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写自然佳妙—罗铭艺术展
主办单位: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
展览时间:2006-10-5——10-11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此展是为纪念罗铭先生诞辰95周年举办的。
罗铭(1912-1998)生前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兼陕西国画院名誉院长。曾旅居南洋,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陕西国画院,为教授、研究生导师、副院长等。在世86年,从艺70载,是我国成就卓著的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享誉海内外。在20世纪,他主张国画改革,并加以实践,获得巨大成功。他热爱祖国,创新中国画,开拓山水画新风,学子多名萃,提案并参与创办陕西国画院,在中国当代画坛上是有着重要贡献并有相当影响的人物之一,令人怀念。
展名出自徐悲鸿笔下,徐悲鸿在《罗铭纪游画集·序》中赞道:“罗君以雄健之秉,笔歌墨舞,尽情挥写自然佳妙。”此语可谓罗铭一生从艺的写照。
此展为回顾性展览,精选了罗铭在20世纪40至90年代的写生、山水及花鸟画珍品百来幅,系统地展示他的艺术成就,反映这个时期中国画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京此为首举,是系统地欣赏、研究罗铭一生中艺术精品的难得机会。有三大看点:第一是写生珍品。罗铭面对明清以降国画界特别是山水画坛陈陈相因的柔靡风气,极力主张并实践国画改革而且最有影响力、做出重要贡献的,首先是深入生活,面对现实生活和大自然实地写生,尽情挥写其佳妙。他一生都坚持写生。他传统功力深厚,中西结合,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艺术语言,令大家钦佩。他从30年代就开始写生,那时的作品难寻,但可从后来的多种“雀图”见其功力。此展,有他在40年代旅居南洋时被誉为“中国创新派名画家”的写生珍品;有他50年代初归国后,任教中央美术学院7年间,与李可染、张仃开拓山水画一代新风的珍稀名品和他应邀访闽粤写生幸存的佳作;更有他支援大西北,成为西安美术学院中国山水画专业的奠基人与学术带头人的30年里,带领一批又一批慕名求教的学子到华山、秦岭、桂林、黄山、长江等名山大川写生的示范品。他的写生画以小见大,意趣盎然,艺高一筹。许多范品可谓巨制的缩影。第二是山水画杰作。罗铭为中央文史馆馆员时已年迈,仍外出写生,但更多的是从事山水、花鸟画创作,可谓炉火纯青。他的山水画创作都是在写生基础上提炼、构思的。巨制不算多,却是熠熠生辉,是在深厚的传统功力基础上出新的艺术杰作。有的是早年在名家竞选中最终入选人大会堂的代表作。中年的《飞越秦岭》、《深山运木》(《秦岭雪霁》),老年的《华山》、《西岳华山图》、《漓江帆影》等,均著称于世。罗铭画华山雄秀苍劲,豪迈磊落,独树一帜,被誉为“罗华山”,此展《华山》多幅,令人赏心悦目。第三是花鸟画精品。罗铭在30年代初毕业于上海美专和昌明艺专,具有中西绘画的功底,而后从教,写生、作画、办展。他的花鸟画出自吴昌硕画派,却推陈出新,尽抒胸臆,生机勃勃,品种多样,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最出名的当属“麻雀”,新加坡著名美术评论家玛戈誉之“第一”、“罗雀”。从画展中可观赏到罗铭在30年代大量写生基础上而后挥写的多种“雀图”,你会觉得的确精妙。
此展观后,你对罗铭先生的艺术成就、学术地位和意义当有个高度评价,并为绘画走向未来得到宝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