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成功策展了“艺术北京2006”,董梦阳当选成为2006年“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的艺术人物。新的一年,“艺术北京2007””将于9月20日~23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举办,在新一届展会的筹备工作启动之际,2007年4月4日,雅昌艺术网对“艺术北京2007”执行总监董梦阳进行了专访。
场地扩大一倍,画廊数量不变
就“艺术北京”而言,这是第二次亮相。董梦阳提到,跟上届相比,展览场地、展出面积、场馆服务等软、硬件方面都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上一届的“艺术北京”是在农展馆老馆,但现在看来老馆的面积不够容纳“艺术北京”的规模,老馆的展出面积是新馆的三分之二,新馆将全部是画廊商业展览,老馆则用作专题展览,总面积达到2万平米,比去年扩大了一倍。另外,关于参展画廊的规模,董梦阳说,在去年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重新树立品牌并得到认可,务实讲有庆幸的成分,生存下来是去年最大的成绩。顺利举办第二届,如何发展、稳定和健全成为今年的问题。但画廊数量方面还是会控制在100家的规模,报名的数量可能更多了,但不想盲目做成150家,毕竟符合标准和要求的画廊有限,有些我们希望邀请的画廊还不一定能来。随着我们能够选择的画廊基数变大,整体的品质会越来越好。另外,“艺术北京”所呈现的还是亚洲形象,这部分占了三分之二,欧美可能占到三分之一。中国是目前得到最多关注的国家,并且是亚洲的平台,重点还是弘扬亚洲艺术。
艺委会成立,评判标准依旧权威
目前,“艺术北京2007”已经成立了由范迪安、皮力、赵力、冯博一、卢杰5个人组成的艺术委员会。虽然国外艺术博览会的艺术委员会有很多专业人士参加,要么是收藏性的,要么是百年资历的画廊,但目前国内没有那么权威的画廊。艺术委员会是帮助我们评判画廊水准,如果本身是运动员,又来做裁判员的话,就有点不太合理了,所以在我们的顾问团里,会有很多专业学术人士,他们会给我们建设性的意见,但艺委会成员还是选择学术界有影响的学者和专家。
核心目标下的全面发展
对于是否延续2006年“艺术北京”“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这个核心概念,董梦阳强调“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是个长期目标,但推动当代艺术并不确切,应该是推动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现在只是做了艺术北京的当代部分,以后还会有古艺术部分、设计艺术部分、中国水墨、摄影及影像等一系列博览会或项目的陆续出现,像今年,在农展馆的老馆,目前已经确定的就有一个大型当代水墨展览,董梦阳认为,作为在中国举办的艺术博览会,竟然看不到一张写实和水墨的作品,有点“矫枉过正”,但这也不仅仅是组织者的问题,目前艺术市场上确实罕见规范的写实或水墨画廊。既然没有成熟的市场基础,就希望我们在完成推动当代艺术的同时,可以选择做专题展来涉及。水墨是我们的传统,也正在加速现代化的发展,也有相当市场,巴塞尔的艺博会可以没有,不过在中国,在“艺术北京”,我们一要有当代水墨专题展,呈现出水墨的新面貌。同时也将会有一个摄影的专题展,目前已有各种评论文章分析影像将成为下一个收藏的趋势, “艺术北京2007”在这一方面决定提前出发,用策展人承接的非商业展览的方式为我们带来一个新的呈现。
市场与金钱——双向选择中的精品化
关于当前备受议论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繁荣背景下,八成的中国当代艺术将被淘汰”这一问题记者也采访了董梦阳的专业意见,董梦阳指出,中国艺术品市场会蓬勃上升,现在还远远没有到位,只是个去粗取精的过程。所谓的泡沫,产生于精品和非精品之间的差距,而不是名头大了之后全按照尺寸算价钱,需要理性和专业的认识过程。当我们还没有真正的国际型大师呈现给世界的时候,倒可以少说消极的,多让人关心中国当代、中国的艺术,不论是怎么样的途径方式。“将被淘汰”这样的说法潜台词,在他的理解中,可能是提醒大家在艺术市场火热的情况下,不要得意忘形。从主流渠道的理解应该是积极的,中国艺术沉寂了太长时间,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太缺失了,这还是个教育的过程,不能揠苗助长。
董梦阳还强调,金钱的炒作对于艺术本身来讲并不一定非是消极和伤害性的,反倒让人们庆幸的是,现在如果是因为喜欢钱而接触了艺术,艺术的教育和审美工程就会启动,挣钱的过程中受到熏陶,精神得到享受,这未尝不可。这其中有浮躁也是难免的,这种心态恰恰表现了现代人的状态,我们不能要求艺术家创作的完全是应景创作,但是也不能完全横向跟西方相比,主流是好的,方向是对的就可以了。艺术的商业化是个自然的过程,没有必要把商业看作洪水猛兽。我们重要的是推动中国画廊业的专业化,从而对市场和艺术就会有积极意义。
最后,提起巴塞尔最负盛名的艺术博览会和北京多个艺术博览会群雄逐鹿相比的情况,作为“群雄”之一的“艺术北京”,执行总监董梦阳认为短期内都并不会有那么明显的倾向性,若干年后每个展会的气质和风格都会不同的呈现。国内的艺术博览会加起来不到10个,并不算多,等各自确定自己的风格和形象的时候,画廊就可以对号入座了。他告诉我们,并不需要给“艺术北京”一个特别具体的定位或胜出的理由,“艺术北京”只是按照自己的思想慢慢走,短间时间内论英雄为时过早,有那么多理想还需要一个个去实现。慢慢地一步步来,反而对市场对艺术本身有好处,不断地明朗化和逐渐的进步,其实也是让人愉快的过程。现在还不到反思的时候,跟巴塞尔艺博会相比,必须承认,我们落后太多了,但不断在进步就已经很好了。“艺术北京”去年有两万人,不远的将来可能会达到20万,艺术将成为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