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人物 > 综合及其他 
洪晃:名门“痞女”的千面生活
                            
日期: 2005/3/9 14:52:36作者: 来源: 博客网
 

  一档全新的时尚栏目近日在旅游卫视晚间推出,美女主持人与嘉宾悠然聊天,艺术名流、商业骄子轮番现身。从穿衣打扮到吃喝玩乐,从名品珠宝到大腿枕头,一切和时尚相关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聊天话题,众多对时尚略感迟钝的白领们乐滋滋接受“洗脑”。

  洪晃就是这场时尚“扫盲”运动的发起人,她现在所做的主要事业就是引领时尚潮流。

  但说洪晃不能不摆“家谱”:其外祖父是曾和鲁迅打过笔墨官司的著名文人章士钊;其母亲是著名外交官章含之,章含之一度是毛泽东身边的英语老师;洪晃继父是曾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前外长乔冠华;其前夫是著名导演陈凯歌。

  那么多人眼巴巴地望着洪晃,就是因为这个名门之后的“离经叛道”。揭开“痞女”洪晃的千面生活,目瞪口呆也罢,赞叹不已也罢,抑或胸中不平、暗生嫉妒,都随你了。

  越界洪晃:时尚“扫盲”运动“总指挥”

  漆黑的幕布,迷离的霓虹灯,“79吧”三个大字闪着幽幽红光,红色的沙发、吧台、洋酒,新民乐轻轻流淌到心扉。

  别误会,这里不是酒吧,不信你看——那“当垆卖酒者”不是《iLook世界都市》的主编、有“中国明星时尚教母”之称的晓雪吗?她正和刘若英聊得热乎呢!聊“卡地亚珠宝好在哪里”,也聊“怎样花最少的钱赚最高的回头率”,还从来没看见过明星这样心平气和地走近大众。

  这就是洪晃最新推出的一档电视栏目《79吧》,每周日晚在旅游卫视播出。洪晃说,现在很多时尚节目根本没领悟时尚的真正含义,真正的时尚来源于生活,是生活在你骨子里或者说是你大脑里的积淀。她的《79吧》就是要让明星嘉宾放下架子,讨论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时尚、文化话题,现在看来反响很不错。

  洪晃说,这是她首次涉足电视媒体,此前她的中国互动媒体集团旗下已有5本国际品牌的杂志,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节目,由她亲自主持。

  晓雪是洪晃手下的干将,她和众多明星良好的关系,让洪晃“玩”起媒体来得心应手。不久前,洪晃还接受徐静蕾的邀请,出任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营销总监,这也是国产电影在内地首次设置营销总监。

  从杂志、广播到影视,洪晃在三大传统媒体领域游刃有余,紧锁时尚人群。越界早已成为她的习惯,一如她不甘受现有藩篱羁绊的性格。

  奢侈洪晃:“798艺术工厂”里的豪爽女人

  “79吧”的名字源自洪晃所居住的798艺术工厂。北京东四环外,大山子附近,一片19世纪50年代由东德援建的厂房,以前曾是一个兵工厂,现在则是名震海内外的现代艺术区。从工厂门口进去,能看见墙上涂鸦的大头像,密集的画廊、酒吧。粗大的管道蛇样蜿蜒,有弥漫的蒸汽正泄漏而出。

  洪晃的杂志社设在工厂里面,门口是一个约3米高的大雕塑,看起来活像一个穿中山装、没脑袋的男人。办公室大得惊人,中间居然有一个篮球场。洪晃的助理吴彦小姐快步走来,说:“要见晃吗?她可是个豪爽的人。”

  下属认为洪晃“豪爽”,愿意直呼其名“晃”。这样的老板有些意思。在这个住房紧张的年代,洪晃的家更是奢侈得让人嫉妒。

  洪晃的家,粗犷与精致并存。近200平方米大的客厅,地板是未经装修的水泥地,斑驳的墙壁也没有进行粉刷。客厅里几张风格简单的沙发,阳光从玻璃窗中射进来,一棵由铁链焊成的“圣诞树”黝黑发亮。

  餐厅与客厅之间的屏风很特别,由四个巨大的镶木铁框组成,不过中间是镂空的。进得餐厅,迎面一排鲜红的大字:“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短发、黑衣,洪晃的声音很是洪亮。初始时还仪态端庄,言谈谨慎,但没多久就完全放开了,避讳少了很多,有时放声大笑,话语里偶尔还夹杂着京骂“他大爷的”,果然豪爽。

  “海归”洪晃:12岁空降纽约的“红小兵”

  不同凡响的性格,自有不同凡响的来历,洪晃幼年就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官派留美的“红小兵”。1974年暮春,中美关系改善,经毛泽东同意,外交部派遣4名工作人员子女赴美学习英文。当时12岁的洪晃是最小的一个,其中,还有一个比较出名,就是外交部前任新闻发言人章启月,当时14岁。他们一起被送到纽约格林威治村的“小红房”学校就读。

  洪晃说,一进学校他们就呆了,这美国人怎么这样?所有学生都穿破破烂烂的蓝布裤子(后来才知道这叫牛仔裤),在膝盖那儿还有两个大窟窿,不三不四的。老师比学生还要糟,一点没有中国老师的尊严,老跟学生嘻嘻哈哈的。就这样,时间过得飞快。“每天早上,‘林肯’把我们送到学校,老师开始讲课,我就开始打呼噜,‘小红房’属于那种很随便的学校,学生睡觉根本算不了什么。何况老师知道我听不懂,怪可怜的,睡就睡吧。”

  虽然洪晃这么说,但记者却见识过她的英语水平。去年一家公关公司在北京举办一个活动,洪晃做主持人,英语“溜得不行”。朋友廖文和她开玩笑,说:“晃啊,你的鸟语说得比鸟人还好。”

  中学毕业后,洪晃考入美国久负盛名的七大女校之一Varssar学院,成为罗斯福夫人、肯尼迪夫人的校友。

  25岁的时候,洪晃已是一家外资企业驻南京的代表,月薪高达7000美金,而当时普通市民的平均月工资才70元人民币。在80年代中期,她觉得拿这种工资“有一种荒谬的感觉”。

  “痞女”洪晃:为什么成不了“大家闺秀”

  洪晃的童年是在北京的老史家胡同的大红门中度过的,外祖父是著名文人章士钊,母亲章含之更是被称为“沪上最后一个名媛”,其美丽在中国无人不知。洪晃也说:“过去的史家胡同51号就像一个世外桃源,解放前的那些牛鬼蛇神、遗老遗少,全都在我们家聚集着,那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精雕细刻的居住环境。你可以想像,应该是很多大家闺秀款款而行、细声细语说话的那么一个环境。”

  然而洪晃的性格却豪爽得出奇,甚至经常会骂人寻开心。不但没有成为大家闺秀,反而在圈里被称为“名门痞女”,这是为什么?

  洪晃说,主要是因为70年代美国的嬉皮士文化影响了她,比较自我,也不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这样的环境让她成不了大家闺秀。

  不过,对洪晃“痞女”的这一称呼,美女母亲章含之深恶痛绝。洪晃虽也表示对这一称呼并不认同,但也自知脾气和母亲大相径庭。好在母女可以“求同存异”,洪晃极孝顺,每逢节日必然回家陪母亲,二人倒也其乐融融。

  性情洪晃:“陈凯歌让我明白了嫉妒”

  三次失败的婚姻,其中两任老公是外国人,一任老公是著名导演陈凯歌,洪晃的婚姻经历不同凡响又坎坷不平。

  在美国读大三的时候,洪晃教一个大她3岁的美国青年安德鲁中文,二人共坠爱河,于是便傻乎乎结婚,连母亲都没有告诉。后来,由于工作原因,又加上性格不合,两人就离婚了。

  1986年,洪晃和陈凯歌走到了一起,当时,陈凯歌正在拍《孩子王》,还不怎么出名,洪晃则在做一个外企的首席代表。洪晃说,那时侯她已经开始厌倦那种生活。洪晃清晰地记着一个周日,她坐在一个“大奔”的车后座准备去谈判,突然间大哭起来。她觉得自己像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女人,最好的生活已经过去了,光会挣大把大把的钱,大礼拜天去谈判,真是无聊透顶,于是愤而辞职。洪晃说,是陈凯歌和他周围搞艺术的朋友让她再次感觉到了生命的清新。

  然而,和陈凯歌结婚之后,洪晃并没有找到期望的幸福感。“我就是跟陈凯歌好了以后,才知道什么叫嫉妒。突然间我发现:怎么会有这么多女人都喜欢他?我就晕菜了,因为我没有试过抢一个东西。我到最后为什么离开这个婚姻,就是因为我觉得它会把我最恶劣的一面带出来,那没有意义。还有一个原因是在生活细节上,两个人真是合不到一块儿去。”他们离婚是在1993年《霸王别姬》获奖之后,陈凯歌刚刚踏上了领奖的红地毯,正大红大紫。

  此后,洪晃又和一个认识了10年的法国人彭塞步入了婚姻殿堂,一度认为找到归宿,但可惜又以失败告终。

  在婚姻的事情上,洪晃一直都是自己决断,虽然母亲章含之有时说得很有道理,但她也根本听不进半句。洪晃说:“我每一次结婚都是要给自己一个借口,不能让别的因素干扰我的决断。”

  纯真洪晃:屋里屋外挂满“机器猫”

  洪晃的助理吴彦说:“工厂这么大又没有牌子,陌生人根本分不出哪是哪。不过,要找洪晃的话,她的家有个特点,就是猫多。”

  果然,洪晃的家门口,挂着两个精巧的“机器猫”卡通图,屋里的圣诞树上也挂满了大小不一的“机器猫”。还有一只壮硕的波斯猫会在不经意间跃上沙发,悠悠然享受太阳。

  一个叫由宓的17岁女孩上过《Seventeen-青春一族》去年3月份的封面,她曾这样对记者说起第一次见洪晃的感觉:“晃坐在那里,像一个巫婆。”

  “那些女孩子看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恐怕都像巫婆吧!”洪晃笑了,说由宓是她的一个小朋友,小小年龄却非常老成持重,自称“实际年龄17,心理年龄71”。洪晃经常和由宓互相发邮件,两个人特聊得来。

  像由宓这样和洪晃密切交往的女孩子,还有好多。洪晃说,她办的是给年轻人看的杂志,当然自己的心理年龄不能太老。她也乐意和孩子们交往,“可以多学习一点东西”,不至于让杂志偏向。

  “年龄肯定会越来越大,这谁也改变不了。但你要是总想着自己多大,总是担心变老,并为此虐待自己,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现在,44岁的洪晃已经习惯说“欧柯”“好笛”,用一种很轻松调皮的语气。这时,她还会笑笑,手指交叉着放在胸前,样子可爱,眼睛中却有掩饰不住的狡猾。


相关文章
洪晃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