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策展人沙龙 > 自言自语 
站台中国主办东经116与北纬40的聚落
                            
日期: 2005/9/15 13:57:57    编辑:冯博一     来源: 世艺网    

    主 办: 站台 • 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欧洲当代中国”艺术中心

    发  起  人:  江家驷     王书刚

    主 策 展人:冯博一

    策  展  人:Marilyn Kiang   小艾

    策 展 助理: 孙宁  罗宏

    时 间:2005年9月20日——10月7日

    地 点:798“大窑炉”展场、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欧洲当代中国”艺术中心

    开幕式时间:2005年9月20日(星期二)下午4:00    

    地点:798“大窑炉”展场

    开幕酒会时间: 2005年9月20日晚6:30   

  地点: 艺术东区A区: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欧洲当代中国”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村319-1艺术东区A区)
       
  参展艺术家:艾可(中国)、艾未未(中国)、Heike Baranowsky (德国)、陈小文 (美国)、Christine De La Garenne (德国)、Wim Delvoye (比利时)、Ruth Dusseault (美国)、关矢(中国)、Echo YinSin Ho (德国) + Hannes Hoelzl (意大利)、 胡介鸣(中国)、黄锐(日本)、Waseem Khan (英国) 、Amy Landesberg (美国)、Sze Tsung Leong (美国|英国) 、Via Lewandowsky (德国) 、 刘建华 (中国)、李松松 (中国)、吕胜中(中国)+於飞(中国)、David Maisel (美国)、Antje Majewski (德国)、Bradley McCallum (美国)+Jacqueline Tarry (美国) 、Mario Petrirena (美国)、刘韡 (中国)、Danielle Roney (美国) 、秦冲(德国)、王鲁炎(中国)、王书刚(中国)、王轶琼(中国)、隋建国(中国)、邢丹文(中国)、许仲敏(中国)、袁顺(德国)、尹秀珍(中国)、朱金石(德国)、庄辉(中国) 
 
  主题阐释:所谓“东经116.65与北纬40.13”是这次展览三个场地的东经与北纬的地标点;“聚落”是指人类聚集居住的生活场所,同时也是包括城市和村落在内的统称。这一题目具有在时空概念下各位艺术家在此聚合参展的艺术图形含义。展览中的艺术家来自于不同国度,居住在很多充满着个性的聚落和城市,由于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与文化环境的差异,所表现出的聚落与城市景观的表情也不尽相同。从其作品所反映出来的这些表情里,我们不仅可以读解到聚落所生成的历史与时间的沉淀,同时还可以体验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与文化的变迁。同时,我们又都处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作为一次具有国际性的展览,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为了这样一次艺术活动而聚合在一起,其本身的聚焦性交流就带有一种文化全球化的意味。

  亚洲在面对全球化的时候,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也有共同的期望和渴求,而这些都是在面对西方的冲击而产生的。一方面对西方生活样式充满着期待;另一方面又需要一种温和的传统方式来“中和”西方的冲击力。那么,作为东方的亚洲,新的社会形态与意识是什么?是一种文化传统?还是一种东、西文化交织后的不伦不类?抑或是一种新的力量?其实亚洲不仅仅是所谓的儒家文化圈或者历史传统的简单联系,而是当下经济高速发展中诞生的某种新的富有阶层的共同性。在中国,它给了中国年轻的白领一种自我想象的方式。而这种中产阶层文化里有一种面向未来的自信心,特别是在作为亚洲新兴的中国已经愈来愈成为亚洲经济的火车头的时候。在文化领域,一种大众文化为先导的新的亚洲意识也在形成之中。这种意识不是追求将亚洲西方化,而是追求一种新的本地化的后现代生活,这种生活一方面紧紧跟随时代的潮流,但又有自身的特色。它既不是西方,又不是传统,而是两种或更多地域文化的混杂。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全球本土化”,也就是在全球化的结构中适应本土性的要求。所以这个新的富有的亚洲形象是面向未来的,充满了前倾的冲动,充满了对于新生活的渴求,而不是眷恋过去的荣光。中国正在经历这样的现代化过程。

  至于以“被发展复制的统一表情”作为策划这次展览的副标题,是基于以下的思考:我们正处于一个高歌猛进的“大跃进”时代,发展与变化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现代化是最时髦的标签,它所带来的变化令我们陶醉于其中,欲罢而不能。但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正使我们的社会走向单一化、平面化,人类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日趋凋零,代之而起的是全球都在追求同样的时尚、同样的生活方式,甚至同一名歌星。当然更重要的是同一种价值标准,我们的社会发展与变化被复制成为“统一的表情”。当唯一的坐标系已被确定,每一个民族在这个坐标系中的定位自然就有了先进与落后之分,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的发展才能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现代化强加于我们的规范。自此,竞争的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唯一准则,而多元的互补则成了天真的企盼,这就是现代化的自激机制。自从近代科学诞生以来,我们所面对更多的是一个自然物的世界,空气、大地、河流、阳光、宝藏。而现代化的发展、变化越是深入,自然的隐匿越是深沉。现代化的影响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体现在认识论上对于主体无限能力的崇拜以及经济领域对于自然资源的无限开发,这正是现代化得以滋生的土壤。当现代化以其动人的诱惑和无以复加的危险向我们呼啸走来时,它高高擎起的正是科学这面大旗。科学的价值观向我们保证,科学提供世界的真相,它是超文化的,没有阶级性、民族性,甚至也没有时代性。正是这种观念为文化的统一化提供了哲学基础。在现代化的浪潮冲击之下,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犹如泥石流下的小草,荡然无存。人类正在失去脚下的大地——古老而又富有韧性的传统。

  为此,这次展览的主题就界定在对现代化的憧憬与忧思的矛盾与冲突的范围之内。展览将通过不同单元主题和不同展示方式,邀请国际著名的艺术家以不同的观念、媒介及语言方式来表达对以上问题的认识、思考、反省与表达,从而达到带有临时的混合气质的聚落与交流

  交流不是坚守自己的地盘,坚持自己的理念并施加影响。交流是对他人抱有理解和原谅的态度,他者不可能像我们看自己那样来看我们,犹如你也不可能像他们那样看他们。我们不可能彼此相同,不可能你是我,我是你。最好的情况是把“交流”用来描绘补偿这个不足的字眼,而不是试图打破你我的界限。交流的快乐,不在于超越、克服彼此的障碍和隔阂,而是在于交流本身的圆满。这也是我们策划这次展览的一个期盼。
 
  赞助:江家驷、Joel Cowan 、帝门艺术中心(logo)

  鸣谢:尤伦斯基金会(logo)、Gregor Jansen、中国画廊博览会(logo)、姚薇、Dirk Drijbooms、思想手(logo)、空白空间(logo)、苏娜、王莎冰、朱迪、钱志坚
 
Wim Delvoye (比利时)纹身猪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