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展览 >  


 
事件——吕山川作品展


查看更多展览图片......
 
 

主办方:今日美术馆

支持方:后空间 艺网打尽

开幕酒会:2008年12月27日,下午3:00

展览时间:2008年12月28日-2009年1月5日(每日10:00- 17:00)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2号馆2层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

电话:8610-58760600-100

网站:www.todayartmuseum.com

展览前言:

吕山川:与2008中国同在

吕山川在2008年的艺术生活仍然延续着用绘画的方式叙述现实的方法,由此构成了《事件2008》的系列作品。如同2007年一样,在他的工作室里,只有报纸和画布两种东西,或者说只有新闻与画面两种东西。他的全部生活就在现实的记录与艺术的创造这两个最单纯的端点之间,他的精神状态与艺术热情则始终围绕着将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

但是,《事件2008》又是有自己的年度主题的,这是吕山川以新闻为媒介这种绘画方式的新进展。在《事件2007》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取材的多样化,他的关注点比较多地受到世界范围内多种新闻事件的吸引,然而,在2008年这一整年中,他的关注点放在了中国,《事件2008》也因此可以说就是"事件中国"。

有太多的理由把2008年的中国用各种方式记录下来,新闻报道及时地反映了这一年中国的经历,吕山川也紧随着新闻报道提供的素材及时地做出了绘画的反映。他象所有的中国人一样,经历并感受着2008年给中国带来的大悲大喜与同哀共庆,从春天的南方风雪到夏季的汶川大地震,从秋天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到冬天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各种重大事件拍击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理情感,也引动世界对中国更广泛的注目。吕山川的视线和创作的焦点从2007年的全球视野拉回到本土的中国,毫无疑问,这表明了他作为艺术家在现实关切上的敏感,他在艺术方式上的"直接性"更多地在主题层面上体现了出来,也正由于此,他的《事件2008》可以视为2008中国社会现实的绘画文献。

同样,在艺术表现力上,吕山川的《事件2008》也有新的进展。他的作品仍然尺幅巨大,但是,在其中投入的语言密集程度更高了,对画面视觉效果特别是"绘画性"的追求也更集中了。吕山川的才能在于他具有极强的绘画造型能力,在表现性语言的施展上可以说达到笔随心运、淋漓酣畅的程度。正是因为他对发生在自己国家的大事有感同身受的体验,他在选择素材上更加注重事件的现场感,更加注重以阔大的场面或聚焦的细节两种跌宕起伏的视角传达事件的真实性。例如,他在表现"广州站再滞留20万人"这样的新闻时,他选择的素材是都市立交桥下密匝云集的人群,立交桥的造型点出了这是与交通有关的事件,而俯瞰的视角压在桥下的人群上,则传达了这个事件散发出来的紧张感。在用绘画"转述"新闻的时候,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绘画能力,用近乎甩滴的方法再现出人群的密集,但又不失绘画本身的趣味。同样,在反映汶川大地震这个灾难与救援的重大事件中,他用了多个画面--这也是他以往少用的"连续报道"--从不同侧面凸现抗震救灾的现场氛镜。在极为粗犷的笔触和极为浓郁的色泽中,抗震前线的悲切、急迫、紧张、团结的气氛得到了浓重的书写,在急疾的运笔中可以看到他作画时的心情与灾区的现场同一种震颤。在表现"巨大中国停顿三分钟"这个场景时,他运用大块的灰色和流淌的颜料画出了云天凝重、举国哀悼的气氛,也同样是心系现场的情感流露。这样贯注着关切同时又贯注了表现的作品在《事件2008》系列中占据了主要比重,鲜明地反映出吕山川在这一年中艺术精神更加在深度上联系社会性主题的品质。

当代艺术需要艺术家的智巧,也需要艺术家的道义,特别在表现社会性主题的创作中,艺术家的基本立场决定了他的视角,也决定了他的语言。吕山川贯穿于《事件2008》系列的充沛情感表明他对自己的艺术方式抱有坚定与坚持的信念,而他更加注重绘画语言表现力和更加注重绘画语言的情感内涵的做法,使得他以新闻为资源的绘画方式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也有了意义上的升华。震撼过所有人的新闻图片及承载其的报纸都会成为历史,而在绘画中存留的事件则会因绘画语言的力量而让人忘记时间的流失。在这个意义上,吕山川的作品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历史。

范迪安

中国美术馆馆长、教授

2008年12月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