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从电视、计算机的荧屏到手机的视屏,人们的全球观念在咨询的迅猛与交通高速化运转中日趋形成,这样以来“艺术设计”这一与实用戚戚相关的从“纯艺术”派生的领域,在全世界的工业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同程度地发展与进步着。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大学扩招之后,在各种门类的大学,都迅速地建立起自己学校的艺术院、系,然而其师资力量的薄弱及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又很不规范,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课程设置的表面现象背后,所潜在的不尊重艺术教育规律的主观性做法,就大为折扣地降低了我国美术教育资源能量并浪费了学生家长所支付学费投入的回报率。所以尊重艺术教育的规律,科学地划分“纯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的不同教育方法,同时创造适合美术学习的学习条件,就成为当前中国美术教育的首要问题所在。在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教育中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包豪斯的艺术教育中,早在上一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提出的:“艺术设计教育与实践的结合,把‘教室’改为‘车间’的创举”,这一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教育方法在工业发达国家早已成为定论。而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薄弱环节,恰恰在这一点上。不要说是综合性大学,就是纯艺术类的美术学院,普遍存在的问题都是理论不系统,没有相互关联的循序渐进和逐步深化,不注重学生从萌芽创意到逐步深化的教育过程,缺少学生原始创意,以及在教师指导下的进步轨迹,并将这些思维通过自己动手变为实物的实践教育。而我国还仍旧是自己原有纯美术教育的书本知识和课堂化演化模式 。因此“纯美术”教育要为学生创造相对独立的思维空间,“艺术设计”教育制作实践场所的设置,以及加工设备的配备,才是我国美术教育中要尽快解决的两个方面,这就是尊重美术教育的基本规律,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美术教育距离的重要途径,否则一切皆落为空谈。不同人才,从“80以后”这一代人在同等年龄段的世界性纵向对比来看,他们反映在作品方面的不同表现,并通过这些作品表面所呈现的文化现象分析,他们之间的教育差别,所以当有了现代设备和美术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之后,还更应有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这就为我们大学美术教育与世界美术教育接轨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
全球观念、“纯美术”、“艺术设计”、美术教育规律、学习条件、教育实践场所、科学管理
现在在美术教育战线工作的教师,出国考察的机会增多了,也有大量论述美术教育问题的文章出现。然而,要么是外语沟通与理解的问题、要么是职务限制了言论、或者是自己阅历与知识结构所限、谈出的问题主观感性表象观察的论述多一点,本人作为一个早年背着口诀从事传统工艺美术象牙雕刻的“手艺人”、高考恢复最早考取公费留学生在日本接受现代设计教育、研究生阶段专攻美术史研究、作为专家公派在非洲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在欧洲作为“背囊客”走遍所有国家实地考察几百个博物馆和艺术遗迹、长期从事美术创作、在美术教育战线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教师来说,尽可能的想客观地谈一点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美术教育上的差距,当然也可能是一孔之拙见了。
A:中国美术教育的模式与问题
B:从英国看发达国家的美术教育模式
C:两种美术教育的不同结果
中国美术教育的模式与问题
欧洲的美术教育在文艺复兴后期,逐步地从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式教育中演化为公共课堂教育,这一点在英国是最为典型的,因为工业革命之后城市迅速的扩大,农村人口大量的涌入城市,城市的规划从议会厅、市政厅、博物馆、剧场等公共设施的建立逐步地发展到了小区住宅的片落式管理方式,从而学校教育的模式也开始都市化,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的格局已成为今天全球相同的定式。中国自“戊戌变法”以来,也逐步地接受和认可了这种科学的模式,先是一般自然科学教育的模式,文学教育随之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在中国艺术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相对来说要晚一些,这不光在中国,就是在整个亚洲,连学习欧美跑在最前面的日本也是一样,在美国人弗艾瑙劳莎(ERNEST FRANCISCO)的帮助下在1868年冈苍天心先生才开始模仿欧美整理日本美术史,进行课堂式的美术教育,因为这有一个不同文化背景的问题,欧洲人从希腊、罗马时期开始对整个美术或称造型艺术的认识,就是将建筑、雕塑、绘画、实用工艺整体来教授和学习的,而且他们把人体艺术认为是一切艺术韵律、节奏、动态、律动最为完美的基础所在,只要你能真正的理解了在人身上所呈现的上述各种美的规律和方法时,你就可以举一反三的把这些规律应用在建筑、雕塑、绘画和实用工艺美术品上,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更进一步地强调和肯定了这一科学的方法。然而,中国就大不相同了,几千年的封建礼教,要人们“三从四德”含蓄而隐晦的不承认实际存在的问题,扼杀人性的“贞节牌坊”把妇女的痛苦,用男尊女卑的不平等观念禁锢在理性的囫囵之中,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但不能谈什么人体艺术,简单的把人体美的艺术表现,等同于《春宫图》,这实际上是文化教育普及率不高的表现,因为对有文化的人来说“性”仅是作为人爱情交融的一个部分而已,可对没有文化的人来说可能就成为生物本能需求的主体。所以当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扫除文盲”的大力普及教育的展开和封建观念的铲除,美术教育开始了质的变化和进步,苏联的学院派科学教育方式在工业社会的初级阶段起到了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主要反映在纯美术文学说教的思想观念宣传和冷战时期政治阵营相互指责的方面,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进步,人们已开始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从电视、计算机的荧屏到手机的视屏,人们的全球观念在咨询的迅猛与交通高速化运转中日趋形成,这样以来“艺术设计”这一与实用戚戚相关的从“纯艺术”派生的领域,在全世界的工业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同程度地发展与进步着。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充满市场活力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蒸蒸日上。大学扩招之后,在各种门类的大学,都迅速地建立自己学校的艺术院、系,然而其师资力量的薄弱及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又很不规范,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课程设置的表面现象背后,所潜在的不尊重艺术教育规律的主观性做法,就大为折扣的降低了我国美术教育资源能量和浪费了学生家长所支付学费投入的回报率。因为艺术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不同于其他教育特征,区别于自然科学教育的特点就是“创造”二字,而这种创造又是启发其他学科,打破惯性思维模式的重要诱发因素,如果像其他自然科学一样,让所有学生都集中在同一课堂,相互影响地接受教育的话,那势必就降低了学生独立思维的个性发展,而单纯封闭的空间,又使学生回到了当初师傅带徒弟式的传统模式之中,特别是我国现有的各类大学的教育管理方法,无视艺术教育的特征,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大学美术教育在下一轮中国教育竞争中的实力和质量,所以,尊重艺术教育的规律,科学地划分“纯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的不同教育方法,同时创造适合美术学习的学习条件,就成为当前中国美术教育的首要问题所在。要想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没有温室大棚的滴灌技术是不行的,而且营养水的无土栽培也可以让植物枝繁叶茂,合理的占有空间,美术教育也同此理,特别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没有实施设计的操作场所,学生的创意只能是停留在纸面上,而且不注重创意过程的分数制应试教育方法,只能助长从网上下载的偷袭歪风,所以我们现在就应该从这两个方面来真正地重视起我国的美术教育来。
从英国看发达国家的美术教育模式
这次比较系统、深入的在英国实地考察了,拉夫堡大学艺术学院(Loughborough University School Of Art)、斯坦弗斯堡大学艺术学院(Staffordsbire University Art And Design)南安普顿大学温彻斯特艺术学院(Winchester School Of Art)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设施,与他们的教师和管理者进行了交流,深刻地感受到在美术教育上的差距和问题所在,当然我们也要客观、系统地认识这些问题,例如:英国的“纯美术”(Fine Art)教育和应用美术教育(Applied Art)现在称艺术设计教育(Design),有他们的长处同时有他们的不足,我就不太赞成不注重美术表现基本原理的自由放任式的自我创造,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他们在纯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上所遇到的问题,也是整个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很有代表性,英国人在纯美术方面能引以自豪和让世界公认的艺术家:就是水彩画家透纳和雕塑家亨利.摩尔,但在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上就人才济济,有“手工艺运动”的倡导者人称“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有整体策划和宣传英国地铁的艺术指导梅朗科.平克,有论及“纯艺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的理论家赫伯特.里德,有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有纺织机发明的莱伊兄弟等等世界显赫的人物,而且在现在伦敦周边还能看到以工业原件为元素创作的各种雕塑,这不能不说是让英国人引以自豪的。工业量化文化情节所决定的创作缘由,就是现代设计史上被批评的威廉.莫里斯的手工艺情怀,在今天看来也还得重新认识和研究,因为,人类文明从现有划分的五种形态来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所构成的“农耕文明”和由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所构成的“工业文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首先我们来看“农耕文明”,原始社会谈不上生产力的发展,因为它仅是生产力基本条件的形成阶段,例如:“石器”的打造,为工具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火”的应用为加工提供了手段,“陶器”的出现让人们学会把一种物质改变为另外一种物质的方法,而奴隶社会人类已在战争中学会了组织部落、夺取地盘,封建社会为人类社会组合划分了等级、归纳了阶层,综其上述“农耕文化”又吸收了游牧民族开放、移动、多元的心理,使文化淀着和产生了地域性特征,因此宗教、文学情节成为当时美术表现的主体,也就是说“情”的描写成为了“纯艺术”的主体,这种例子欧洲美术史上比比皆是,特别是“文艺复兴”让这种表现达到了高潮,不用细说,这也是“读书时代”的特征,而“工业文明”的特征是量化,由“量”变到“质”变,导致了人们对传统的反感和对手工艺的鄙视,否则在现代设计史上就不会有对英国威廉.莫里斯的“手工艺运动”,比利时莞德.威尔德的“新样式运动”,蒙迪久斯的“德意志工作联盟”,以及瓦古纳.格洛毕尤斯的“包豪斯”和美国芝加哥“新包豪斯”的阶段性划分以及论述研究了,而在后一种文明中所体现的就是完全与“农耕文明”不同的反传统的冷冰冰的“工业化文明”,在单纯的形式感中过分地强调了那些被从“农耕文明”的文学情节中抽象和提炼出的纯美术因素,如:韵律、均衡、对比、律动、节奏、组合等等纯美术形式感的东西,因此,马列维奇、蒙特利昂、塔托林、布拉克等他们的作品,使美术作品取掉了表面的情节,走向与音乐相似的纯节奏视觉形式,这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在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教育中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包豪斯的艺术教育中,早在上一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提出的:“艺术设计教育与实践的结合,把‘教室’改为‘车间’的创举”,这一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教育方法在工业发达国家早已成为定论。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荷兰、比利时是这样,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丹麦是这样,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是这样,而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薄弱环节,恰恰在这一点上。不要说是综合性大学,就是纯艺术类的美术学院,普遍存在的问题都是理论不系统,没有相互关联的循序渐进和逐步深化,不注重学生从萌芽创意到逐步深化的教育过程,缺少学生原始创意,以及在教师指导下的进步轨迹,并将这些思维通过自己动手变为实物的实践教育。而我国还仍旧是自己原有纯美术教育的书本知识和课堂化演化模式 。但,当真正的纯美术教育需要强调个性时,用“手”和“心”来表现的地方却又引进了电脑操作,认为这就是“现代化”,好像我们的美术教育要和现代化结合,唯一展示的就是电脑机房。看全国所有的院校介绍的文本,没有一个不强调自己的电脑机房,这成为了教育现代化的“标志”,我认为电脑好比现代社会的“狗尾巴”,我们只能是让狗摇尾巴,绝对不能让尾巴摇“狗”,我参观过德国魏玛的“包豪斯”,英国维驰武德的陶瓷工厂,我国河北西柏坡的革命圣地,云南的“西南联大”的铁皮房子,无一不是靠先进的思想战胜强大的对手,因此我们在纯美术教育上要强调的仍然是“农耕文明”中情感表现的暖洋洋的人与人的“情”和“艺”,这一点中国有比世界上哪一个国家都优越的优势,因为,无论是埃及、希腊、罗马、巴比伦、印度、玛雅这些地域都因种种原因被外来文化更替过,而全世界只有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始终如一地保持了自己的文化与传统,这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地方,也是我们在“读图时代”继续创新的宝贵财富。但是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方面,时代要求我们多学科结合,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将创造纳入到生产的轨道,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艺术设计人才,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家长所交的学费才能真正的在有效知识培养中得到回报,因此“纯美术”教育要为学生创造相对独立思维的空间,“艺术设计”教育制作实践场所的设置,以及加工设备的配备,才是我国美术教育中要尽快解决的两个方面,这就是尊重美术教育的基本规律,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美术教育距离的重要途径,否则一切皆落为空谈。
两种美术教育的不同结果方法制度是实现目的的保证。上面我们罗列了我国美术教育和欧美发达国家在美术教育上的差距,这里我们再来看两种方法所培养出来的不同人才,首先我们先划定一个范围,从“80以后”这一代人在同等年龄段的世界性纵向对比来看,例如:我在国外的几所大学中注意地观察了,中国留学生、印度留学生及阿拉伯国家的留学生,还有欧洲的留学生,他们反映在作品方面的不同表现,并通过这些作品表面所呈现的文化现象,分析他们之间的教育差别,像印度留学生在表现宗教题材时,对健陀罗、麻莵罗、笈多王朝、孔雀王朝的文化符号熟悉程度及情绪表现和宗教的狂热显而易见,阿拉伯留学生也即如此,他们纤细的描写和图案符号以及文字图式化的表现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足以见这些年轻人对自己本民族传统接受和认识的程度,是我国新一代留学生所不及的,而欧美留学生在艺术中融入科学知识的广泛程度,如化学、物理学、心理学、生物工程的知识,乍一看从传统美术的角度不好理解,但当你不带成见的去理解时,你就会感到现代知识在美术及艺术设计中的融会程度是惊人的,这一点也是我国新一代留学生所不及的,因此他们的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涵就显然的薄弱而不如上述两个方面了,要么是生搬硬套的照搬,要么是生物本能的“自我解放”,要么是没有文化语境的空洞自嘲和自虐,总之看不到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自然科学的熟知与渴望,这是表现在纯艺术方面,也就是自我表现的心理描写上,因为,在国外考取美术类学校,首先要面试,就是要拿着平时所做的作品谈出创作过程和初衷,要详细地记述自己思维的过程和草图的演进,老师一眼便能看出真伪和学生适合学什么,而我国面对纯美术或是艺术设计的学生,不管其平时如何的水平,只看他考试时的一张素描和色彩写生,这就是断章取义式的一锤定终身,这样也给投机取巧者提供了方便,实际上我国现有学习美术的考生多数都是文化课考试无望的分流者,这样给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制造了困难,也可以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且进校后的教育更是存在着前面叙述过的种种问题,所以方法和制度,都使得学生可以肆无忌惮的从互联网上剽窃他人成果,因为我们的教师根本不看学生的创造过程,只看结果。所以当有了现代设备和美术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之后,还更应有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这就为我们大学美术教育与世界接轨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