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东方艺术(旧) > 今日美术 
                            
日期: 2008/11/12 15:32:00作者: 来源:
 

Robert Wilson

罗伯特·威尔森

/ 章抗美 Zhang Kangmei

Robert Wils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gures in experimental theater of our time. He has criticized that some of the western traditions have given too much emphasis on naturalism. He

contended that in theater, nothing is “natural”. On the stage, everything is contrived and therefore it is deceptive to pursue naturalism. He admires the dramatic, symbolic and stylistics elements

in theater, whether they are originated from the east or the west. He claims that through long periods of learning and reflecting on various approaches and expressions, he has formed his own theatrical language, which can be seen, through the uniquely-composed visual images, the distinctive style of his character design.

由英国导演波利· 艾尔文(Polly Irvin) 2003 年编著的《舞台导演(Directing for the Stage)》一书介绍了当代全球最具有影响力的十二位戏剧导演,其中就包括罗伯特· 威尔森(Robert Wilson)。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导演和舞台设计家巴巴克· 艾布拉汉恩(Babak Ebrahimian) 2006 年编著的《戏剧设计(­eatre Design)》一书介绍了美国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十二位舞台美术家,罗伯特· 威尔森也位列其中。看起来,他既是一位导演也是一位舞台美术家。实际上,罗伯特· 威尔森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先锋戏剧艺术家之一。

1941 10 月罗伯特· 威尔森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中东部城市韦科,从1959 年到1962 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学习工商管理。1963 年来到纽约布鲁克林普莱提学院学习建筑和绘画,并于1965 年获得了美术学学士学位。后来又在亚利桑那州跟从建筑师波罗· 索拉利(Paola Solari ) 工作研习。他还学习过舞蹈编导。1968 年,威尔森创办了拜尔德· 霍夫曼学校(Byrd Hoffman School ),他把一批艺术家聚集起来,在纽约曼哈顿的一座阁楼中演出。1969 年,威尔森在纽约演出了他最初的两个主要作品《西班牙王(­e King of Spain)》和《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的生活和时代(­e Life and Times of Sigmund Freud)》。1971 年,威尔森的《聋人一瞥(Deafman Glance)》在巴黎的演出使他获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罗伯特· 威尔森批评西方戏剧的某些传统给予自然主义过多的重视,他认为,在戏剧的舞台上没有什么东西是自然的,舞台上的自然主义是一个谎言,实际上,舞台上的任何东西都是人为化的。他赞赏那些富于戏剧性、形式感和风格化的东西,无论是东方的或是西方的。

罗伯特· 威尔森在德克萨斯州长大,早年没有什么机会看戏,也没去过艺术画廊或博物馆,只是在二十岁出头到达纽约之后,才真正见识了戏剧和歌剧。他曾经去看过百老汇戏剧演出,也曾经去过歌剧院,他并不喜欢,直到今天他仍旧宣称不喜欢其中的大部分。他特别厌恶那种剧院和歌剧中的可怕装饰。那时他去看过乔治· 巴兰钦(George Balanchine)具有严谨形式感的舞蹈,他喜欢至极,而且喜欢那种距离感。舞蹈者以那种方式把自己呈献在观众的面前。他特别喜欢那种抽象的芭蕾,而且还伴着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 的音乐。他认为,这是一种精神性的空间,在百老汇的演出中,在歌剧中他听不到也看不到这种东西。他喜欢这种精神性的空间,因为它不是心理学的,也没有自然主义的负担。后来,他又看到和听到过坎宁海姆(Cunningham)和约翰· 凯奇(John Cage)的作品,他依旧喜欢至极,其理由与喜欢乔治· 巴兰钦完全相同。【1

罗伯特· 威尔森也注意到,在中国和日本,在印度和非洲,在爱斯基摩和拉丁美洲的传统中,戏剧的传达是依赖某种惯例。这是一种专为戏剧而生的视觉语言,而不是自然主义的方式。他看到,中国京剧的衣袖有极为多样的运动方式;而印度尼西亚巴厘的舞者的眼睛会有上百种的活动方式;日本的孩子学习能剧是从两、三岁时就开始,学习那些自十四世纪以来已被记录的动作。而这就是东方的戏剧性语言,是一种长期形成的完整的体系化的戏剧语言,他赞赏东方的戏剧传统。

罗伯特· 威尔森宣称他这个西方人有他自己的戏剧性语言,那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停地学习领会创造而成的戏剧语言和方法。从他的演出的视觉图像中就可以看到人物和造型的那种显著的风格化、程式化的特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把自己的方法解释为分层砌筑的演出方法,他首先创造舞台的视觉形象,然后在其上添加文本和声音,他把这种多层的步骤比作建筑学。他解释这些不同层次怎样相互作用影响,为的是完成那些图像。”【2 而那些他最先创造的视觉形象当然包括了舞台上的一切,有演员也有其他物体,此时是一个视觉的阶段,他完全是静默地做这一切,反复地极为严格地做。他掌控所有视觉的因素,他不但是导演和舞台美术家,而且自己就是一位舞者和编舞者,他了解演员在舞台上移动的方式的重要性,而且也知道演员们的动作负荷的重力。威尔森在谈到他的排练时,这样说:“在我30 多年的工作中,我从来没有告诉一个演员想什么。我不能做这样的事,我不谈论心理也不解释什么。别的人有时可能根据戏剧的理论会去这么做,可是我不,我给予形式上的指导,我说‘ 快一点’,‘慢一点’;‘更内在一点’,‘更外在一点’;‘这条线应当更长’;‘胳膊再抬高些’;‘平静些’;‘大声一点’,我就是这么导演。”【3 当威尔森谈到他的“没有台词”的易卜生(Ibsen)的《当我们死而再醒时(When We Dead Awaken)》的阐释的时候,这样说:“我是在作文本工作之前就做动作,稍后,我会把文本和动作装配起来。我首先做动作并确定他足够有力,在没有台词的情况下,足以靠他自己的两只脚站立。而动作必须有它自己的节奏和结构,不应当跟从文本,动作在不为文本作插图的情况下而能够加强文本。你听到的东西和你看到的是两个不同的层面。当你把这两者装置在一起,你就创造了又一种另外的质地。”【4

当他再把文本覆盖在视觉形象之上的时候,他通常让一些人朗读文本并观看动作,并用记号记录运动。或者,他看着录像带并朗读文本,然后,他把文本给予运动。但是,在上述的所有进程中,视觉的观看是第一位的。而大多数的其他导演找到一个文本,并据此领会应为之做什么,威尔森认为,这样的方法在本质上是为文本作插图。而威尔森把文本放到一边,文本就像是一个广播剧,而表演就像是一部无声的电影,威尔森以某种方式将两者放在了一起。有时候,这么做会起作用,有时候不会。而他就是不想图解文本。【5 他赞同安德烈· 马尔罗(Andre Malraux) 有关战后西方戏剧和歌剧的困境就在于被文学所捆绑的见解。他认为,过去我们的基本关注点在于文本和我们听到的东西,而剧院演出这本视觉之书总是被放在了第二位。如果我们看一看世界的其他部分,看一看中国或者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非洲、拉丁美洲、爱斯基摩人和西北海岸的印第安人那里有一些完全不同的东西。而在西方的文化中,在戏剧的视觉方面已经失去了许多东西。【6

威尔森的观念和方法使他的演出完全摆脱了已有的形式,他的作品也以严峻的风格,缓慢的运动而闻名,创造出一幅幅非凡清晰明丽而又具有强烈刺激性的舞台画面,而且常常在超大的空间和超长的时间中举行极端规模的演出。例如《约瑟夫· 斯大林的生活和时代(The Life and Times of Joseph Stalin)》是一个长达12 小时的演出,而《KA 山脉和加德尼亚台地(KA Mountain and Guardenia Terrace)》都在伊朗的山顶舞台上演出,并延续整整七天。1984 年,威尔森应邀为洛杉矶奥运会艺术节策划一个宏伟的演出《内战(The Civil Wars)》,完整的作品将有12 小时之长,分为6 个部分。由于演出过于宏大,而又资金不足,奥运会艺术节删减了完整的演出,使之仅完成了一部分,以至于当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 评判团全体成员一致将1986年戏剧奖授予《内战》的时候,却因管理层的否决,而使当年的普利策戏剧奖空缺。

与威尔森极端重视戏剧的视觉因素的特征相关的是,威尔森极为重视戏剧演出的光。威尔森可能是当代最重要的导演中唯一在演出说明书上同时署名为灯光设计的人,而且也被公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重要的灯光设计家。在威尔森看来,灯光是舞台上最重要的演员,戏剧最重要的部分是光。因为在任何空间里,一切能被人感知的视觉形象都不可能离开光。在实践中,他让每一样东西都要与光共同起作用。他深感灯光的设计能够带给演出以真正的生命。因而从排练的初期开始,他就要求在排练场有实际的灯光效果。在威尔森合作者的眼中,威尔森“戏剧的布景就是一块以灯光为颜料的画布。”【7 威尔森认为,如果你懂得如何运用光,你能够让废物看起来像黄金一样,而在舞台上画的和构建的东西都要用光来组合,光就是具有魔法的拐杖。他的灯光创造中最刺激的东西就是其意义的流动性而不是那种断断续续的模式,这让他的光像音乐流动的音符。威尔森的灯光设计是极其锐利明晰的,同时也具有浓密的、可触摸的质地,可以让人和物体从背景中突显而出,并引人注目。

从以上的描述中,那些稍许具有戏剧演出经验的人大概会想到,威尔森可能会是一位艺术上的极端完美主义者,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我们知道戏剧演出是一种有众多的人们参与的艺术活动,若在艺术上实行极端的完美主义就必须具有巨大的权威。在美国,2006 年拍摄完成的一部以罗伯特· 威尔森为主题的纪录片的片名就是《绝对的威尔森(Absolute Wilson)》。威尔森无论在演员的动作、舞台的灯光和造型方面都确实是一位完美主义者。在他的每一幅视觉画面都达到要求之前,他决不会停止下来。一个十五分钟的独白要花两天的时间作灯光处理,为了一位演员的一只手臂姿势的调整要花几乎三个小时。这种对于每一个细节的极度的精心在他的演出中乃至于剧照上都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威尔森追求完美不但对别人要求严格,而且自己身体力行。他不仅仅自己设计道具,而且有时也会亲自参加道具的结构制作。无论是一件家具、一个电灯泡或者是一只巨大的鳄鱼,威尔森把每一样东西当成艺术作品来处理。在最终的艺术作品制作完成以前,他要求排练的道具都要与演出时的道具大小形状一样,为的是能够在排练中校正比例、平衡视觉关系。他一旦认可了这件样品,工作团队就要制作这件道具,而威尔森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还他认为不合格道具而闻名的,直到制作效果让他完全满意为止。在一次排练中,技术导演曾建议使用一把有木材外皮的铝椅子,而不是一把真正的木椅子,威尔森这样回答:“不……我想要木椅子。如果我们用铝做的椅子,当椅子倒在地板上的时候,声音就不对劲。因为那声音里就有金属感,而非木材感,这是不可容忍的……”【8】威尔森如此地关注细节追求完美,通常会集聚一批精美的

道具。虽然原本的意图在于强化演出效果,而行政主管却完全有理由把这些东西看作为雕刻艺术品,居然真的以4500 美元乃至于80000 美元出售。【9

有一些评论家从哲学方面评论罗伯特· 威尔森的作品,并将其归入后现代戏剧的范畴,而在本人看来,虽然几乎看不到罗伯特· 威尔森本人提到诸如“后现代主义”一类的名词和概念,但是他的有关创作实践问题的谈话中却具有显著的后现代色彩。罗伯特· 威尔森戏剧极端精心地追求演出每一个单一因素的完美;同时又刻意显示不同因素的不相干,并且把舞台的视觉因素与文本并置,这都是后现代思潮在戏剧领域的表现。同时威尔森的大多数演出视像具有明显的二维化趋向,威尔森的多数演出场所采取观众从一面观赏的镜框舞台的形式;还有他对于距离感的强调,也都表现着与现代主义戏剧潮流相逆的后现代戏剧的回归趋向。

注释:

1】波利·艾尔文(Polly Irvin) (英国),《舞台导演(D irecting for th e

Stage)》,罗特威森出版社(RotoVision Press)2003 年出版,P152

2】巴巴克·艾布拉汉恩(Babak Ebrahimian) (美国),《戏剧设计(Theatre

Design)》,罗特威森出版社(RotoVision Press)2006 年出版,P159

3】波利·艾尔文(Polly Irvin) (英国),《舞台导演(Directing for th e

Stage)》,罗特威森出版社(RotoVision Press)2003 年出版,P160

4】阿瑟· 赫尔姆伯格(Arthur Holmberg)(美国),《罗伯特·威尔森戏剧

The Theatre Of Robert Wilson)》,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年出版,P136

5】巴巴克·艾布拉汉恩(Babak Ebrahimian) (美国),《戏剧设计(Theatre

Design)》,罗特威森出版社(RotoVision Press)2006 年出版,P160

6】波利·艾尔文(Polly Irvin) (英国),《舞台导演(Directing for th e

Stage)》,罗特威森出版社(RotoVision Press)2003 年出版,P160

7】阿瑟· 赫尔姆伯格(Arthur Holmberg)(美国),《罗伯特·威尔森戏剧

The Theatre Of Robert Wilson)》,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年出版,P123

8】阿瑟· 赫尔姆伯格(Arthur Holmberg)(美国),《罗伯特·威尔森戏剧

The Theatre Of Robert Wilson)》,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年出版,P129

9】迈尔·伽梭(M e l G u s s o w)(美国),《边缘上的戏剧(T h e a t r e O n

T h e E d g e)》,纽约阿普洛兹戏剧书籍出版社(Ap p l a u s e T h e at r e B o o k

Publishers),1998 年出版,P113

本文章图片系本刊摘自《罗伯特·威尔森的构图、灯光和

色彩》


相关文章
《今日美术》2008年第4期,总第8期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