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艺术家:陈蔚
展览总监:齐向东
特邀评论:管郁达
主办:四川蓝色空间艺术品有限公司
开幕酒会:2007年10月20日 下午3:00
时间:2007年10月20日-11月19日
地点:成都市水碾河48号娇子音乐厅一楼蓝色空间画廊
我乐于将自己的创作称为“世界”。
这个空间,是可以用来行走、游戏、试验、研究和消磨的地方。
世间万物浓淡、深浅、大小、姿态、生死都会不经意的唤起内心瞬间或长久的触动。我需要将这些心情在这里闲抛闲置。或画或捡或摆,用不同的方式重新将这些碎片拼凑出属于个人的记忆。而艺术则是储存灵魂最好的底片,这个“世界”不在于大小也无谓高低,而在于精神的力量是否存在及是否找到了适合的载体。
完成这批作品后,回望自己走过的这一段,好似躲进了别的眼睛。不知为何,她会对自然中那些狭长,迷离的性状着迷?缥缈轻薄的毛发、细碎的纹理,还有画面上那些潮湿阴暗的部分,不厌其烦灰色的涂抹?不知是否和小时候天花板上那片水渍有关?还是别的什麽?
这些作品中,《婴》让我记忆最深,灰冷的冬天仓库,作画过程异常艰难,反反复复的修改仍不满意,几次都欲放弃撕掉,最终还是把它挽救回来了。画面上可以看到那时心理的矛盾。我想,越是有问题的作品,应该最能代表那时心绪。鸟在心中想画已久, 曲颈狭长,怒而飞,翼若垂天之云,希望可以画出那种感觉来。
许多人对我的初次印象,是在2005年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艺术三年展时,展出那批小颜料盒子绘画。三年展是我的从艺之路的开始,没有这次经历,也许我会一直醉在自己创造的小世界里,伴镜独舞仍和多年来习惯一样。它就像个起子,开启了那瓶原本温柔沉静的啤酒,掀开盖子,冒出许多泡泡来。创造,一下子涌出无限多种可能性,可画,可剪,可做,可拍……将那些曾经压在箱底的幻想统统释放了。
三年展后,我尝试过更广泛的题材。有人说,你还是那批盒子好,也有人说你终于走出了小品时代……这些对我的作品的评价,自己并不太在乎,无论大或小、重或轻,都是自己所要经历的阶段,走过了便再也退不回,只是顺了自己的自然,没有刻意去控制她。
自然界中万物皆不为他人只为它的本性存在,深山中林木只遵循自然本身的规律,才能生长得那样繁茂。幽谷中溪水不为人而改变它的路径,才能绽放出不被人打扰的独特涓丽。
而生活的本质当然并非只有闲适的时候,真实的生活往往是具体,琐碎,繁杂交织着的蛛网。真实的创作有时是一边捏着画笔时,还得兼顾着厨房里一堆未洗的碗筷……
“弥林”这个词是自己臆造出来的。那时三月,因为昏忙又错过了一年花期,好久未见桃花,就给自己造了个林子。他更似人内心中的世界,纷繁复杂,看到和看不到的,欲说还休…….
陈蔚
十月十一日夜于伴山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