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展览 >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集体行为艺术


查看更多展览图片......
 
 

·展览城市:重庆
·策 展 人:康学儒
·展览时间:2007-04-17~2007-05-17
·展览地点: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前言: 

  艺术进入当代时,它不再是高高在上,供人仰望;也不是关在画室,闭门造车,自娱自乐。在今天,艺术是一种舆论。艺术必须走向大街,深入到生活中去。它是对与我们的生活与生存紧密相关的各种问题的监督,是对时时出现在我们身边却时时又被我们所遗忘或弃之不顾的人们或议题的关注。所以,当前卫艺术和后前卫艺术被体制和市场所消解时,我们便呼唤一种新的前卫性艺术——更前卫艺术——的出现。

  更前卫艺术应该是专挑社会的“刺”,其尖锐的角色在于时时维持着警觉状态和批判意识,公开提出令人尴尬的问题,不让似是而非的事物或约定俗成的观念或现象带着走。它所依据的是现代性的普遍原则:“在涉及自由和争议时,全人类都有权期望从世俗权威或国家中获得正当的行为标准,必须勇敢的指证,对抗有意无意地违犯这些标准的行为。”(萨义德语)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当下问题的批判,这就是更前卫艺术存在的意义,也是《天使的诱惑》所要表达的意义。

康学儒
2007.4.16

“天使的诱惑”观后感——王瑞芸
 
  当艺术被引进观念时,美就不再是艺术表现的唯一对象了。

  在后现代时期,艺术不但可以不表现美,它甚至可以成为社会机制的一个排污系统。

  由四川美院美术学系的学生策划、表演的行为艺术“天使的诱惑”就在试图为社会排污。作品展现的是被誉为“白衣天使”的医护人员受金钱诱惑的当下现实。这的确是社会现像中的一个污点,“白衣天使”们看了可能会不大高兴。他们甚至会反问:如果他们被要求保持天使的纯洁,他们怎么活?换句话说,要排污的远不仅仅只是这些穿白衣服的天使们,还有许许多多穿着各式各样衣服的“天使”们,(在这个时代,“天使”的称呼已经不意味着任何特殊含义了)。

  因此,我不由得感到,中国的行为艺术家们任务极重。而且,他们会得到社会的接受吗?会得到舆论的支持吗?原来,在繁杂的社会问题之外,还有一系列的艺术家要面临的问题呢。

  可以说,问题构成了我们当下的全部现实,构成了我们称之为历史的东西,也一定会构成我们称之为未来的东西。

  也许,这就是艺术--尤其是行为艺术--存在的全部理由。

  因此,艺术怎么可能消亡呢?问题已经成为后现代艺术的肥沃养分。

  在所有这些多得惊人的问题之中,我们得以露出头来透气的理由是:从事“天使的诱惑”的创作者们是那样年轻,他们不因为年轻而回避问题,他们选择了面对问题。这是令人鼓舞的。无疑,他们会在问题中受到磨炼,并成熟,也许,他们将来会成为问题的杀手。

  那真是太好了。

注:
王瑞芸简介:江苏扬州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西方美术史硕士,1988年赴美,现居洛杉矶,自由撰稿人。主要著作有《巴洛克艺术》、《美国艺术史话》、《戈登医生》等,译著有《杜尚访谈录》,并有小说、散文发表于海内外中文报刊。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