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术馆于2008年6月14日15时举办 “西洋版画与北京城” 展览开幕式,诚邀阁下光临。
On the occasion of the exhibition “Beijing City in the Western Prints”, Today Art Museum requests the pleasure of your company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at 3pm, 14th June 2008.
主办/今日美术馆
展览时间/2008年6月15日—29日
展览地点/2号馆1层展厅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今日美术馆
邮编:100022
联系电话/8610-58760600-6035
传真/8610-58760500
官方网站/http://www.todayartmuseum.com
ORGANIZER/Today Art Museum
DURATION/ 15th —29th June,2008
VENUE/ The 1st floor exhibition hall of building No.2
ADDRESS/Today Art Museum, No.32 Baiziwan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100022
CONTACT/ 8610-58760600-6035
FAX/8610-58760500
WEBSITE/http://www.todayartmuseum.com
引言
摄影未发明以前,事物的形象需要靠绘画来记录;同理,照相印刷未发明以来,绘画的印刷需要靠刻版,版画不仅是美术品,也是图像传播的工具。
十七世纪欧洲工业革命促成知识、科技和财富的迅速累积,印刷业一日千里,版画的技术日益精进。一般而言,有木版、石版、铁版和铜版的材料,石版和铜版最为普遍,尤其铜质料软硬适中,可以刻出精细的条纹,印出来的效果十分精美,成为赏心悦目的美术品。此外,版画也是纪载世界各地风情以及历史事件的工具,其作用一如后来的摄影。欧洲各国出版的画报,深受新兴中产阶级读者的喜爱,就工艺层面而言,如果一期画报包含了大小插画三十多幅,就需要如实地刻出三十多个版,相当费时费力。因此,兼具新闻纪实和美术价值的单张画报,百年后自然也成了珍贵的收藏品。
尽管铜版画和石印画主宰了西方印刷业近三百年,催生了一批版画巨匠,在西方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过中国人对这一段历史感性上的认识较少,原因是西方版画技术引进中国没多久,照相制版即已广泛运用。清末中国人以石印制作上海“点石斋”画报等少数画刊,未几即迅速进入照相印刷阶段,等于跳过了铜版画印刷的历史时期。基于如此背景,中国人对铜版画和石印画的重视不似西方人,无论官方美术馆或民间收藏界较少这方面的收藏和展示。然而,事实上,在中西方的接触历史中,西方人曾以大量的版画纪载中国的相关人事物,留下丰富的形象记录,其文献和文物的价值甚至超过纯粹的文字。
因此,本馆特别邀请台湾收藏家秦风先生由其收藏品中提供一批西洋的石印画和铜版画,它们是十九世纪末英法两国画报所印制的,内容围绕在英法联军和庚子事变两个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北京城。在中国民间收藏界中,这批完整的历史版画是目前仅知少数的收藏,十分珍贵。尽管它们反映了当时西方人的眼光,但对今天国力日盛的中国人来说,无论历史、文化和美学上,都有颇多回味之处。
(秦风,本名徐宗懋,原籍福建省古田县,1958年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市。自幼即喜爱历史和美术,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二十余年,其间曾以自由撰稿身份游历世界各国。1995年起收集历史照片,2000年成立文史工作室,全心投入历史影像的发掘和应用工作,期待能为提升中国人的文化教育水平以及促进两岸和平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