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现了收藏家群体,像杨滨等这些走在前头的人。或许理论家可以做一个梳理,看看我们中国收藏文化的历史发展历程,我觉得这是最近二十年来最重要的事情。
杨千:今日美术馆做了两件最重要的事情——去年的“当代艺术文献展”和今年的“收藏展”,这两个展览把今日美术馆的重要性提升了,我觉得像这个“收藏展”非常重要,两年一次“双年展”,或者每年一次“年度展”,都可以。现在的国有美术馆有很多艺术普及的工作,每个星期都有很多中学、小学的学生来参观,实际上做些这样的工作,肯定是眼前看不到一些具体收获,但它以后非常重要。
黄笃:这次我们在策划的过程中,跟小倩,张馆长走访藏家的仓库,让我们大吃一惊。因为以前只是一个想像,认为中国的收藏家可能无非就是摆两幅画。后来我们发现,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比如说张锐先生,他收藏的作品形式很丰富,也说明他的趣味在变,他的判断在变。再比如说扬滨先生最近收藏的这个作品,表面看就是两块两端烧过的木头。这东西按一般的收藏家的趣味来看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收藏的价值。因为我研究过“贫穷艺术”,这很像“贫穷艺术”得方法。但一般的收藏家根本就不敢买的,因为它没有这个知识以及个人的判断。
总之我们这个展览也是个摸索,不能说它多么的完美,因为只是个起步,我们希望、意图是把它做得更加完美。这次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是在我们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做的。因为这个项目必然是一个公开性的、公益性的项目。今天开这个会呢就是要听大家的意见,因为每个人的经验不一样,无论从画廊的经验,还是艺术家的经验,还是从收藏家、机构的经验。这些意见以后我们会去采纳或者去改进。我想这对这个项目今后的实施有很大的参考性的。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