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展出的刘士铭雕塑作品200余件,从不同角度展现刘士铭近六十年的艺术创作。 刘士铭1926年出生于天津。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学会会员、并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荣誉津贴。1946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前身),作为徐悲鸿先生亲自招录的该校第一批雕塑系学生,师从王临乙、滑田友等名师。自1955年起,先后在中国雕塑工厂,河南开封师范学院艺术系,河北保定群众文化艺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任职。1950年,其学生时代创作的作品《丈量土地》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件被送往国外参展的雕塑作品并被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博物馆收藏;1952年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雕塑创作;1959年作品《劈山引水》(亦名《移山造海》)代表中国参加了在苏联举办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1997年创作的作品《黄河船》入选全国陶艺巡回展、欧洲巡回展,并被文化部收藏。 刘士铭的雕塑借鉴的是古代陶塑手法,再现的是当代的生活。他塑造的是他看到过的、经历过的、触动过他感情的人物和情景。他写船工、农民、牧人、老妪、娃娃,生动地刻画出他(她)们的神态和性格,他(她)们生活的情景,但没有一点丑化和矮化,也没有一点猎奇的味道。表面上看他对这些人物和情景不作褒贬,他在平和地叙述,在客观地呈现。不过被他叙述或呈现的,都经过他的选择和提炼,只是他悄悄的把自己藏在作品的后面,把自我融在他的极有生活趣味的作品里,把自己朴素和真挚的感情融在他塑造的形象和陶塑的语言之中,就像在地下窖藏多年的酒所散发出的香气,沁入我们的肺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