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艺界人物 > 文博鉴定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 陈克伦 扩大国有文博机构的文物征集渠道
                            
日期: 2005/6/21 15:08:34作者: 来源: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
 

  谢谢各位,刚才孔局长和张局长的发言都很好地总结了北京文物市场总体的发展情况,对我很有启发。下面我就自己的看法来谈谈文物市场的发展,可能还不是很成熟。

  大家知道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地方新建和扩建了一批博物馆,新的收藏对我们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国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国有博物馆征集藏品的途径正在发生一些变化,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文物征集的一种新的来源、新的途径。原来以考古发掘、文物商店征购到收藏家捐献、民间收藏为主的渠道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博物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而近年来文物市场拍卖的兴起,为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提出了新的途径。就目前国有博物馆征集藏品的现状,以上海博物馆为例,一直到目前为止,我们主要的来源还是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博物馆的民间征购。上海博物馆从五十年代开始就在民间征集文物。比如说我们收藏了一间清代乾隆粉彩六方套瓶,很多专家认为它是唯一的一件大型的粉彩,这是在北京收藏家征购的。还有宋代的“多平伏帖”就是向收藏家征购的。还有一批明清家具,也是通过收购的。

  第二,收藏家的捐赠。上海收藏家前后两次捐助了300多件。我们收藏明清的流派印也是受收藏家捐赠。大家都了解,杜雨生的儿子杜未山在八十年代前后分两次捐赠了1000枚丝绸之路古货币。还有去年香港的实业家张永征把他这两年以来在香港索斯比购买的一件雍正粉彩瓶捐赠给博物馆。

  第三,考古发掘。大家知道上海地域非常狭隘,不像北京,考古发掘的空间非常有限。说个笑话,八十年代初我从考古专业毕业想分回上海,但上海没有特殊的考古需要,结果分到了浙江。因为地域非常小,所以通过考古发掘的藏品非常少。但我们也得到了两组陶器和玉器的收藏。

  第四,到文物商店进行征购。

  第五,博物馆之间的互相调剂。如果大家有机会到上海青铜博物馆参观,就可以看到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件“大兖”。这个“兖”上部的“甄”和“利”分别在两个博物馆,就通过别的文物进行交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流失,通过传统的征集方法,得到藏品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就迫使我们寻找新的商品来源。日益兴起的文物拍卖市场就是我们征集藏品的新的途径。对于博物馆来说,拍卖公司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具有市场网络的优势,为博物馆收藏带来了新的信息和机会。规范的、合格的专业化艺术品拍卖公司具有信息来源广泛,与海内外收藏家联系密切的特点,再加上公司本身的运作又比较规范、灵活,办事效率高,这可以弥补博物馆在这方面的不足。比如说“宫氏藏书”,它最后被上海图书博物馆收藏。尽管没有通过拍卖,但拍卖公司为此付出了大量的经历。

  第二,拍卖会上文物集中,选择余地明显扩大,同海外的高水平拍卖活动一样,国内大型拍卖会也受到了收藏家的信任,他们比较愿意把自己的藏品交给他们进行拍卖,包括各种类型的文物、各种层次的文物,特别是一些珍贵的文物,经常在一些大型的拍卖会上露面。比如说宋高宗的养生论,就是上海博物馆在北京的一次大型拍卖会上得到的。

  第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藏品征集工作的效率。拍卖会具有文物集中的优势,这正是博物馆根据各自情况选择藏品的良好机会,公开拍卖的拍品已经经过了拍卖公司以及专业人员的一轮把关和鉴定,博物馆在这个基础上开展进一步工作,就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这对一些中小型的博物馆来说意义特别重大,拍卖公司为此收取一定的费用,我觉得是完全合理的。

  第四,扩大了博物馆的研究范围和为博物馆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拍卖公司的大型拍卖活动都举行一些预展,有的拍卖公司还把有的博物馆人员请到拍卖公司去对一些文物进行鉴赏,这为博物馆工作人员提供了接触社会文物和对他们进行对比、鉴定的机会。我们上海博物馆非常鼓励我们的业务人员到拍卖公司去看预展,因为这对开拓他们的眼界非常有利的,也为他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第五,公开、公平、公正的拍卖原则是体现文物增值价值的保证,专业拍卖机构的保证必须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规范了文物拍卖市场,符合商品经济发展规律,而且我认为可以在博物馆的文物征集过程当中杜绝可能出现的暗箱操作的弊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文物。当然,我们非常欢迎和社会各界对博物馆进行捐赠藏品和捐赠资金这样的善举,但我认为争取社会捐赠是博物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一般情况下它和拍卖活动没有关系,因为它属于两个不同的工作范畴。委托人把自己的收藏交给拍卖公司,他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收藏价值的最大化。在全社会日益尊重民间文物收藏合法地位和保障公民财产权的今天,我觉得如果要在拍卖的过程当中进行捐赠,这是一个需要进行很好研究的一个课题,它的可行性是不是存在,都需要进行研究。

  目前,国内文物拍卖市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拍卖公司过头,他们的素质良莠不齐,有必要进行整合,在一些地方、中小城市我们看到有不同程度的公司,为了竞争,往往出现不规范操作的情况,由此影响了国内拍卖市场。

  第二,赝品充斥拍卖市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客观原因,拍卖公司过多,造成鉴定人员专业知识的缺乏。第二是主观原因,明明知道是赝品,绝不撤拍。我们上海有这样的情况,明明知道是假的,让他们撤拍,但是最后还是看到在那里,后来他们再也不去看了。

  第三,比较普遍地存在假拍现象,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拍卖公司成家价、成交率与实际情况背离的现象。他所提供的文物价值的信息往往是虚假的,这不利于中国文物拍卖市场的发展。依我看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税收征管力度,严格按照公布的成交情况来征收税金,因为你是根据成交的总价来收取佣金的。

  第四,商家联手哄抬价格。可能拍卖公司参与其中,现在拍卖所得还没有征税的环节。建设健康、规范、繁荣的文物拍卖市场是博物馆的期望,国有博物馆在文物征集过程中,除了保证珍贵文物的入藏之外,还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利益不受到损害,因此对我们来说拍卖企业的选择有我们自己的选择,文物征集也有一套严格的程序,我们不希望由于博物馆的出现造成文物拍卖市场的波动和价格的非正常的上扬,同时也希望中国的文物拍卖行业尽快全面规范化,这是市场规范发展并走向繁荣的需要,也是国有博物收藏单位的期望,因为我们希望在文物征集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谢谢各位!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相关文章
陈克伦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