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东方艺术(旧) > 今日美术 
                            
日期: 2008/5/23 11:14:11作者: 来源:
 

关于标语景观关键词——发展关键词——和谐的阐释
The Interpretations of Key Words “Development” and “Harmony”
in Slogan Views
/倪卫华 Ni Weihua
在中国,标语是伴随着时代演进的一个最重要的视觉景观,作者对标语景观直接的拍摄纪录起始于1998年底对城市标志性因素的分类搜寻,这是作者与另一位建筑师兼艺术家王家浩一起合作的城市研究课题线性城市的一个研究环节——即对商业、交通、人口等城市各因素密集程度排序的采样统计。在搜寻中,作者发现,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条标语充斥着上海这座城市的许多公共空间,于是作者将其作为城市因素的地址概念之一进行统计,同时作为标语题材本身进行景观的纪录而展开重点拍摄。

一、关于《关键词——发展》
事实上,在拍摄标语发展之前,作者已经深深感受到,标语很早以来就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印象最深的是儿时的情景,那时候的标语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标语的关键词汇可能是革命万岁专政一类的,而出现的密集程度则远远超过当今这个时代。这是这一时期以政治为中心的社会活动最显著的特征。改革开放以后,政治性标语尽管也一度作为标志性话语主宰着整个标语景观的半壁江山,但迅速取而代之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广告的话语,由于经济迅速膨胀的社会变化伴随着拜金主义思潮填补了刚刚被政治狂热洗劫过的中国人的灵魂,于是,从走私倒爷,从个体户到全民经商,从促销到传销,从假冒伪劣商品到忽悠行骗,中国人仿佛一夜间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上百年才走过的商品化、物欲化道路,而作为最鲜明外化特征的便是大大小小广告标语的出现与泛滥。广告的话语同样以复制、蔓延、渗透的方式硬性侵占着优美有序的自然景观,也侵占着建筑物、公共设施、文化媒体等人文景观,并构成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道不可分割的风景线。

二、关于《关键词——和谐》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亨利·列斐伏尔(H·Lefebvre)认为,人类生活空间不仅是各种历史和自然因素的产物,而且是一个社会的产物,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是一种由社会和物质实践所组成的社会结构。在中国,由于改革开放后经历了较长期的短缺经济时代,因而发展一直是这一历史时期不可替代的关键词(由发展引出的标语景观同样成为该类型的主导性景观),其他的所有当下社会问题都应服从或依附于这个中心议题。但是,由于技术与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加上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发展过程往往呈现出粗放型的、资源消耗型的特征。发展仿佛是一辆快速行进的、无法停顿或减速下来的内燃机车,而它令人炫耀的行进速度的衡量标志便是GDPGDP一直以来都是政府重点追求的发展硬指标,GDP让中国的城市扩张起来,亮堂起来,繁荣起来。一座座与政绩工程有着千丝万缕瓜葛的,富丽堂皇的楼宇建筑在城市空间昂首矗立,仿佛在炫耀着、诉说着中国式发展的巨大成就。
然而,一种令人震惊的负面力量也正缠绕着发展扑面而来,那就是:过度的发展与竞争造成资源的无节制消耗和污染的超标排放,并且已经逐步影响着生态平衡,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和民众的生活质量;社会价值观普遍忽视政治、文化、艺术等发展的软指标,而是单向度地聚焦经济发展,反而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初衷,民众的幸福指数似乎正呈下降趋势;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激化了主流社会精英群体与下层弱势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引发出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于是,近二三年来,在新一届政府的极力倡导和推动下,一个恰当的词汇正渐渐地取代发展,成为中国社会新的关键词,成为城市空间里的标语新景观,它就是和谐
作为词语,和谐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界(社会)索取,而要尊重和回报于自然(社会)。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的是,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诉求,正是在这艘充满着发展惯性的中国式巨轮面临触礁的紧要关头,领航人以古为鉴,向全体船员尤其是强势利益群体亮出的一盏具有警示意味的航标灯
可以肯定的是,关键词和谐所传递出的讯息,已经远远超出作为关键词发展时代所涉及的宏观经济“N规划蓝本中粗黑箭头的简单指向,超出了后冷战时代国际冲突带来的那些棘手的应对问题,超出了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关于姓资姓社的那场旷日持久的原则立场之争。它所涉及的是:社会诚信的缺失,滥用能源及超标排放引发的气候异常,涨价,城乡之间的敌视,毒品,医患关系的紧张,金融动荡等一系列纠葛不清的百姓视点,是新一届务实型政府经常拿到最高权力中心作为一号或二号工程予以研究和解决的民生话题。关键词和谐于是乎像要承载起唤醒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回归的历史重任,承载起将正处于失控边缘、潘多拉魔盒式的中国经济乃至社会拉回健康发展轨道的重大使命。

(欲读全文,敬请参阅《今日美术》2008年第2期,总第6期。)


相关文章
《今日美术》2008年第2期总第六期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