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展览 > 机构展览 
关于3的N次方
                            
日期: 2006/12/14 10:47:09    编辑:王焕青     来源:     

  还是在去年冬天,和俊勤、学开闲聊,有了在一起做展览的设想,但不知该往哪儿使劲,于是三个人就煞有介事地“思考”。说是在构思一个没影的展览,不如说是在算计如何让自己的“艺术”更有“钱景”——毕竟我们活在一个画画可以成为暴发户的年代,一夜或者几夜暴富具有惊心动魄的吸引力。思考总是被钞票格式化,这让我们感到惊讶。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当话题从艺术里灰溜溜爬出来,涉及诸多坚硬的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谈论的狗屁艺术居然连一丝余味都留不住。今天被我们挂在嘴上的艺术还真和狗屁一样,你要把鼻子凑近狗的臀部它才有威力。与其如此,为什么不把鼻子凑近生活,用我们擅长的手艺来揭示困扰自己的问题呢?于是,我们决定把展厅变成提出问题的场所。我们的想法,古已有之,我们的做法更不新鲜,我们的乐趣是,这个做法把我们从“艺术”还原回生活,蜕去艺术家的外衣,活生生地感受这个令人惊讶的世界。

  于是,我们开始筹划“3的N次方国际视觉文化小组”。目的是约集不同文化背景的多国艺术家一道,针对同一问题作各自的视觉表现。“全球化”在很多时候只是一个虚拟的背景;在某些时候,它又转化为深刻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悄悄地修改了人们的思维乃至生活,也必然地改造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对很多人来说,全球化在意味着机遇的同时也意味着危险,对危险的忧虑促发了“3的N次方国际视觉文化小组”的诞生。的确,有高枕无忧的艺术,有嬉皮笑脸的艺术,有宽宏大量的艺术,当然也有忧心忡忡的艺术,3的N 次方显然属于最后一种。它也可以被看作是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家另一种共谋的先例。

  我们希望通过具体可行的方式邀请不同国籍的艺术家,从现实生活中提炼问题,并以展览的形式呈现给公众。与此同时,也邀请学术界人士深度介入,把展览作品看作是“视觉化的问题集合”,以此作为展开话题的平台,使视觉艺术揭示问题的形式有机会在不同维度里发散。

  我们在意的是在生活里、在所谓全球化背景下,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岐见丛生?支撑各自主见的事实怎样?事实累积的形式如何?艺术视野与大众视野差异的理由是什么?造型艺术在今天可能会以怎样的身份介入到具体实在的社会场景之中?支持艺术与社会的现行关系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不使艺术家凌驾于大众之上他的合法性在哪里?等等,等等……但一个尴尬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借助了现行艺术体制所带来的便利,依然以艺术这含混不清的名义来表达意见,既有所短,也有所长。为了使所长显得更加突出,“3的N 次方”的年度展览将在艺术家所在国巡回展览,每次展览也将对该国家或地区的现实问题有所反应。“3的N次方国际视觉文化专案组”是多种背景下的“共同关注”,它不仅会给人以视角的差异,也将放大揭示问题的力度。

  “3的N次方国际视觉文化专案组”不是一个组织,而是“和而不同”的思想形式。“3”代表我们仨,“N”表示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家的参与将使问题被以几何级数放大。3在未来也是可变数字,我们期待对此有兴趣的人加入进来,一同面对我们身边的问题,将来变成“4的N次方”或“10的N次方”。

  今年展览的主题“唇亡齿寒——一个过时的隐喻”,说的无外乎是老生常谈,人类彼此是依存关系还是盘剥和伤害的对象,这在家庭乃至国际社会一直是个问题,虽然它经常被巧妙地打扮成不是问题。艺术犹如光线,谁都知道它有独特的属性,利用方式也天差地别,在“3的N次方国际视觉文化专案组”年度展上,它将用来照亮人类处境中最黑暗的视觉盲区。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