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展览 >  


 
“三国情·画三国”海外华侨骆锦地先生主题油画藏品展



 
 

·展览城市:北京-北京
·展览时间:2007-05-17~2007-05-20
·展览地点:中华世纪坛 

展览前言: 

  沁入灵魂的三国情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唯一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各个语种国家,都被广泛传播和深入研究的文学名著,在中国更是有着深厚的群众土壤。相比起《红楼梦》最受文人墨客青睐来说,《三国演义》更多扎根于商人、政客、普通百姓的心中,流传更加广泛,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更加深远。

  骆锦地先生,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毕业于槟城钟灵中学,而后在新加坡大学建筑系深造。毕业后在国家发展部和内政部工作,其后弃政从商,成为当地成功的企业家。其自幼对三国文化情有独钟,并将三国文化融入到他的企业文化中;是“三国”油画创作的推动与资助者,也是本次画展上所有作品的收藏者。

  此前,骆先生曾介绍说:“《三国演义》在人们传播的过程中,它已经不仅仅是一本单纯的文学作品,更成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海外被华人引以为骄傲。作为海外华人的一份子,我从小就受到了三国文化的熏陶,尤其是那些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形象,更是深深印在我的脑海。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个人社会阅历的丰富,在与海外华人一起共享这份文化骄傲的同时,我也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三国演义》原著语言精辟,内容博大精深,由于语言的障碍,在翻译成其他语言版本后,很难完整而准确地传达三国文化的精髓,尤其是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理解障碍。这样,不利于三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传播。于是,我萌生了能不能找到一个更适合西方人理解的方式来解读三国,让西方人能够更简单直接、更正确地了解三国文化,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尽一份绵薄之力。”

  怀着这样的想法,骆先生经过一番思索后,找到了能够解读三国精髓,又为外国人所熟悉的油画作为载体。希望通过中国人的手,创作出震惊世界、前所未有的三国系列组画,让三国的故事真正走向世界,被世界人民所了解。

  一次巧遇,携手十三年

  薛金拥,1968年出生于福建莆田,自幼酷爱美术。1986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始学习油画创作,并四处奔走,拜师学艺,技术日臻成熟。

  他在25岁那年,受邀到马来西亚槟城短期作画、买画。正是这次旅行,命运之神使他邂逅了骆锦地,开始了十三年的三国组画创作生涯。在创作期间,薛金拥全心全意画三国,而生活等其他问题则由骆锦地先生全权负责,同时也开创了艺术家同企业家携手共创的全新模式。

  从第一幅《赵云夺青虹》到后来的《常山赵子龙》、《初出茅庐》《张飞喝退曹军》等,每一幅画都倾注了薛金拥与骆锦地共同的心血,充分展示了那个年代历史英雄的生命光彩。通过企业家+画家的创新合作模式,让这对合作者收获了40余幅倾尽心血、渲染了三国精神、三国魂魄、三国霸气的作品。

  由于,世面上关于三国演义故事的油画作品不多,在组画还未全部完成前,就有国内外著名收藏家密切关注此系列画作。曾经有很多外国人提出要高价购买三国油画作品,但有着“应该承担起保护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三国油画的权利应该属于华人,并在华人手中对外传播”思想的骆先生没有为钱所动,才有了今天的传世之作和“三国情·画三国”海外华侨骆锦地先生主题油画藏品展。

骆锦地先生感言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唯一一部在世界范围内各个语种国家,都被广泛传播和深入研究的文学名著。在人们传播的过程中,它已经不仅仅是一本单纯的文学作品,更成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海外被华人引以为骄傲。作为海外华人的一份子,我从小就受到了三国文化的熏陶,尤其是那些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形象,更是深深印在我的脑海。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个人社会阅历的丰富,在与海外华人一起共享这份文化骄傲的同时,我也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三国演义》原著语言精辟,内容博大精深,由于语言的障碍,在翻译成其他语言版本后,很难完整而准确地传达三国文化的精髓,尤其是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理解障碍。这样,不利于三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传播。于是,我萌生了能不能找到一个更适合西方人理解的方式来解读三国,让西方人能够更简单直接、更正确地了解三国文化,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尽一份绵薄之力。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首先想到了在西方非常流行的油画,用油画来解读三国,既符合西方人的欣赏习惯,又可以简单易懂地将三国文化进行传达。有了这种中西结合的想法后,我遍寻东、西方资料库,却找不到这样相关的油画作品。而我仅仅是一个有很深三国情怀的企业家,在油画技法方面却知之甚少,于是我决定找人来画三国。而中国的文化,更要由中国的画家来画。机缘巧合,恰巧在这个时候碰到了福建的画家薛金拥先生,从此开始了我们长达13年的三国油画创作。过程中,曾有很多外国人提出购买三国油画作品,我想,作为一个华人,应该承担起保护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三国油画的权利应该属于华人,并在华人手中对外传播。

  13年来,我将我对三国文化的理解,通过薛先生的画笔来表达出来。企业家+画家的创新合作模式,让我们收获了40余幅倾尽心血的作品,同时也让我对三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并将这些感悟应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包括做人和做事,改变了我很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006年,我将这些作为个人爱好和一个华人责任感而创作的油画在新加坡华侨中学举办了展览,这种新颖的、以油画来解读三国的形式,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同和好评,这也鼓舞了我将这些油画在更多的国家、地区进行展览,让更多的人分享油画作品,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我这种个人的实践行动,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进而带动更多的海外华侨来关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爱护和推广。

  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都在被外国人侵蚀和扭曲,例如,在日本的《三国志》游戏中,为了迎合玩家的胃口,威风凛凛的关公使上了大锤,威猛英武的赵云用上了短剑。看到这些对三国英雄人物的篡改,让我感到很痛心,而在国内,很多年轻人沉迷于这种游戏,这会向中国的年轻一代谬传三国文化。三国文化是全球华人的瑰宝,应该受到我们全球华人的爱护,国内的年轻人更应该珍惜自己身边的文化瑰宝。因此,我将三国油画作品带到国内来展览,一方面,希望能够引导和教育年轻一代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我这种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的共鸣,倡导我们的艺术家和社会各界增进交流和合作。抛砖是为了引玉,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我相信国内一定有更加富有创新意识的人士,找到更多的新颖形式,将更多丰富的中华文化传播给世界。

  最后,希望能够通过画展的举办,同海内外同仁,共同分享三国文化所带给人们的启迪和丰富的内涵。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