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焦灼的当代艺术精英们都在揣度着艺术发展未来的出路,什么样的艺术能够在信息和视觉冲击如此强烈的今天和明天成为热门,中国艺术家的心智自星星美展逐渐开启,现代艺术注重表达内心的真实,而不是对客观真实的模仿或复制,这令许多艺术家找到自己情感的宣泄口,而这种内心的真实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得以表现。经历过国家意识形态被奉为信仰的前经济时代,又走过国家意识形态被质疑和无限茫然的经济转型初期,泛物质化的头脑麻痹之后,人在梦里望乡,对自身感情的关注再次燃起新一代艺术家的创作欲望。更多的中国艺术家从历史的宏观叙事中回过神来,从忘我的境界中醒了过来,不需要再在高不可攀的国际化面前翘首张望。
这样的思潮无疑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印证,后现代主义时代的来临,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时代。个人精神和价值取向第一次成为独立体系。艺术成为个人行为,艺术家不得不自己尝试、发现和发展自己的艺术道路,任何艺术形式都同时得到尊重。所有的艺术语言、材料和媒介都可以为个人主题服务,它们不再是门第森严的禁区,而是取之不尽的资源。而且,随着新技术、媒体和实验性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为艺术家提供了广阔无限的创作空间。
艺术家汤南南用自己的艺术拓展实践着对艺术个人化的思考。前20年的时间里,他用传统美术思维模式进行思考和创作,在困惑难当进而得到现代艺术启发之后,艺术家选择放弃与个人发现无关,没有任何质疑精神的艺术理想化、崇高化的惯性状态,并在接下来的时间去忘记和摆脱早已习惯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束缚,转而进入到当代艺术的创作,从2001年,汤南南开始关于当代艺术的新的寻找和自觉。
汤南南所有得作品都源于他对自身感受和对周遭世界的体验,敏锐而独特,心灵的真实能够在艺术表达中得以实践,汤南南更多对社会集体呈现的状态和社会现实产生关照和思考,尴尬、忧伤中带着的幸福感,宽广麻木的慈悲心态,看似无聊、悠闲地搔到了现时社会的痛处,忽而遥远忽而贴近地点中当代人的死穴。
2004年以来汤南南开始创作的《一个不能命名的人》系列,逐步成熟了他对当代艺术的思考,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汤南南设计了一个白白的胖人形象,往往整个画面都是这个古怪的白人和他的同类,有着一张宛如唐朝佛像般木纳表情的脸,眼神呆滞,或蹲伏在假山之上,或俯卧与牡丹花丛之间,或三五一群,或孑然一身,借着从嘴中吐出的烟晕才让人感觉到时间百无聊赖地存在着。很多时候作品的情绪来自汤南南对自己情感的微妙把握,他用经过训练的绘画语言,通过特定的形式抽离出生活的经验。更多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人,城市的无名角落里漫无目的的蹲伏着许许多多这样的人,这样的生活真实激发了汤南南思考和创作的欲望。在这些画中,艺术家不愿交待具体的场景,从农村到县城到大城市,在视野比较好的地方,总能发现蹲坐着一些人,陌生人不能知道这些人是在看什么还是在释放什么,在闽南原生态的生活状态中,艺术家对这种形象极为熟悉,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城市里一些人的生存状态:没有生活目标,在现实中失去了自我。有些人忙于冲入物质主义洪流,而忽略了很多生活的细节,这两者都是对生活的麻木,艺术家从麻木的画面中更多带出的是对生活的反思,村口或巷口不经意的角落里呆滞的眼神,令人产生对生活的忧虑,汤南南的作品喃喃自语般的提醒我们,嗨,注意!当梦想照进现实,许多生活细节带给我们的感动与幸福会离我们远去,梦想随之远去。
每个人都是一个自我,原始的自我容易消解于现时的文明,尤其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为物的时候,汤南南的作品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自我反观、自我解读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