺术家相比显得更彻底,他完全取消了艺术创作中的手工操作观念,直接用制版印刷的方法把照片形象移到画布上。还应用了古典主义者和现代主义者视为大忌的“重复”,甚至于推向极端,可口可乐瓶无尽无休的排列,以及明星们的照片都成为了最好的创作主题和素材。这十分贴切的反映出了后工业时代的特征,现代工业正是这样每天重复着同一样东西。以直观的艺术形式代替了深奥的艺术。随着后现代艺术的推进,它同我们生活的界限也显得愈来愈近,可能我们无法意识到,但它作为我们生活和精神的组成部分已无法替代。  

     波普艺术,又译为“通俗艺术”或“流行艺术”。是20世纪后现代主义艺术(Post modemism)中势力最大、最为风行、传播最广、最有影响的确良种艺术形式。所谓波普艺术,是指艺术家把任何额外负担观存在物作为创作载体,并赋予的价值和蕴意,以传导给观者最为大众化和最普及化的精神享用的艺术形式。波普艺术(Populor Art)是英国评论家劳伦斯·阿洛韦(Laurence All owey)创名的。1959年阿洛韦说:“大量生产的技术,能够准确无误地复制文字、图画和音乐,已引出大量可供消费的符号和象征品。再想让文艺复兴为基础的艺术独一无二的这个思想来对待这个正在爆炸的划瘸拐行路的。大众传播工具被群众所接受,我们必须转变文化这个概念。文化这个词语不再是高级人工制品和历史名人的思想专用品了,人们需要更广泛地用经来描述社会在干什么。”由此可见,波普艺术的思想与行为主张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要旨之一——打破或冲淡艺术与生活的界线,即尽可能地介入众多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去——是一脉相承的。****波普艺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英国伦敦,60年代中期浒于美国、并以纽约为中心。渐次在欧洲、亚洲等地广为流传。20世纪的60年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欧洲1968年5月风暴革命以及摇滚乐、太空人、柏林墙等都给人们的心灵以巨大的震荡。所以,波普艺术家在人类诸多的日常生活中寻觅到了自己创作的内容题材,并努力地去表现展示它们,因此,波普艺术总是以人预想不到的新鲜花样在民众中炫耀自我的新奇、离导师行为,借以引起公众注意的轰动疚。如,中国美术界在1989年以后,不断出现的、被大众传播称为“政治波普”的架上绘画创作行为和艺术现象,就曾轰动一时,颇为各方面予以关注和评说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