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市场英雄 > 经纪人 
著名画展策划人程昕东
                            
日期: 2006/8/31 9:37:56作者: 来源: 中国国门时报
 

2001年在北京创建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工作室及国际当代艺术空间(画廊,出版公司)。程昕东连续八次携近百件世界艺术大师的巨制名作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将罗丹雕塑《思想者》、达利的《有抽屉的米洛的维纳斯》、恺撒的雕塑《大拇指》、雷诺的《红色聚宝盆》、阿曼的《维纳斯与大提琴》雕塑等成功落户上海。 

  如果不是与程昕东几次会面,我想像不出他的能量有多大。而一旦走进由他主持的一次次画展,便不由地沉浸在他的成就和喜悦里了。
  
  程昕东,中国著名画展策划人,被艺术家们誉为具有丰富艺术市场经验的“艺术经纪人”。近年来为推动中法之间的艺术交流以及向世界推介法国及中国等其他国家优秀的艺术家,做了大量的工作。
  
  “这些年来,我一直行走在国际艺术圈。国际上支持当代艺术活动的方式,我见了不少。其功绩令人赞叹。回过头来看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空前繁荣,而在文化、艺术领域却一直小心翼翼。我期望这个工作室能成为一个实验场所,一个出发点;并能给我们带来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新创造,以求达到在文化全球化沟通的过程中,扮演一个多元文化、艺术传播者与实践者的角色。”
  
  程昕东最初去法国时,国内艺术环境还比较拘谨,他为了获得一种更前沿的艺术视野而到了国外。一开始是学习,后来逐渐接触了许多西方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他为了中西方的文化自由交流而做了大量的工作,策划了很多的展览。并赋予了一个概念———超级美术馆,也就是和世界各个国家级的美术馆合作,共同完成每一个艺术创意。同时他在法国有自己的出版公司,《天堂玫瑰》是他出版的第一本画册。程昕东并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国际策划人在不停地工作着,他还是设计师,很多展览的画册都是他做的设计,并且在艺术市场推广方面他也有独到见解。
  
  巴黎举世闻名的蓬皮杜艺术中心近旁的BEAUMARCHAIS大街上,有一座十分气派的四层楼房,它就是创建于半个世纪前的、在号称世界艺术中心的法国首屈一指的法兰西画廊。它的创建人曾是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战友,为表彰他在二战中与纳粹德国斗争作出的贡献,政府特许他的画廊冠以“法兰西”的名字。法兰西画廊在瑞士、德国、比利时及亚洲都设有分部,程昕东就是亚洲部主任。
  
  法兰西画廊连续五届参加上海艺博会。5年来,程昕东从法国迢迢万里,飞越重洋,携来了近百件世界艺术大师的巨制名作,又从中国选择了许多富有潜质的实力派画家的作品,走出国门,打入国际艺术市场。在第四届上海艺博会上,由程昕东一手策划,将罗丹的传世名作《思想者》请到上海,成为轰动一时的热点,连《纽约时报》、《费加罗报》、《泰晤士报》都以显著地位作了报道。世界级艺术大师的名作被中国收藏,这是第一次。就此而言,使这一事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于是有人说:如果上海艺博会发金牌,第一个就应发给程昕东。
  
  程昕东自上世纪80年代初到法国从事艺术经纪的策展工作,从1993年起就开始策划中法之间艺术交流的活动,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举办过数十个画展,对推动中国当代美术创作和艺术市场的发展,真可谓功不可没!而且由于法兰西画廊的加盟,也带动了其他一些海外优秀画廊画参加艺博会,诸如瑞士萨加拉画廊,法国阿基·阿妮基画廊、沙耶格画廊,韩国汉城画廊等,它们都是法兰西画廊的合作伙伴,正是由于法兰西画廊在上海取得成功,才有这些画廊的“上海之行”。
  
  说到上海,就想到了陈逸飞。程昕东是陈逸飞十几年的朋友。
  
  作为北京国际当代艺术工作室的主持人,程昕东和陈逸飞早在1993年就认识了,当时陈逸飞还是画家,还没有开始拓宽其他文化领域,从美国回来一直在香港和英国做个人展览,两人就是从那时开始认识的。
  
  在程昕东的眼中,陈逸飞首先是一位很好的画家,至于后来脱离了一个纯粹画家的思维和生活,他表示非常理解:“他后来其实更多地是一个文化艺术传播者,拍电影、做时尚,这些已经脱离对一个画家或艺术家的传统要求。但当下很需要高质量的有艺术品位的艺术传播人,他用自己的影响力做这些,他影响了很多人。”
  
  “但是作为一个纯粹的艺术家,让他放下画笔,不是那么容易的。他肯定挣扎过,而且思考过。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看到了问题的症结,通过单一的艺术元素来影响人,不如扩大到整个视觉影响,这样涉及的面会更广。”
  
  “他不应该担负其他的很多责任,但现在这种传播者的角色太少。我本来还想给他在法国做个大型的作品回顾展,但确实他现在的作品比较少了。”程昕东说,在法国真正的世界文化中心做自己作品的回顾展,这是陈逸飞作为艺术家的一个很大愿望。陈逸飞说希望能再拍一个电影,然后静下心再画一些作品。
  
  对于现在针对陈逸飞的一些争议,程昕东表示:“陈逸飞毕竟是上个世纪70年代成名的人,他非常综合、饱满。经过‘文化大革命’,受过苦,后来出国,接受西方思想。一回国就面对物质浪潮,他的责任心很强。他后来是凭着艺术家的良心和责任感在坚持。很多人不理解他,但我一直对他很理解。人们对艺术家的某一类型作品喜欢后,很不愿意艺术家改变,但是艺术家对艺术的理解是个性的,作品会不会被喜欢,这不是很重要的。”
  
  近年来,程昕东不断有新举措出台,在北京为画家提供了一个条件优越的创作基地,并为多位优秀的当代艺术家举办画展。像红色界线—现场制作《丹尼尔·布伦,天津开发区,2005》,在法国在中国文化年之际,法国著名当代艺术家丹尼尔·布伦将在天津泰达泰丰公园特别创作一件作品;“魅力———毛泽东与中国当代艺术家”展览;“美丽———中国当代艺术展”……通过隋建国等人的作品以及其他作者的油画、雕塑、照片等题材展现中法当代艺术家的不凡创造力。 

相关文章
程昕东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