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祥:戴老师您是一个企业家,您是如何进入收藏行业的?
戴喜东:我是做农用水泵起家的,出身教员,从小就爱好文学,有时候自我欣赏一些杂七杂八的文章,游戏笔墨,以寄情怀,曾被评选为省级作家。但主业还是以企业经营管理为主。为了陶冶情操,慢慢喜欢上了收藏,第一次收藏始于1980年。
因为是做企业所以经常感觉身心疲惫、精神紧张,于是便有了想寻求放松,解压的念头。人这种“动物”和猴子是一科,天性就不是爱闲着。那么,又有什么办法可以进行自我解脱呢?方式甚多,诸如跳舞、唱歌、体操、麻将……,但我又不太爱动,那么,选一个什么事情来排遣、放松呢?于是就附庸风雅,上了古玩艺术收藏之道。
陈道祥:听说您收藏的古画不下千幅,明清家具有百件之多,可谓是个收藏大家了?
戴喜东:我是一个收藏爱好者,收藏的门类也比较多,不过,我重点收藏古书画,现在已有的书画藏品3000多幅,近现代的东西我不是很喜欢,由于自己爱好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东西,收藏的古籍善本有近千函,万卷册;再者就是明清家具,另外油画也有近百幅,瓷器也有。
陈道祥:您这么多的藏品,要占用很大的地方,是如何进行保管的?
戴喜东:藏品都放到学校的一个楼里,放的多了学校就找我,说教室不够用了,后来就给他盖了栋楼。这些藏品都是90年代前收藏的,现在有价值的东西已经很少了。近些年没有太多时间研究,要是碰到好的东西还是要收藏,不过以后还是主要以写文章为主。
陈道祥:您认为收藏给您带来哪些好处?能谈一下您这些年来收藏的感受吗?
戴喜东:玩古董历来是一雅事。几年来深得其乐,初得其味。除达到身心保健受益外,也增添了许多知识和情趣,如从经济角度看还有赚头,经济增值也是一大乐趣。
从休闲方面体会,平时当我在紧张烦恼时,不用举杯消愁的办法去排遣,而以玩书画、典籍、古瓷等古玩。丢下多少烦恼、疲劳,进入另一历史、艺术天地,真有短时的超凡之感,这样一休息、调整后,再重返企业,精神充沛,指挥自如。
从学习知识方面感觉,虽在玩古董,有时为了把一件东西弄明白,必须查阅书籍,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便增长了许多前所不知的历史知识、人物的简历、艺术方面的理论,再对照实物,就犹如与作者神游那遥远的历史时代境地。特别是古画,在观赏时使你逐渐领悟到这些大师的艺术情怀,犹如神游于美妙的画境。使我这本不懂艺术的人,也逐渐在不知不觉中调动起心中的艺术美感和审美活力。
对企业的员工,也产生了文化艺术的影响和熏陶功效,与朋友的交际,在这样的氛围里观赏、清谈更是一种高雅的情趣。
回顾起来,好此道后身心、姿势、经济价值均大有收获。现已初感,从忙乱里逃之夭夭,身心悠闲于此小天地之怡乐融融。悠闲中财富逐渐积累,日益增进,亦是益事、快事。
陈道祥:您几十年的收藏一定让你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有失误的时候吗?
戴喜东:经验不少,教训也不少。在我交往的企业界朋友中,很多人认为玩古董是一雅事、快事。初涉于此,交了许多冤枉的学费,并将快事变为沮丧懊恼的烦事。虽然搞企业者,不在乎这几个钱,但吃了一枚苦涩的烂果必定口苦、恶心。这种苦果、烂果自己吃了不少,看到别人也吃了不少。
陈道祥:无论做什么都不可避免会有有失误,重要的是一个人要从别人和自己的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戴老师,能否给我们的广大收藏者谈谈您认为收藏易“失手”的主要原因?
戴喜东:这些年将自己和别人的教训规并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心情太急,步子太大。古玩行当门类很多,每一门类都有很多知识和经验,许多朋友心情急切,事先没有阅读此类的专业书籍或受行家指点,只听卖者玄虚,即盲目买进,后来学习提高或行家指点方知上当,交了大笔不值得的学费。
二是侥幸之心。有许多朋友一看媒体报道,某某物件估价多少、收藏价值多高,即以为自己能成为幸运者得此珍宝。殊不知物虽相像,真假各异,加之霄壤。不经此道时,冲动购下,买回的是假货、烂货,这也是常有的事。
三是误入陷阱。古玩市场历代真假混杂,尤其近代科技的发达,造假手段之高,专家都常走眼。社会上有一批职业造假、贩假者,而且会编造各种使人眩晕的故事,设下各种使人上当受骗的圈套。藏家几十万、几百万白白扔掉的事情是常听到见到的事情。
四是功利心切。古董又曰“古玩”,所谓玩者,就不要以我们做企业这种计算投资回报的心情去做(专业经营者除外)。它是一种消遣娱乐。如果当你真的有好东西,真的急需换现时,还真不能保证能保本变现。特别是以媒体报道的价格脱手更是难上加难。古董这类东西,买是缘,卖也是缘,玩古董最重要的是要有平和的心态,以情趣为主,不可急功近利。
陈道祥:戴老师,能否给广大收藏者提些建议?
戴喜东:搞收藏,玩古董是一高雅之事,是一乐趣多多之事,但绝不可用我们搞企业(非古董企业)的思维、方法从事。必须由浅入深、由小及大。多读、多看、多请教。久而久之,不成专家亦成行家,这样精通之后再入手,才能够保值、增值。切忌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