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城市:广东-广州
·策 展 人:刘艳芬
·展览时间:2007-03-10~2007-03-19
·开幕酒会:2007-03-10 15:00
·展览地点:如意画廊
展览前言:
周仕超1965年生于山东青岛,1989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现为职业画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杜大恺教授对周仕超的绘画做了如下点评:仕超的画,表面看依然是具象的,因为虽然他的画面朦胧,你仍能从其中分辨出楼房、街市、教堂、树木、车辆和行人,但仕超显然不以描绘这些为目的,不然的话,他完全有能力把物象描绘得更加清晰一些,事实上仕超只是把它们当作结构画面形态的符号,这个过程很奇特,结果同时维系了具象和抽象两个倾向,实现了抽象和具象的共生。
不仅如此,倘若从观念的层面理解,这个过程还隐匿有传统与现代相互平衡的意味。传统与现代原本属于时间轴上的两个节点,是非共时的,不相重合,传统在前,现代在后,多数情况难以兼融。印象主义虽然离我们很近,但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在事实上已属于过去了。印象主义的初衷是以再现自然为目的,而这一点仕超恰恰与印象主义不同,他用与印象主义几近一致的笔法,但其目的已从视觉的真实走向心灵的真实。传统与现代之间很像爱因斯坦描述的宇宙有限而无边,人们可以在这中间任意驰骋,似乎有无以穷尽的期待,但仕超的选择最少风险。
作为油画家,仕超的画面语言的基本格局当然是西方的,尽管印象主义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曾经受惠于东方艺术,但其更多的凭藉仍然源自西方。而仕超的画则涌动着东方的诗情画意,不仅其情感倾向充满中国的韵致。甚至其笔法亦已近似于中国画的皴、擦、点、染。油画传入中国已逾百年。不断有油画民族化的呼声,但民族化是一个生长的过程,呼声再高,也无法缩短其必须经历的生命周期。文化不同于知识,亦不同于技术,不能复制,需要很苛刻的生态条件。仕超是有这种自觉的,他用他的方式回应着一个民族的价值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