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位置 > 首页 > 展览 >  


 
初潮


查看更多展览图片......
 
 

贝剑环  江永钱  肖宇崇  绘画作品展
策展人:  冯延
学术主持:宁佳
展览助理:胡也   李妍
开幕酒会:2007年6月24日 晚上7:30分
展出时间:2007年6月25日 至 6月28日
展出地点:重庆 黄桷坪 五O一艺术基地 戴嘉陵工作室
媒体支持:www.art-here.net
协办方:五O一艺术基地  戴嘉陵工作室 
鸣谢:王小箭先生  戴嘉陵先生  刘玉洁女士  范又榕女士 党硕先生  唐明伟先生  油画系学生艺术项目基金

前 言
   
有别于正式的布上油画作品,纸本绘画的优势在于:艺术形象往往是信手拈来,迅捷地记录着艺术家灵光闪动的瞬间。参加本次展览的三位艺术家肖宇崇、江永钱、贝剑环,作为川美最年轻的一代,就是希望以纸本油画为媒介来展示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同时也是以此来传达他们近三年来对艺术思考的结果。

虽然三人的绘画风格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善于把握转折变化的笔触和生动流畅的色彩,其画面往往以强烈的视觉张力和饱满的个人情绪来打动人心。而这种情绪不仅是他们对自己生活片段的如实记录,也是艺术家对身处环境做出的一种情感反映。其实,纸本作品保留着艺术家们最原初的想法,因此最能捕捉到作者内心的真实。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年轻人创作的作品,主要以个人生活的某些状态与情绪为素材,利用简单的油画工具来发挥油彩与纸本之间自由、交融的特性,让那些无拘束的鲜活生动的线条,将自己瞬间印象凝固在画面上。而笔与纸摩擦运动留下的痕迹不仅体现着来他们率真、朴实的心境,也暗含着一些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从这点上看来,这种强调绘画性的艺术语言恰恰使他们突破了目前流行于川美概念化的图式与符号,带来了一些新的绘画可能性。

宁佳

2007年6月于川美

还原自身 : 贝剑环 江永钱 肖宇崇 绘画作品

作为四川美术学院油画大三的学生,贝剑环、江永钱、肖宇崇与那些追逐“潮流”的学生不同,他们一直在关注自身感受,并一直探索合适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此次“初潮 -- 贝剑环、江永钱、肖宇崇绘画作品展”正是近三年来探索结果的阶段性展示,没有表现时代社会的宏大叙事,也没有现在前卫艺术圈中“时髦”的图形符号,只是用模糊的造型、朦胧意象的语言方式表达着自身真实的忧愁、喜悦。
   
贝剑环的作品中总是以模糊的女人体充斥在一个拱形之中。这种拱形的画面是他在进行完写生考察之后,将石窟佛龛的造型转移到画面中。女人体与佛龛,似乎是两个矛盾事物,但在贝剑环的作品中并不冲突,倒很像要通过佛把女人体神圣化。贝剑环在成长过程中对待感情的经历,使他看重生活中男女间真实的感情与身体的交往。

江永钱关注的层面往往是思想灵魂与身体产生的矛盾。画面中模糊的人体痛苦挣扎,但都被束缚着。思想可以是无止境的,但这种无止境总是被一种条件限制,那就是我们的身体。江永钱在表达这种矛盾时并没有采取一种激烈的对抗,没有表现血腥的暴力。相反,画面上大多是清雅的色调,轻松的笔触,宛如一彬彬文人。我们在抒发一种强烈心情或者对待无好感事物时多会用自己极端激烈的方法,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用平和的态度对待,是否力度会大些?江永钱就做了尝试,作品中每一块颜色,每一个笔触看似温柔,但温柔的技法与模糊的形象背后似乎都在暗示着内心复杂的矛盾。

肖宇崇在这三位艺术家中有些特别,占据画面的并不是人体,而是一个或者两个模糊歪曲的椅子。他的椅子大都是扭曲的甚至是变异的,这与他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感情经历有关。虽然画的是椅子,但每个椅子都在表现着肖宇崇在创作时的亲身感受。在与肖宇崇聊的时候,他一直强调说画什么不重要,换个沙发或者床都可以用来表达。肖宇崇只是借用一种身边熟悉的事物,展示着个人的感受,其中,人的主体地位一直占据着画面,从画面本身看,应当是对坐在椅子上的不安和焦躁情绪转述。

现代大多数艺术家更愿意关注时代社会,用尽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时代社会的赞美或者批判,却少有人来关注自身作为一个社会存在体的重要性。这次“初潮--贝剑环、江永钱、肖宇崇绘画作品展”中三位年轻艺术家技法不同,表现方式也不近相同,但想要表达的都是自身真实的感受,表现出他们对待身边现象的纯真心灵,放纵着他们对生活矛盾的但充满热情的心。

冯延
 2007年6月写于四川美术学院


 【今日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相关评论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