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图书资讯 > 编辑推荐 
张伯英碑帖论稿
                            
日期: 2006/8/21 16:32:50    编辑:     来源:     

书名: 张伯英碑帖论稿
作者: 张伯英
出版: 河北教育出版社  
开本: 16
页数:0
装帧: 精装
出版日期: 2006年2月
价格:980元/套
书号: 7-5434-5659-1
[简介]
张伯英(1871~1949)字勺圃,晚号东涯老人,江苏铜山人。清光绪丁酉拔贡生,壬寅应天乡试举人,又入南京高等学堂治新学。曾设馆任教于徐,复为萧县段氏幕僚,供职皖、粤、宁诸省。辛亥后相继任职北洋政府陆军部、国务院秘书厅以及执政府等。去职后留居北京(平)鬻字卖文为生,曾总纂《黑龙江志稿》,编辑《徐州续诗征》。先生书法宗北碑,又广求博取,融为一格,楷书成就尤为世重。又负善鉴之名,多蓄历代碑帖善本,六十岁后更专注于法帖,著有《法帖提要》七卷,为法帖考释著作翘楚,晚年又有《阅帖杂咏》百余首,更有大量校记、题跋等,虽多未刊行,而学者传抄、研究影响颇著,以为其涉猎广泛,眼光精到,方法细密,多有创见,可谓法帖考释集大成者,开现代研究先河。
[书摘与插图]

 全书最终收入勺圃先生的手稿数十种,辑为二册,一为文稿,一为诗草、题跋等,凡辑入诸稿全部影印,一仍原貌。文稿、题跋都依写作时间编次,跨度达三十年。为辅助阅读,皆相应释文。并将先生所著《法帖提要》作为附录辑为一册刊出。
第一册内容 章节介绍

《帖平》

约于1927年至1933年陆续写成,内容涉及《三希堂帖》《墨妙轩帖》等法帖七种。

《庚午消夏录》(碑帖部分)

写于1930年,内容记录当时所见所收金石书画,其中碑帖近半(约40种),不乏善本。

《说帖》
约成于1934年前后,内容涉及《弘文馆帖》(十七帖弘文馆本)、《淳化法帖十卷及重刻诸本》等共80种,而明清两代《郁冈》《停云》《戏鸿》《快雪》及《三希》《墨妙》等名帖亦在其中,是其后完成《法帖提要》稿本的重要基础。
《清芬阁米帖刊误》《心香阁集帖》

前文依王味手书目录,整理其所辑《清芬阁米帖》,并为其刊误。共审出伪迹32通。对前人有关《天马赋》真伪的争议,坚持“佳而非真”之说。

后文是对王雨田所辑《心香阁集帖》中诸楷帖出处和真伪的考订,指出其书迹本身和所称出处皆多伪。

《碑帖评鉴校勘文稿》

原稿分在两册共15篇。以上总题目为此次出版时附加。

第一册写于1941年及稍后一段时间。有关于《凤墅续帖》《表忠观碑宋石完本》等短文十篇,多为笔记、题跋草稿。

第二册有《澄清堂帖鸿堂本校记》等五篇,多写于1946年。首篇以澄清原本校董其昌重摹本,指出其“考未明,选未当,摹勒多误,是不无遗憾着”。重阅宝晋斋帖笔记评鉴亦详。其后《题泉州帖郡庠本》等篇,辨析泉帖源流,订正明代以来相沿之误,及本人前鉴之失。

第二册内容 章节介绍

《阅帖杂咏》

作者用诗的形式来表现其对法帖考订评鉴方面的见解。每首诗后都有注,诗注相辅真情流露、观点分明。大部分写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有不同编次的选本和草稿,共计一百八十余首,是作者晚年的重要著作。

《碑帖题跋》

集合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徐州博物馆、中国文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珍藏的碑帖题跋墨迹,跨度自1916年至1947年间37年。

《右军书范》

收入张伯英戊辰校记本全册,丙子校记本题识,乙酉校记本题识。
堪称学书者之津梁,法帖鉴赏之绳墨

《法帖提要》是张氏对碑帖论述的总集,此部分收入先生过眼帖目
多达500余种,堪称“碑帖之冠”。1935年元月张伯英先生应邀参加《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的《法帖提要》的写作。伯英先生那年65岁,在书法鉴定方面久负盛名,所以才能有幸被邀参加这样重要的工作。到1938年5月完稿,耗时三年余。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由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齐鲁书社出版。《法帖提要》在其中的第十八分册第88页至604页,共517页,涉及法帖五百一十多种。撰写过程中所过目的法帖当远远超过这个数量。更为难得的是书源分散,为《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撰写者提供的图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一)北京人文科学研究所耗资约四十万银圆采购的书籍;(二)各大图书馆;(三)原奉天图书馆和大连(满铁)图书馆;(四)各私家藏书,如傅增湘、李盛铎、叶德辉、罗振玉、刘承干、瞿启甲、张伯英等;(五)国外藏书,如日本内阁文库、朝鲜奎藏阁所藏汉籍及英法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遗书。
《法帖提要》在撰写过程中已产生了很大影响。出版之前容庚教授就曾全文抄录过,后来在写《丛帖目》时大量引用。李天马先生所著《张氏法帖辨伪》据《法帖提要》指出古本伪帖485条。时人评价《法帖提要》“堪称学书者之津梁,法帖鉴赏之绳墨”。其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