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展览 > 机构展览 
不一样的声音——董菁
                            
日期: 2007/3/6 16:17:54    编辑:董菁     来源:     

  我们大约是在06年下半年开始计划做一个以学院为单位的展览,最初目的就是要找到不一样的声音。有些声音我们听的多了麻木了,有些声音我们一听就觉得生硬,我们要找的声音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当代艺术目前很活跃,但是也混乱——我们面对了太多的派别和主义,近20年来我们了解了西方各个时期的艺术类型,却缺乏时间进行文化汲取所需的积淀和反思,信息的膨胀导致了不明就里的复制、模仿。在近代,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因为断代而未被继承下来,也没有大诗人、大艺术家、大科学家、大哲学家的诞生,那些主义、派别都是泊来品,我们只能跟着演绎一下。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过分依赖于各种媒体的构筑,人们自愿被艺术中的商业手段所控制,使一些艺术形式被简单的模式化、平庸化,牵强附会地冠以一个概念。思想的混乱使我们自身的文化身份无法确立,传统文化中审美文化的缺失使得精神的空虚为艺术未来的发展带来了隐患。

  但是,艺术市场的活跃促进了大时代的来临,有更严肃地对待艺术的人存在着,他们不刻意的去选择符号或概念,不尽力去仿制里希特,不以怀旧为噱头,也不为画新作强说愁。他们虽然也从古典、现代、后现代而来,但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创造。影像、观念艺术可以自由地被挪用,图像的或是叙事的都无所谓,他们在技巧上有些还留有学院的痕迹,但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玩味和潜在的思想、精神的力量令人为之一振。我们想找的就是这样一些声音,这些声音是对本土文化的思考,人们会被这些艺术作品打动并在其中获取最新的文化体验。

  这次的学院联展我们选择了三个城市中的美院: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杭州——中国美术学院;重庆——四川美术学院。三个学院地跨南北,是当代艺术的重镇。三个美院因所处地域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经验和风格:

  中国美院重视观看的方法,不以先验为准,多从写生入手,对过程的关注超越了对结果的重视。在中国,画家和文人通常是集于一身的,中国美院将这种传统继承和延续下来,并注重中西融合,以一种学术的绘画阐释了绘画艺术首先是一门思想的艺术。

  四川美院一直以来就是开放兼容,与时俱进的先锋,对作品整体的把握的能力普遍很强。自由地吸收其他媒体的特点,运用动漫、游戏、插图、照片、广告等这些随处可见的图像进行叙事、交流,没有太多观念的禁忌。

  中央美院注重艺术家自身的经历,多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视觉文化的问题,从情感视觉和文化上发挥独特的艺术表现性,展现当代生活的普遍经验,强调严格的基础训练和丰厚的艺术再现力,表现现实超越现实。

  作为一个本土画廊优势是,他更了解自己的艺术自己的文化,所以他可能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声音,能通过接连不断的展览和艺术接受者沟通,能更容易地发现有潜质的艺术家,并资助他们鼓励他们的创新和探索,这些正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真正的艺术家首先应该关心自己的艺术是否能直指人心”,他的创造性应该是从人对精神生活的渴求中得到的。真正的艺术应该有自身的逻辑性,越是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它,艺术越会产生力量。

                       西五艺术中心 董菁
                          2007-2-25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