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术家 > 艺术家信息 
精神的向往
                            
日期: 2006/10/12 9:37:57    编辑:     来源:     

画室一角

    记得小的时候,每年放暑假都是回老家,那是典型的北方农村,生活艰苦,但人的心态平和,与世无争。到村口的老井上去挑水,下地割麦子,放羊,捉鱼,看配马的,下小猪仔的,一切都是那样新鲜有趣,咬了一身大包回城。因为生长在大城市对乡间有着迷一般的梦幻。
    后来长大了,文化高了,又学了艺术,上了大学,就再也没回老家了。从一个城市又到了一个更大的都市北京,满脑子都是艺术的生活和生活如何艺术?再后来工作、成家、生子、出国办展、社交活动、夜生活,迪厅、酒吧、麦乐迪、钱柜、鬼市,五光十色、酒醉灯谜,好像生活本应该是这样。
    一晃人到中年,1997年应邀赴荷兰鹿特丹举办画展,第一次踏上欧洲大陆游历了周边的几个国家,看了大量的博物馆、画廊、纪念馆、艺术市场,与书本和画册上的大师们面对面,才恍然知道以前走了那么长的弯路。视野广了,心胸宽了,眼界开了。特别是在荷兰居住较长,走访了几位当地画家,他们全都住在乡下,拥抱着大自然,踏着自然倒伏的树枝和落叶。我住在荷兰著名夫妻画家府上,皮特先生是一位水彩画家,夫人威奥玛是一位现代装饰艺术家,每天早晨是树上的鸟叫声给唤醒的,这样一种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深思了,我梦幻了,好像突然明白了很多事。
    回国后,城里呆不住了,听到汽车叫心就烦,看到那么多人走动心就乱,闻到那尾气和地沟臭味就想吐,开始跑遍京郊各地,不停的寻找,1998年选择了昌平兴寿镇东新城村南边的麦地,那种香味一下子找到了感觉。找到了人和自然和谐的音符,也找到了早上被喜鹊声叫醒的感觉,“环境变了,心情好了,眼睛亮了,色彩艳了,朋友多了,画幅大了”。
    在乡下可以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创作、交流,时空上的自由带动着心态上的自由,远离了都市,远离了嘈杂,远离了霓虹灯,更远离了车水马龙的城市污染。在这修房、种菜、创作的乡间生活中把自己融入了自然。
感谢这里的空气和泥土的清香!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