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市场英雄 > 收藏家 
西克-一个国际藏家的中国淘画录
                            
日期: 2006/8/21 15:14:57作者:胡劲华 来源: 《财经时报》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第一人__乌里·希克

  作为西克(乌里·希克)非常好的私人朋友,艾未未对他的描述则更为清晰:


  “西克当时是瑞士驻华大使,也是驻华文化人中,或者说有政治和经济背景的人中第一个对中国当代艺术感兴趣的人。西克一开始就建立了很理性的逻辑,而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系统的收藏应该是从1995、1996年开始。”


  西克在欧洲的首次“中国当代艺术展览”,艾未未是他的策展人,据介绍这次展览展出了西克收藏的1000多幅中国当代艺术品中的360幅,涵盖了中国140多个当代艺术家。


  艾未未说,“我作为在中国生活的人,同时也是对中国当代艺术比较感兴趣的一个人,我发现每次和西克在一起都比较尴尬,因为他去过中国几乎所有中国艺术家的画室,他认识很多艺术家,而我没有他认识的多。他知道那些艺术家的下一步计划,据他自己讲,他做外交官的时候是他最累的,每天只有4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到周末时,就赶快去艺术家的工作室里看看,他把这看作是对自己的回报。”


  “确实,不管是艺术批评家还是画廊老板或是艺术家本人,如果说不知道西克这个人必定被人笑话没入中国当代艺术的门。”


  艾未未给予西克的评价很高,“认为西克不仅是将中国当代艺术推入国际舞台的第一人,更是最后一人。”


  按照自己的标准到乡下淘画


  西克是非常有恒心的,他曾是国家队的运动员,每天训练长达7个小时,他一点也不觉得苦。他在中国不懂中文,现在回国了,却请老师教中文,他说他喜欢中国。


  艾未未称,“西克把自己的很多都投入到这个上面,他不放过任何展览,甚至到很多偏僻的地方去,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标准,按中国这个社会变化的当代大背景来判断,不像大多数人按自己的情绪,书本上的美学标准来收藏。”


  “我问他为什么做这个当时看起来很不成熟的市场,他说中国是一个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国家,当它有一天想发现自己的艺术家的时候,他的收藏就会有自己的价值。他说这话时是1996年,他在这一点上确实是个看在前面的人。


  当然他也遇到过很多挫折、很多困难,他是个瑞士人,在这一点上,他推广中国的当代艺术,完全是出于自己的热情,不是为了别的,没有他所做的一切,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说什么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他引领很多国际上的人,陪着他们去上海、广州,直接到艺术家的画室,目前没有一个人像他这样。”


  不想用中国艺术品挣钱


  “他的一生很传奇,充满变化,先是做律师,后来没有兴趣,又去做企业管理者,后来又做记者,做外交,‘合资’这个词最早就是由他创造的,这也让他认识了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他始终担心在外交方面有什么影响,作为外交官,他当时还是很担心的,不过现在不会了。”


相关文章
乌里希克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