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策展人沙龙 > 对话 
解读当代艺术之“自我造局”
                            
日期: 2006/1/16 15:42:59    编辑:朱其     来源: 东方视觉    

采访人:陈潇
时间:2006年1月6日
地点:上海证大美术馆
 
东方视觉:朱老师您好,请您谈谈对本次展览“自我造局”的理念?
 
朱其:两个方面:一个是九十年代后期的一些绘画新的走向,城市文化,消费社会文化,图象开始进入绘画,大量地画城市,酷男酷女,穿着打扮很时髦的形象。
 
东方视觉:您在以前的文章中有对“青春残酷”进行具体的阐释,在这次画展中,我们看到很多有“青春残酷”面貌的作品,您对当下的“青春残酷”是怎么看待的?
 
朱其:以前五、六十年代生的何多苓、刘小东等也有青春艺术的特征,但70后青春艺术的特质更彻底点,具有后意识形态,带有中国九十年代新的社会面貌产生的新的特征,青春艺术其实是每一代人都会有的痛苦,恋爱,伤感,恶作剧,70后一代人更有条件自我释放出来,(这是)社会开放的风气带来;其次,中国九十年代中后期社会转型,体现出一种复杂性和残酷性,个人面对的生存竞争的压力,远远要超过上两代人。以前我概括成一句话,“残酷得更灿烂一些”。
 
东方视觉:这次“自我造局”展览挑选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艺术理念让大家聚在一起做这个展览?
 
朱其:其实我刚才才说了一个方面,一个是绘画和城市消费文化的关系,其次绘画和摄影图象的关系,这一代很多画家受德国画家里希特的影响,将摄影图象引入了绘画,绘画的图象具有摄影的特征。最近几年很多人都在画照片,比如李松松。还有卡通绘画,这也是最近两年多出现的很普遍的现象,评论界也有很多争论,很多人说现在卡通绘画缺少社会批判性,自我反省不够,但其实还是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他们不像过去许多画家模仿西方的画家,他们开始自我表达,不像上两代人总是有模仿的范本。
 
东方视觉:您刚才说他们找到自己的一些东西是否意味他们在探索中国本土化语言上的一些进步?
 
朱其:这是肯定的。比如高瑀,他把传统憨厚的熊猫画成摇滚青年的形象,这个应该说以前没有什么出现过的,有原创性。比如说欧阳春,他把抗战时期的伪军画成可爱幽默的木偶,这也是很有原创性。
 
东方视觉:我在你的自序里看到“新绘画”这个词,你是如何界定“新绘画”这个概念?
 
朱其:西方从二战到七十年代末,其实是一个绘画低潮的时期。装置、新媒体兴起后,绘画成为一个传统保守的东西。九十年代初一些大型的展览几乎没有绘画,但是在90年代后期开始复兴。中国也是这样,从八九年到九六、九七年绘画成为一个低潮时期, 从九十年代后期,绘画又开始产生一些新的东西 ,比如吸收了装置艺术的观念,摄影、多媒体的特征,后来到了九十年代末,已经不按照媒体来划分好艺术坏艺术,只要你是批判深度的,有力量的作品,无论你是装置、绘画、雕塑,都会被关注。
 
东方视觉:这次展览有一些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符号,特别是在北京这样具有强烈政治敏感度的地方,让我们似乎看到艺术家迎合艺术市场的一些倾向,您如何来看待这些作品?
 
朱其:“卖相”肯定是一个因素,尤其是在北京。但现在这几年,所有类型的绘画都能找到藏家,现在老外买中国绘画不一定都盯着政治符号。政治题材的绘画这些年还是有些变化的,从最早的从王广义、李山,到后来石心宁、尹朝阳,即使同一个毛泽东的形象,感觉是不一样。比如尹朝阳,他不是像以前讽刺和批判毛,他更多的有一种把毛当作叔叔的情怀,画面的处理上也没有更多符号化,而石心宁在画毛泽东时加进许多自己的观念,让毛去看杜尚的小便池,对毛的态度趋于中性化,更个人化,没有九十年代的意识形态。
 
东方视觉:“自我造局”是否是一个虚拟的主题,仅仅是组成一个当代艺术展览的题目而已,与内容无关?关于主题,这个展览里面是否会有一些应急之作?
 
朱其:我觉得大部分作品还是不错的。但是有一些作品比较仓促,这些艺术家有一些不错的作品已经卖掉,如果把这些艺术家最好的作品拿出来,肯定是一个很好的展览。但现在好的作品卖得很快,收藏家也不大愿意拿出来。
    自我造局,其实要取一个具体的名称也很难。最近这几年,绘画和摄影在当代艺术中是很不错,如果把摄影、新媒体放进来,也是可以的。如果题目太小不足以概括这个主题,但我想基本可以代表这个展览的内容。最近三十年在艺术上比较成熟的还是绘画和摄影,装置这几年我觉得没有什么起色,最有活力的还是架上绘画,这可能和体制有关系。
 
东方视觉:您的下一个展览是什么?

朱其:可能06年有个先锋摄影文献展。大概在南京或者北京。
 
东方视觉:你在新年里有著书立说的计划吗?
 
朱其:在写一个当代艺术的书。从七十年代末期一直到现在。关于如何看待当代艺术作品,什么是好作品,什么是不好的作品。中国的批评界还是比较被动,国内的艺评基本属于一个追认的情况,没有一个明确的、框架性的标准。市场风起云涌,更需要一个评判的体系。这个当然不是一个人能够做起来的事情。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