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物 > 综合及其他 
关于东方艺术的出版
                            
日期: 2007/7/25 14:12:51作者:程大利 来源: CCTV.COM-电视批判
 

东方艺术,本文主要指的是起始、发展于中国这块土地上的造型艺术。她不仅囊括了中国历代艺术的精萃,其中有原始的、民间的、宫廷的、文人的,还包括了当今中国的艺术,它体现着中国传统艺术的风格,同时反映着东方的哲学观念和审美品味,它们是东方文化的象征。在全世界范围,五千年以上的文明记载并不多,而在中国,自彩陶时代起,历朝历代,宫廷民间、文人和匠人都留下了数不胜数的艺术珍迹,成为中国异常丰富的出版资源。

把东方艺术品的出版,置于当今世界范围的出版坐标系上,它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东方艺术以及它所反映出的哲学观是有别于西方艺术和哲学观的一大范畴。这一区别象条亘古的鸿沟,带来了交流上的许多困难,没有交流便说不上理解。至今,一些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古老”和“神秘”上,面对叹为观止的中国艺术品,即使是西方的汉学家也很难作出准确的诠释,更何况西方人不可能都到东方来,更不可能遍览所有的中国艺术品。因此.向世界介绍东方艺术的任务就落到了出版家身上。

出版东方艺术品的首要意义,便体现在阐释学(或者叫阐述学)上。所以,一个清醒的出版家,每决策一本东方艺术品的画册或论著,就应该考虑到它在阐述学上的意义。出版工作者有完成文化积累和文化交流的使命。出版物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图书是阐述文化的工具。它可以集中而又概括地阐述一种文化现象。辽阔的幅员,悠久的历史,大一统国家的代代承袭使中国艺术宝库异常丰富,按系列有重点地把东方艺术品汇编成册将有重要意义。阐述清楚才能理解,理解之后才能谈到交流。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很大的范围是图书的交流,所以,图书是阐释东方艺术不可或缺的工具。

由于历史的原因,东方人在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同时,也比较多地接触到西方的文化艺术,因此,从东西方艺术交往的现状看,东方人对西方艺术的了解超过了西方人对东方艺术的了解。这里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语言方面,中国人学习英语要比西方人学习古汉语来得方便。古汉语博大精深的内涵,使西方人学习起来将会碰到许多困难,这一学习语言的难度妨碍了哲学观念的沟通,当然也妨碍了艺术的交流。再者是西方文化东渐的范围要大、时间要早;三是相对于东方而言,西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要短些。所以,西方文化艺术对东方的浸润在东西方交流中似乎占着主导地位。

当今中国的出版工作者正努力扭转这一局面,并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古老文明的中国汇入世界发展的潮流,加速自身现代化进程,它的意义具有世界性。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世界和高度文明的文化成果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积极精神,阐述学的使命任重而道远。阐释东方艺术,绝不是简单地将东方艺术译成不同的语言文字出版,而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将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的、精美的艺术成果加以科学的整理(包括发掘),使它显现出博大精深、超越时空的艺术特性和感染力,为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应有作用。

出版东方艺术品的第二个意义是完成人类文化积累的重大课题。人类文化史证明,艺术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经济的发展与艺术的发展不一定有直接联系,后工业社会有强大的经济条件,但今天的塑料制品在深沉的青铜艺术面前显得十分肤浅。《诗经》、《荷马史诗》、《蒙娜丽莎》都不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但都记录着人类历史最辉煌的文明。文化积累有许多课题,东方艺术的出版是人类文化积累不可或缺的课题。随着历史的推移,形象的文化史遗迹不可避免地将被大自然淹没,人类早期的岩画、壁画、建筑、雕刻不能永久地保存,人类的绘画遗产也不会随着岁月的推移而受到各种无法克服的损害。所以,出版是保存历史最为有效的办法。由于东方艺术浩如烟海,出版的工作量非常大,这其中有个决策眼光和运筹学安排问题。东方艺术品出版的文化积累意义是为当代所公认的。
   
其三,东方艺术品的出版将有利于促进当代艺术的发展,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图书汇集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为后人的借鉴提供了巨大方便。东方艺术品的出版将为全世界的读者提供最直观的资料。研究工作者,艺术家和各类读者可以通过对出版物的研究见仁见智地寻找自己需要借鉴的东西,这将促进当代艺术的发展。
   
东方艺术品的出版价值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1.选题角度;2.编选内容;出版质量。在众多的艺术类图书中,并不是每册书都体现出较高价值的,相当多的低质量的图书是没有什么价值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浪费。
   
优秀图书是精心构思的结果,她体现着一种创造,而不是人云亦云,用鲁迅的话说,它是“标志中国民族智能的最高点的标本,而不是水平线以下的思想平均权”。优秀的中国美术图书是传播东方艺术的最佳载体。它应当是求新、求美、求精的结晶。求新,主要是指选题角度。选题角度反映着一个出版社的眼光和决策水准。在决策图书上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40多年,美术方面的出版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还有大量的当出而未出的东西,许多学科领域尚未涉足。一个有眼光的出版家应该高屋建瓴面对着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和当代艺术成果,首先整理出版那些具有抢救意义的东西,然后按部类按系列将东方艺术博览的全景图式逐一展示给当代和后代的读者。要努力求新求美。求新不是趋时逐潮,而应从东方文化积累的角度去填补空白;求美,当然也不是媚俗,而要从学术高度着力提高读者的审美素质。
   
江苏美术出版社为自己设计了传统美术、原始美术、民间美术、现代美术的骨干框架,同时力求填补美术学科建设方面的空白。对于人们共同瞩目的热点选题,我们抓住该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寻找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图书的角度、体例、内容都有严密的科学性体现着不同的水平。以江苏美术出版社与甘肃人民出版社合作的大型画册《敦煌》为例,它区别于日本讲谈社和国内几家出版社的同类出版物,囊括了敦煌石窟各类艺术精华,除壁画外还精选了雕塑、经卷、竹简及有关器物,成为一本敦煌文物的精选集。它的别致的设计可以把读者沿着丝路一步步地引入莫高窟,使整个画册具有立体效应,读者反响很好。出版者的视野往往容易停留在某一固定角度。仍以敦煌的出版为例,许多出版者总是喜欢选取其中部分清晰的代表作,每本图册大同小异,元代的《千手观音》几乎翻来复去地用着同一幅反转片,而江苏美术出版社策划的《敦煌石窟艺术大观》30卷则把30个主要洞窟全景式地展示给读者,从整体到局部,一一展示,这样,有朝一日洞窟万一坍塌,也可以凭借这部画册作为复原洞窟的蓝本。
   
要寻找新角度,开辟美术出版领域的新天地。比如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出版一直是很热闹的,但出版过的反复出,造成重复,而没出过的许多精品至今受冷落。中国古代艺术珍品,主要藏于三个方面:一是国内各级博物馆、院;二是海外各大博物馆,如美国大都会、波士顿博物馆,美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等欧美、俄、日博物馆;三是散藏于我国民间千家万户。前两者被屡屡出版,重复出版,而散藏于民间的大量艺术珍品则被冷落。当许多出版社在前两者上耗费心思,甚至拥挤撞车时,江苏美术出版社把眼光投向了民间藏画这块广阔的资源,遍访全国各地著名收藏家,感动了收藏者,他们愿把这些世代珍传,秘不示人的精品展现给社会,于是系列画集《中国民间秘藏绘画珍品》问世了,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荟萃的宋、元、明、清珍品中许多是超过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珍藏的。这套系列画集将继续出版下去,此举在文化积累事业上产生的意义自不待言。
   
有些工作带有抢救意义,不失时机地抓紧出版将为人类文化带来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如《老房子系列》这套大型图集(已与《敦煌石窟艺术大观》、《中国民间美术图集》一并列入国家85规划重点选题),就是为了抢救一批我国建筑艺术的遗产而整理出的形象资料。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许多有特色的民居被拆除,往往整片整片被新楼群所代替,老房子本身也有寿命极限。民居建筑是中国艺术的宝贵组成部分,所以,抓紧时机地出版便成了迫在眉睫的课题。江苏美术出版社组织力量拍下了数以千万计的照片资料,拟出十册系列图集,这一选题已引起海外极大兴趣。目前,意大利、英国、法国纷纷来洽淡版权贸易事宜,认为是最具特色而又必须抓紧的东方艺术出版物。
   
中华民族的艺术源远流长,历来有民间和宫廷之分,匠人和文人之别。以往的出版者偏重于文人的和宫廷的,而原始的、民间的则重视不够。江苏美术出版社把着力点放在原始美术和民间美术的出版上。坚持编辑出版全国唯一的一份民间美术杂志——《民间美术丛刊》,已出版15期,分期分批地介绍了中国各地民间艺术品的特色。出版了《中国民间美术理论丛书》八册,为中国民间美术的学科建设创立了系统的理论,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选题。
   
即使在民间美术系列的出版上,也有个时间选择问题,对那些濒临灭绝的艺术种类必须加快出版进程。因此,在我们构思的民间美术系列图集里,首先考虑了《中国贵州苗族绣绘》一书,将藏于贵州公私藏家的绣绘珍品搜集成册,这部豪华本的大型画集具有科学性、资料性和权威性,最重要的是把越来越少的历史精品汇集成册,永志于文化史中。接下来出版的《中国民间泥玩具》、《中国民间剪纸》、《中国民间木板刷印画》等将陆续面世,这样,就把日趋稀少的民间艺术品永久地保存下来了。
   
江苏美术出版社正在出版的《黄河彩陶》、《中国印材印纽图集》、《中国历代砖瓦铭文》等等大型图书对于东方艺术均具有补白和抢救的意义。而《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中国油画1700—1985》、《中国民间美术大辞典》等等图书都是在同类出版物中的第一部,体现了思维的创造性。
   
一家美术出版社不能满足于构思选题,这只是体现了出版的认识能力,关键还在于编选质量和印制水平,这是反映一个出版社实施能力的整体工程。编选内容服从整体构思,文字精当,图片清晰,内容应是多次筛选和精益求精的结果,体现出选题的学术价值。东方艺术出版物的装帧设计形式应准确地把握选题风格,体现出东方艺术的情趣、情调,要与图书的内容高度和谐。东方艺术的出版物本身就应该是一件东方艺术品。
   
台湾汉声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皮影》、《中国民间年画》、《中国剪纸》等丛书装帧设计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从材料到开本、用色、装帧均有极强烈的民间美术风格,令人爱不释手,庋藏于架,远远看去,就是一件东方艺术品。
   
综上所述,东方艺术的出版意义和出版价值不容置疑,这是出版工作者可以大显身手的领域。在这一领域的出版中,许许多多的资源有待开发,东方艺术的出版物将会以可观的阵容、浓郁的东方情调和精美的质量在世界图书市场和人类的出版史上放出异彩。

相关文章
程大利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