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展览 > 机构展览 
“斑斓的色彩 平凡的人生”吴燮勋油画印象
                            
日期: 2007/4/2 10:23:08    编辑:帅立功     来源:     

  吴燮勋先生擅长人体油画,从本次《吴燮勋油画作品展》中三幅不同姿势的女人体油画中,可看出吴先生有多么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他的画面不但人体结构比例准确、造型优美,就从不同色调的整体处理来看,以丰富绚丽的色彩块面来突出立体感的视觉,就像法国后印象派主张的“强调在作品里抒发画家的感情、情绪;强调做画要以主观去改造客观。”的画风那样,给人感觉到一种美的和谐形式。

  《女人体(之十一)》整体是灰蓝色的冷调子,画家有意识地拉长了人体的比例,几乎有八个头长,使人观之是一个体形丰润,体态轻盈的少女。本来南方少女的肤色是偏黄偏红的,只要你将这幅人体画中,分割地抽出任何一个部位的肤色,都是泛绿、泛紫、泛青的暗色,没有一处是皮肤的固有本色,但是,只要你与蓝色的背景联系在一起,整体地观察,那所有的暗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冰肌玉骨、体态优美的青春女郎,这便是画家的难能可贵之处。画家不仅有即兴发挥的创作能力,而且还有整体观察全面控制色彩的能力,如人体前臂受光部位用浅蓝,小腿用色则偏深红、偏灰。这种根据人体结构进行大色域的分切,有室内光源色的客观影响,又有主观创意与整体环境色的影响,使人体与环境都统一在一个蓝色的基调中。因此,尽管她局部肌肤色是偏灰偏暗,但她与整个冷调子环境所产生的对比则是非常美丽自然的。

  《女人体之二》整幅作品色调比较深沉,画面是个南方女郎。整幅作品表现室内环境偏暗,经画家有意处理,一束轻微的冷光撒下,人体的脖子、肩、胸、乳房、小腹及臀部,平常被衣服遮挡未见光线的人体部位则有所不同,他大胆应用浅绿灰色,而前臀及腿部平常受光线照射的地方,则用土红、深红、紫红加锗色,充分表现了这位经常接受日光浴长期紫外线照射的健康结实的女性人体。画家用色凝重,强调块面结构,并以跳跃的孤线的短笔触,按圆柱形体的部位结构下笔,既准确舒畅,又结合人体素描的用笔因而衔接十分自然。右臂因为支撑整个上身受力,所以画家强调了其肌肉的结实与力量,右膝盖的骨骼部位因在前面,所以画得特别厚重有力,而双腿内侧的肌肉比较松软富有弹性,虚得相似相接,而后腰部分如果不从色相的冷暖来区别,几乎虚得与背景融为一体,这种在色彩上的微细差异是与观察力分不开的。法国著名画家维亚尔就说过:“我没有什么,仅仅是一个观察者而已。”只有渗透的、敏锐的观察力才能画出高水平的作品来。

  《女人体之六》是一幅甜睡的少女,整幅画面用桔红和橙黄为主色调,十分热烈喜庆,犹如法国印象派大师梵高火辣辣的用色。跳跃的笔法华丽辉煌,轻松随意一气呵成。画家大胆地挥洒使用暖色表现女人体的皮肤,肌肉的色彩随着光的作用变化而变化。由于女人体是仰卧,所以画家较仔细地刻画了左前方的乳房,连同人体平躺时乳房的下压感,及毛毯被人体压凹下去的松软的床垫,透视的微妙感都在画面上表现得惟妙惟悄、栩栩如生。使人观后感到华丽舒适,轻松愉快。

  画家通过这立式、坐式、卧式三种不同姿势人体绘画,表现了清爽、凝重、热烈三种不同色彩调子的成功处理,能充分看到吴先生扎实的素描基础与过硬的油画基本功。那火辣辣的色彩、跳动的笔触,无不看出他受法国后期印象派的影响。他热爱生活,向往自然,却不是自然的照搬,而是“外师造画,中得心源”,把主观的情感移入画中,达到主客观的统一与和谐“迁想妙得”的境界,正应验了郑板桥的“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这句至理名言。

  吴先生常说:“我学画的生涯,始终坚持写生,写生是通往艺术独创性的必由之路。”尽管在七十年代初他被下放到百色田阳偏远的“五、七干校”,在政治上对他来说是一场浩劫,但对艺术家来说“坏事则变成为好事”,可以使他更接近农村,更接近“源泉”,更贴近生活,更贴近自然。他那数以百计的“农村风景”,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那无垠的蔗田,那参天古榕,那青山绿水,那梯田草垛每一个平凡的小景旁,都曾留下过他憨厚的身影,每一张画里都有他辛勤耕耘的汗水。这个时期的作品中我很喜欢《农舍的早晨》这幅小风景,整幅画面色调偏冷,那灰绿色的甘蔗幼林,那宁静的农舍,那紫灰色的青瓦,那土黄色的泥墙,都是在两三笔之间,表现了色相的不同变化与纯度的变化,画中山坡绿树与青紫灰的远山产生冷暖色度的反差而拉开了层次的距离,使人观之,好像清晨的山村,微微的朝霞透过薄雾的感觉,使人似乎闻到了泥土的芳香、感到了空气中的湿润,那清新早春的田野带来的一丝寒意…… ,其微妙变化只在数笔中表现之中,看似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如不经过数十年的丹青生活、不卧薪尝胆深入钻研,是不可能掌握如此纯青、潇洒轻松自如的技巧
我最早与吴先生相识在六十年代初,当时他在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工作,但他从未跟我谈过他曾在“广西艺师班”时,是我大哥的同学。1942年,艺师尚未毕业的他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杭州“国立艺专”,师从朱德群、闵希文、李仲生等名家,是我国第二代的油画家。他早年参加革命,曾在粤桂边纵队第八支队担任宣传工作。他这段光荣历史我们一直都不知道,他也从未以此炫耀过。他一生淡泊名利、从不向组织要官、要地位、要金钱、要职称。他就是他,直到离休他还是艺院一名普普通通的美术老师,这种高尚的品德,朴素的情操,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更显得难能可贵。

  他对人生对生活就是那样的平淡、那样的平凡,可他对艺术却是那样的执着、那样地追求,数十年如一日在艺术的天地里、在色彩斑斓的世界中默默耕耘,勤勤恳恳研究,永无止境地奋斗。他用画笔在瑰丽的色彩中,在美丽的自然中,在他平凡的一生中,描绘出色彩斑斓的画卷,而在那斑斓的色彩里更闪烁出他那平凡的一生。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