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今日讲坛 > 人物介绍 
滕菲:首饰的生命如此多情
                            
日期: 2007/10/26 9:49:07作者:吴文锴 来源: 都市女报
 

    六月底,北京北四环,花家地。
  
    花家地,也是画家地。此地正是中央美院的所在,这种巧合让人感觉有点意外。美院浅灰色院墙里面,人流如织,标新立异的装束打扮随处可见,不愧为中国最具创造性的头脑集中之地。不过,与其中一名学生提起滕菲的名字的时候,这位未来艺术家脸上还是露出了一丝惊异:“你说的是那位朋克老师吗?”

  我的时间还是太少了

  “朋克?哈哈……”与滕菲在二楼的首饰设计工作室见面的时候,她爽朗地笑了。她知道,学生们指的是她有些怪异的打扮:在中央美院的校园里,如果你看到头发短短的,只戴着一只巨大的羽毛耳坠的女士,那肯定就是滕菲了。

  眼前这位温文尔雅的女士,吞吐着低沉的嗓音,舒展着缓慢的腔调,与朋克似乎并不着边。当日,素面朝天的滕菲只在左手腕戴了一只祖母绿色的树脂手镯,黑色衬衣,灰色条纹西裤,显露出江南女子少有的挺拔。此时,正是学生毕业时节,学生们正在一楼的展厅里紧张地布展,采访间隙,她忙前忙后地指导,看得出,她有些疲惫。

  滕菲在她的电脑上展示了最新的首饰作品。一组用琉璃制作而成的系列首饰,在模特的玉颈上熠熠生辉。融合了玉的温润,陶瓷的多彩,浑然天成。在凭借作品《对话与独白》获得全国美展金奖之后,这恐怕是滕菲最为用心的作品,不过,她还是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我本来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现在根本没有时间。”对个别学生,必须得给他考虑这个,考虑那个,有时候精力消耗实在太多。不过,滕菲说这也不能怪他们,家庭对独生子女过分的宠爱,让学生似乎都不够成熟。

  其实,让滕菲担心的,不只是学生的成熟度,中国有些人的首饰观念,也会让滕菲有些无奈。由于自己的身份,她常常参加一些与首饰有关活动,当一些首饰品牌的老板在谈论自己的首饰多么昂贵,期许卖出好价钱的时候,滕菲的反应往往只有两个字——无语,似乎很难让他
 
    们明白“首饰的价值,不能只以材料的贵贱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飞花摘叶皆可送人

  面前的首饰设计师滕菲,其实还是个出色的版画家。她的偶像是鲁迅极为推崇的珂勒惠支。而跟首饰扯上关系,要从德国说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滕菲跟随丈夫留学德国,在学习装置艺术设计的同时,她选修“首饰设计”,入门的第一项作业就是为自己设计首饰。铜材质是学生练习与尝试最方便的材料,他用红铜制成了的方形耳环和项圈,且所有工序都由自己独自完成。原本以为用铜做的首饰多少有点寒酸,但后来她知道西方首饰工艺设计,早已不把首饰当作金属保值品来看待了。

  有人问她说,“用什么材料制作一枚送给爱人的戒指最合适?”除了金银和钻石,她会不假思索地给你罗列出一些极其普通,甚至“莫名其妙”的东西:野草、丝绸、饭团、棉线、苹果圈、巧克力……她会笑着总结说,现在首饰大概算得上“飞花摘叶,皆可送人”。滕菲说,她教授学生设计首饰,入门第一课就是原材料选择。她说,当你意识到首饰材料俯仰皆得,你的设计想象力才能没有疆界。

  滕菲有一个爱不释手的大红戒指,是得意门生送给自己的。这个银圈戒指上部,是树脂融入红色棉线和一颗小钻石做成的。她说,这种“新首饰”的产生,不仅在于表现非贵重或新材料所带来的全新视觉效果和可塑性,更在于现代首饰艺术借此表达了艺术家们对“炫富观”的憎恶,对地位权利的不屑,以及价值观的重新确立。

  最近,滕菲的爱好转向了琉璃,正如她过去有一段时间沉迷于水晶、石蜡的运用一样,她说,她喜欢老子关于水的描述,这些材料有一种与水相类似的的魔力,丰厚含蓄,具有内敛之美,极具东方神韵。

  设计为人民服务

    滕菲首饰工作室里,有一个书柜里放满了她的首饰著作,有十多本之多,在一本书里,滕菲把首饰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比较正规的首饰,材质和造型上都比较传统,可以做到雅俗共赏,有些还很昂贵。第二类是时装首饰,适合快节奏的生活状态,造型比较活跃多样,材质比较廉价。第三类就是量身定做的个性化首饰,以满足个人的特殊需求。她说,自己最爱的是第三种。

  滕菲说,她每天根据心情和服装随意搭配首饰,有时候干脆不戴,绝不随波逐流。

  在构思设计获奖作品《对话与独白》的漫长时间里,滕菲首先为自己作品确定的,是虚拟的佩带者。开始,她把这组首饰与一批底蕴深厚、昂扬高蹈的艺术人群结合起来,接着,她规定这些人为男性,好朋友岳敏君、方力钧、刘伟等中国前卫艺术家成为最终载体。因为和他们相熟已久,对每个人的气质、性格都很了解,作品也自然有很强烈的个人风格:幽默时尚的岳敏君佩带夸张的宝石戒指;大智若愚的方力钧佩带浑圆的纯银戒指;长于精巧山水画的刘伟则佩带精巧的珍珠戒指……为体现男性粗犷豪放,制作过程中首饰表面留下的手纹痕迹仍清晰可辨,每款首饰的造型也精确地符合每一位预设佩带者的爱好和习惯。于是,首饰自此有了性格和表情。

  有些商业化的首饰设计工匠认为,为个人设计首饰是费力不讨好的事。但滕菲对此不以为然。她说,“我的设计也为人民服务。但我的‘人民’很具象,就是个人。人民不是抽象的政治概念,而是有血有肉,有泪有笑的实体。”滕菲相信,通过对这些有品味小众的引导,大众的品味也会慢慢提高。

  李厚霖是有想法的商人

  有些唯美主义的滕菲,常常会对自己的低沉甚至有些沙哑的嗓音不满意,一个德国教授朋友告诉她:“凡是有思想的人嗓音都比较低沉。”不管真假,滕菲觉得这话的确很受用,后来她渐渐发现,德国朋友的话确实有些道理。也许,对滕菲来说,首饰已成为她最具感染力的表达方式。语言,似乎是次要的。


  白手起家的滕菲,如今已经成为首饰设计界一面极具特色的旗帜。中央美院首饰专业从无有,学生从本科到硕士,她的教材也在全国的艺术院校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名声在外,自然有慕名前来者。其中就有恒信钻石机构执行总裁,著名主持人李湘的老公李厚霖。他热情地邀请滕菲担任恒信钻石机构的艺术总监,滕菲却以对商界不了解和时间太紧张为由推脱掉了,最后推荐了自己的学生。不过,几次接触,滕菲发现,与一般珠宝商人不同,李厚霖有许多创造性的看法,最重要的是,他对艺术很虔诚,很尊重。这让滕菲很感动。滕菲特别强调,进入恒信的这名学生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月薪能拿到四五千,不过她又说道,在意大利,一件为专人设计的首饰,光设计费用已经达到几千美元。尽管首饰设计方兴未艾,滕菲还是恪守着严格的育人原则,目前,一个年级,本科只有5个人,硕士仅3个。她提倡宁缺勿滥。

  艺术已经充斥了滕菲的整个生命,包括爱情,也始终有艺术作伴。滕菲依然清晰地记得与丈夫第一次约会的时候,那是两人去美术馆看马第斯等大师的画展,两人都感觉“很有的聊,很和谐”。两人第一顿饭,花了五块钱,有好吃的红烧鱼,现在花二十块钱也找不到那种味道了。滕菲说,她怀念那种味道。

  丽人档案

  滕菲,教授,设计师,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首饰专业主任,首饰工作室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任教于北京服装学院,1990年赴德国留学,1995年毕业于柏林艺术大学获硕士学位,1995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和国内外联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北京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德国汉堡工艺美术博物馆,法国文化艺术中心,奥地利下奥州艺术厅,丹麦阿乎斯博物馆及收藏家收藏。策划组织“国际首饰艺术展”、“未来人类生活方式与首饰”主题研讨会。著书《首饰设计-身体的寓言》、《灵动的符号-首饰设计实验教程》、《梦飞-艺术家异域情怀》等。

  


相关文章
滕菲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