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璜生,199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获“刘海粟奖学金”。现为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广东画院特聘画家。美术作品入选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中国艺术大展,百年中国画大展等,美术理论文章敬见于各专业刊物,出版有个人画集多种及美术史研究专著。
要采访王璜生,的确难,难,难。因为他实在忙,忙,忙,约了又约,他是忙了又忙,只好推了又推。这次总算逮住了,他正在开会,待会毕,我与他聊了起来,用地地道道的潮汕话,没有太多的套话废话,我们直奔主题———花开四季。
六十分钟,短短的交流,短短的碰撞,够啦!因为,彼此都投入,也默契。
关于王璜生其人,算不上传奇,但他是一个才子,硕士毕业又去攻读博士,如今是南京艺术学院在读博士,还身兼数职———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画院特聘画家,广州美院特聘教授。或许受家庭薰陶,其父乃著名画家王兰若先生,从小就爱上画画,传统功夫扎实,而且受西方文化及当代文化影响深刻。其书法、古典文学、诗词造诣颇深,对美术理论、史论,见解独特,还撰写了中国山水专史。时下,他又把美术馆办得红红火火、理得顺顺当当,令中国同行刮目相看。
关于王先生的花花事事,着实令人赞叹,着实有自己的花貌与个性。他说,大千世界可以无限的丰富,不拘一格,种花插花画花也应如是。花开花落,有枯有荣,这是生命的历程。这样可以更为自由的运用花的语言对生命力的理解、歌颂与赞美。我们从王璜生的花路历程中可以看到,作者笔下的种种花,是一种抽象化了的符号,是他对现代都市与自然的独特感受的表现。在构图上,他强调美感及情感的表达。于是,他笔下常常出现了瓶花之作,这在作者看来,似乎更为恰当、准确、直接、痛快的表达、抒发自己的感情,同时也希望是都市生活与自然的“合一”。我们既可从其用笔的味道中找到传统,又可以从用色淋漓中找到现代的东西,两者自然结合,溶为一体。
在用色上,作者成功地在宣纸上引进了色彩,大胆吸收西洋画色彩,为水墨天地注入了一股生气。他的作品色与色、块与块、线与线之间的分割、交流、穿插、重叠,明显具有立体化、表现主义和印象派色彩的影子。令观者获得了一种无声音乐的效果,那就是,喧闹中不失优雅,鲜丽中没有媚俗。如作品《晨露》、《画在梦中》、《山花烂漫》、《阳光明媚》、《澄怀图》等,叶脉与花的色彩渲染,互相协调,纤毫毕现的细部刻画,显示出作者运用水墨丹青的过人之处。设色大胆,有新意,尤其是蝴蝶兰叶子画得既熟练随意又鲜活动人,浓墨淡墨,随意点成,组成大片的枝枝叶叶,随笔所至,节奏分明,整个画面充溢着画家的才气与灵气。“离方遁圆,而极妍尽态”,王璜先生将传统文人画的笔墨世界中带有隐喻性质的人格美,把它发展到了极致,他在静净、明丽、秀雅、飘逸的用笔之中点化成欣欣向荣、春意盎然的“花花世界”。同时寄情写性,形成了笔墨高简出尘,境由心造之妙境。他常常把画面意境的表达,以及书卷气的流露和情趣结合在一起。用以情入画的方式,得到“情意所致”、“风致所在”的境界,而“沁人肺腑”则是他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
王璜生又一过人之处是,他利用生宣纸吸水的性质,或冲、或泼、或勾、或染,以笔墨的干湿浓淡、皴擦点染,显示出传统绘画独特的韵味和形式美感,以线条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法,用点表现炽烈的激动情绪,产生了感人的视觉效果。
因此,观其“花花世界”,有此之感,作者不为前人陈法所囿,自成一格,枝繁叶茂,红花黄花,初看去密密麻麻,但细观之,枝干顺逆穿插回环,层次井然而富有深邃感、厚重感,近观笔触繁多,远观却浑然一体,整体气势夺人,这在花鸟画创作中是一种不多见的技巧。
其实,对于王璜生来说,画什么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通过画面上形与形之间的联系,色与色之间的衔接,点线之间的互相作用,已传递出作者独特的艺术见解和形式语言。因此,在作者的“花花世界”里,处处流溢着花卉的委婉、柔和、秀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