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展览 >  


 
“余震”英国当代艺术展(1990-2006)



 
 

·展览城市:北京-北京
·策 展 人:皮力、秦思源、郭晓彦
·展览时间:2007-03-20~2007-05-11
·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 
·主办单位: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首都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

展览前言: 
  “余震——英国当代艺术展(1990-2006)”将第一次向中国观众展出英国艺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期的“艺术爆炸”时期(英国艺术重新崛起并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一支主要力量的变革时期)成长起来的12位赫赫有名的艺术家的主要作品。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当代艺术就引起了国际广泛关注,进入90年代后,英国的当代艺术与设计、建筑等领域的发展成为当代文化的焦点。其中,特别是从90年代中期、一批年轻的英国艺术家在名为“感觉”的展览上亮相开始,“年轻的英国艺术家”(YBA,Young British Artists)几乎在世界范围内同时成为前卫艺术和时尚的代名词。通过年轻艺术家的崛起,当代艺术也不再是只存在于艺术家工作室、画廊和博物馆中的高雅文化,而是成为大众传媒和公众广泛谈论的话题。而这些艺术家的展览每巡回到一个地方都引起公众的轰动和争论。英国当代艺术的这种轰动效应在当时被称作是“艺术爆炸”(Art Explosion)。

  参加展览的大部分是在过去10年中具有代表性并为观众所熟知的作品。它们首先将为年轻而时尚的中国观众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更重要的是,这些年轻的英国艺术家不仅是艺术家,他们中很多人也是大众传媒所关心的“明星”人物,他们的作品和本人的一些行为不断成为文化界关注的焦点。他们为英国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艺术成为媒体激烈争论的主题;随之艺术市场欣欣向荣,艺术展览的观众数量成倍增加,最终造就了以泰特现代博物馆(Tate Modern)(伦敦第一个展示国际现代艺术作品的大型博物馆,于2000年对外开放)为代表的英国当代艺术体制建立的过程。

  “余震(Aftershock)”这一标题揭示了英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的艺术创作状态及其后续效应,同时也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十年之后,尽管政治和社会发生诸多变化,但被挑选出的这12位艺术家的作品仍然保留着其具有争议性的权威和力量。为此,这次展览包含了1990年之后的代表性作品以及一些新的作品。本展也将使用介绍和讨论的方式,引导观众思考当代英国艺术的一些成功经验,以及这一文化转型怎样为国际艺术舞台带来意义深远的影响。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评论
“余震”
“余震”背景介绍
“余震”策展人——Richard Riley
“余震”策展人——秦思源
“余震”策展人——郭晓彦
“余震”策展人简历——皮力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