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机构 墙美术馆
展览地点 北京朝阳门外大街丰联广场B座6层
开始时间 2006-12-20
结束时间 2007-1-20
用黑、灰色的油画颜料,在白色的亚麻布上,表现亭台轩榭、苍松怪石,画面上还有留白,让人分辨不出到底是油画还是国画。20号,著名前卫艺术家杨斌的“再见”油画展,在位于丰联广场的墙美术馆开幕,展览时间为2006年12月20日至2007年1月20日。同时开幕的展览还有“卡通一代之后作品展”和“周万萍2006万里长城黑白摄影展”。
杨斌那尺幅巨大而色彩凝重的油画,将墙美术馆宽阔而简约的展厅充满,令在画作前踱步而过的观众,感受到一种艺术的压迫力。从展览上不难看出,杨斌的创作题材十分广泛:山水、都市、人体、梦境空间,都有所涉猎。不过展览中最吸引眼球的,还是几幅“水墨油画”。
这些油画中,他用用黑、灰色的油画颜料代替传统国画中的墨,以亚麻布替代宣纸,用写意的笔法,挥洒出细雨中的亭子和长廊、月亮门洞中的轩榭和怪石等传统国画中常见的景物。不走近仔细观察,很难看出这些作品其实是油画。
墙美术馆负责人王泊乔介绍,杨斌的这种画法在国内极其罕见,在国际上更是无出其右者——因为国画本就是中国人的专利。与时下那些以“大脸画”搏风头的前卫艺术家相比,杨斌的前卫艺术具有更深刻的社会内涵和历史意义,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前卫艺术。
这次展览取名为“再见”,并不是杨斌真的要和油画说再见,用他的话说:“这批作品对于我而言是对自我的拯救,它更像日记,让我记忆起这三十多年来走过的路,用来告别那无谓的残酷青春。人不能总是沉迷在自我感伤中,生活就是这样,好多事不管是再不愿见,或再次遇见,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回到过去。看清来路,理清前行的方向,由此建立起新的生活基点,迎着光亮生长。”
墙美术馆简介
墙美术馆的定位:
墙美术馆是一家按国际性美术馆规范化运营的民营美术馆。
墙美术馆将积极参与并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健康发展,促进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的交流和竞争。墙美术馆除定期邀请国内外优秀当代艺术策展人举办风格迥异的当代艺术展览外,还将定期举办由国际知名艺术批评家和艺术家参加的当代艺术学术研讨会、艺术论坛等活动。
墙美术馆展览目的
墙美术馆希望通过系列展览真正展现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关注那些将深层文化传统转化为当代艺术语言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以及他们是如何运用当代艺术语言表现现实的。同时,我们偏爱那些具有本土现代性特点,其艺术语言是打破中西方文化无形的“墙”的当代艺术的优秀作品和艺术家。而每一次独立的展览都成为这样大的背景下的阶段性推进,展览强调艺术性,学术性与当代性并进。
墙美术馆的目标:
墙美术馆以成为中国乃至国际的知名当代美术馆为核心目标,将美术馆作为展示中国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流派思想为平台的同时,更加注重中国艺术国际化之路包含支持有潜力的当代年轻艺术家的发展。
与此同时,墙美术馆将致力于开放地面对世界当代艺术,并努力发掘体现本土现代性特点的优秀作品和艺术家,为建树良性互动的国际艺术氛围作出贡献。
墙美术馆运行基本方式:
墙美术馆注重馆藏作品的收集与研究,以当代经典架上绘画为收藏重点,兼及其他各种当代艺术形态作品的不同形式收藏。
今后墙美馆陈列展品将由三部分组成:墙美术馆公益性收藏、世纪墙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当代艺术收藏、墙美术馆代管的藏家非卖品。
墙美术馆空间概况:
墙美术馆位于北京朝阳门外大街丰联广场B座6层,总建筑面积2800m2,分两个区域:
主展厅751m2,高3.1m,实际使用面积580 m2,展线长100m;可举办大幅油画、纸上作品展及中小型雕塑和装置艺术展,包括一个VIP贵宾室。(丰联广场4部电梯直达6层)
副展厅(功能区,办公区)平面面积2049m2,高2.7m,可用于展览的场地包括大厅、廊道等,实际使用面积1000 m2,展线长130m,副展厅还拥有一个投影、音响等设置齐全可容纳100多人的中型会议室、3个小型会议室和一个服务中心(打印、复印等),既可举办油画作品,小型雕型塑展,亦可举行艺术派对、酒会等。(丰联广场一层有2部专用电梯直达6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