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城市:湖北-武汉
·策 展 人:沈伟
·展览时间:2007-03-24~2007-04-06
·开幕酒会:2007-03-24 15:00
·展览地点: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主办单位: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展览前言:
以当代文化的角度来看,水墨艺术在今天的功能与价值转换始终是处于某种比较尴尬的境地,而关于本体性的“水墨”自身,历来也不乏各种尖锐的怀疑和争执,但总体而言,二十世纪里的几代艺术家的实践,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后的探索,无不是希望通过建构某种新的艺术语言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中所形成的那些极度成熟的价值与样式。这在观念内涵上反映为一种以水墨的方式来介入时代文化的渴望和努力。
但是在今天,这种水墨的欲望对于更加年轻的一代新锐们来讲,却有着一些更加直接的意义。
比如,与前辈艺术家们在转型期里从事水墨艺术时自觉的历史使命和强烈的文化身份意识相比,新一代们更多的是把水墨看做是一种对于本土化的艺术媒介的选择。对于他们来讲,水墨的方式不完全是一种历史的记忆,它们更主要的是表现为某种传统的媒材在今天的转化而已,因而在此之中并不必要怀有太多的语言和价值角度的顾虑,也因而在文化心理上应该显得更加地轻松和自由。
但是另外一方面,与这个时代里从事着其他各种新媒介的新潮者们相比,那种迅速而又直接地触及当代话题的活跃的艺术状态,相反会使得这些具有着共同背景体验的水墨艺术家们感到压力重重,并常常在困惑之中难以找到艺术化的感觉。于是,在这一代人的身上,在多样化的媒材选择的诱惑之中,在他们始终不放弃水墨的延续性努力之时,我们才真正看到了那种亟欲进入后现代历史的“欲望”。
实际上,在所谓“后现代”的境遇中,不仅是那些纯粹的传统,即便是曾经所谓的先锋和前卫也早就已经被消解殆尽了,这是资本时代反映于艺术而发生的背景性变化。在这样的一些变化中,我们不得不承认:资讯方式、商业图像、娱乐文化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全面而又深入地改变了人们,包括视觉接受和思维的习惯。从图像的传播到图像的本身,我们显得越来越被动。我们所失去的,不仅仅是对于图像的自觉想像力,而且我们所得到的,也可能只是一些表层的愉悦。于是,“精英”的思想难以再产生效应,更多的视觉意义正在急剧地衰减。
新一代的水墨艺术家们,大多是在当代学院的教育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并且大多是以他们所熟悉的都市生活为表达艺术经验的范围。水墨媒材的选择对于他们来讲,最初或许只是源于学业过程中被动的选择,但是,他们从长期的熏陶、演练而逐渐走向熟知和喜爱,并在学院的氛围中形成了拒绝媚俗的倾向,乃至于最后将水墨艺术作为一种体验生活、艺术、情感、趣味等等的自觉性语言。就此而言,新一代的水墨艺术,综合了多方面的文化和心理因素,它们不仅具有图像学的意义,同样,也具有着社会学的价值。
所以,从艺术的观念上来加以考察,水墨的方式不仅仅是关于一种文脉悠远的绘画,它更是一种对待艺术的态度,其中,当然也包含了从事这一艺术过程中的状态。
因此,以“水墨欲望”为一个笼统的概括,本次展览意在引起更多的对于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里出生的一批新锐水墨艺术家的关注,关注他们在当代艺术背景中创作和思考的现状,同时,也关注水墨艺术中多样化的材料、语言、图式、风格等因素在他们的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探索性变化及其精神的价值。
沈伟2006年6月
参展艺术家:
王犁、李戈晔、李飒、佘松、吴雪莲、潘汶汛、熊明非、杜小同、党震、李传真、周颢、黄欢、沈沁、丁山、朱国栋、方正、秦修平、白璎、魏海燕、郝孝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