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展览 >  


 
“元旦献辞”刘大鸿2008首展


查看更多展览图片......
 
 

展览城市: 香港-香港
展览时间: 2008-01-14~2008-01-21
开幕酒会: 2008-01-14
展览地点: 包氏画廊

展览前言:  
    刘大鸿一九八五年毕业于淅江美术学院,现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

  刘大鸿的创作一直以历史为题材,描绘一些重要的历史性运动,比如大跃进及文革等,再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表达形式,如神话、戏曲、民间故事等,反映艺术家以古讽今的动机。

  刘大鸿曾创作不少大型油画组画,包括“祭坛”、“双城记”、“红历:廿四节气”及“十六大”等,作品内容穿梭于中西古今,气派非凡,画面安排精致紧密,如在阅读一本图像的历史书。

  刘大鸿“祭坛”创作于二零零零年,以Jan van Eyck的于1432年绘的联画 “The Adoration of the Mystic Lamb”为蓝本,转为以中国近代政治人物及运动为主题,作品形象众多,结构磅礡,气象宏伟。Jan van Eyck原画中上帝的形象被毛泽东的形象取代,因为在近代中国社会中,毛曾经被奉为绝对的神圣。组画的中心原为羔羊献祭,而刘大鸿则以象征的手法,把宗教的隐喻,历史的知识,甚至俗文化的图形调动起来,打成一片,让人们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反思文革的特殊意义。

  组画“红历:廿四节气”以中国传统历法的二十四个节气为参考,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创作出一组二十四幅的倒三角型油画组画。这组油画每幅横九十公分,呈三角形。刘大鸿的解释是:“三角形是火的象征图形,三角形的红历也火历。毛主席推崇的孙猴子悟空的火眼金晴,就是革命的炼丹炉里炼成的。中央炼猴的五角星是‘金木水火土’五要素的综合,靠人造卫星环绕转换,相生相克。公元二千四年恰是猴年,作品由此开始。”无论在文化视野或美术创作来看,《红历:廿四节气》都可说是划时代的大作。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