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商潘石屹和张新策划了“现代城艺术馆”项目,利用当代艺术概念来做宣传推广。他们委托艾未未、郑国谷、王兴伟、徐坦等艺术家在SOHU现代城的公共空间做雕塑或者装置,成为“现代城艺术馆”的“收藏”和“陈列品”。推进了当代艺术与地产的联姻关系。
2002年,地产商张宝全投资兴建今日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的特色字于他的融资结构合理,美术馆系统完备。
798大山子艺术区的缘起是因为02年左右,中央美术学院的部分教师为了创作的方便而就近租用798厂高大、实用、廉价的空间。随后便产生了裙带效应,逐渐形成现在几十家国内外艺术机构云集、并成为北京新地标的局面。但由于土地的产权矛盾导致了近两年来拆与不拆不断地争论。前年,北京市“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李象群递交的一份议案,名为《保护一个老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兴艺术区———718联合厂》的提案。前几年,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向人代会作报告时提出,本市将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将798大山子艺术中心列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这是中国第一例因艺术产业的的介入而导致土地权利属性与功能属性发生变化的事件。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当代艺术空间的建设更多的是附着在地产商的边际文化效应理论上生成的,尽管国内的策展人、艺术批评家、艺术理论家们都曾为当代艺术空间体制建设及机制运行提出过诸多措施。例如:要有自己长期的固定的展示场所,有固定的收藏基金和展览基金,有自己的一套研究、策展和管理人员,有自己资料室、馆刊等文献系统,有对外交流体制。一直以来艺术界也在反复呼吁政府对艺术领域落实免税政策和金融信贷的艺术品抵押评估体制等等,认为如果有了这一政策前提,当代艺术就不再是空中楼阁了。但目前在中国,并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可以配套非赢利文化政策的有效运行,而西方的非赢利政策是在与社会公共空间真正建立后,经过不断地磨合之后形成的。但这也不能说就没有展开的可能。尽管当代艺术空间赖以生存的公共空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但国外或是国内的多种资本已经以不同的渠道和方式进入了当代艺术领域。当前的情况是,资本的注入者除了携带资本进入外,还会依靠资本的强权有意无意地来垄断对于他来说是全新领域的资源和权力,从而通过资源的调度,达到资本的再次增值,当代艺术空间因而成为结构性权势的衍生品或附属品。在各艺术空间成立之初,投资人也在努力推动学术研究机制的运转与专业团队的专职化,但并没能成功地避免结构性权势的越界。对具体的空间分析来看,很多艺术空间不注重艺术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不重视通过具有专业学术标准的批评机制树立自己的学术品牌,并最终使自己的收藏品达到艺术史上的增值。当代艺术空间并没有试图去结构自己的差异型属性,尽管从策略性的角度来讲寄生也是得以自立的方式,但在合谋或共谋的同时,由于没能秉持自身的立场与个性,导致整个当代艺术空间的独立性与个性的不可能。十几年来,当代艺术空间的权利主体一直处在结构性的矛盾之中。从区位生态角度讲,当代艺术空间的空间属性不仅影响了公民对当代艺术的参与方式,也是其操盘手用以维持规范、建立讨论氛围的机制。当代艺术空间以松散的方式彼此隔离,形成私密性,也让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因为不同的族群空间认知而呈现更紧张的状态,更使空间行为主体在空间架构进程中与空间功能属性形成本质性的冲突。
国外的艺术空间理论由一套复杂的社会学理论支撑,在法国,当代艺术空间属于公共性领域,法国的公共领域的政策制定有一条基本的原则:一个民主的社会,最好鼓励由公民组成的民间公共团体去追求非商业目的,让公民利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而不必有国家权力介入。

西方博物馆体制下主要从两方面来展开,一是博物馆的空间是否应该完全为还原艺术品的情境而服务;二是收藏与反收藏。对于第一点,黑格尔曾有一段散文似的描述:“已经从树上摘下来的美丽的果实:一个友好的命运把这些艺术品给予了我们,就像一个少女把那些果实呈现给我们那样,这里没有他们具体存在的真实声明,没有长有那些果实的树,没有构成他们的实体的土壤和要素……同样,命运把那些古代艺术作品给予我们,但却没有把那些作品得以开花和结果的伦理生活的春天和夏天一并给予我们,而给予我们的,只是对这种现实性的朦胧的回忆。”丁宁在《博物馆:艺术经典的意义流变》一文中说:“艺术史学者如果更娴熟于艺术品展示的原初语境及其必然或偶然的变化,那么,艺术博物馆内的许多经典作品的意义的阐释或者意义的历史性变迁就会变得切实许多。”同时他还说:“如果艺术品确有原意(intention)的话,那么,这样的语境变化并不影响作品的意义的存在。” 对于收藏与反收藏,鲍瑞斯·格劳伊斯在《论“新”》一文中做了经典的论述:“如果一个艺术家说(如大多数艺术家所说)他/她想要冲出博物馆,进入生活本身,走向真实,创作真正鲜活的艺术,这仅仅意味着这个艺术家想要被收藏。这是因为,被收藏的唯一可能性就是超越博物馆并且走进生活,创作出不同于已被博物馆收藏了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