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80后”艺术青年的青春市场
                            
日期: 2008/12/31 9:43:49    编辑:三联生活周刊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不仅如此,金融危机的到来,虽然繁荣到虚热的中国艺术市场遭遇了冬天,也是一个让“艺术家和策展人都冷静下的机会”。“现在很多大一、大二的学生,就敢给自己的作品叫二三十万元的天价,这完全是狂妄。”黄燎原告诉我,“中国艺术市场暂时的繁荣,是前辈几十年努力的结果,而年轻人就想当然地感觉自己前面是一片坦途。但回过头看,中国成功的画廊,敢于大肆开发年轻新人的不多。”确实,按照市场一般规律,新锐艺术家作品一开始的作品价格很低,从2000元到1万元,“画廊即使全卖完了也是赔钱”。黄燎原表示,画廊对每个新画家的投入也是因人而异:“李博属于成长比较快的,今年给他的分成已经涨了3次,因为他的作品有强烈的个人标识性,材料运用也很新颖。而我们另一个签约青年艺术家,台湾的洪绍裴,他成长得就相对慢,作品完全用颜料在画布上堆积,塑造出立体形象。再比如杨柳,别的‘80后’都玩新材料、装置、衍生产品,但她始终在规规矩矩地做布面油画。”


从“御宅”到参差性创作

确实,“80后”、“85后”艺术家对于工业制成品材料的热衷,对于动漫、游戏等视觉糖果的偏好只是表面现象。李博坦陈在自己的大脑里,游戏、MTV、动漫的内存“几乎显示为零”。除了宋代的宫廷画和明代文人画,他喜欢的艺术家除了离群索居的捷克摄影师米罗斯洛夫·蒂奇,还包括本名利川裕美的Hiromix。这个生于1976年的Y世代东京女孩,其进入摄影大师行列的过程可以算是横空出世。1995年4月,身为高三女学生的她,以一台Konica Big Mini傻瓜相机拍下一些生活照片,辑成一本36页的影像集《十七岁女孩的生活》,报名参加Canon主办的“写真新世纪”摄影比赛。这本影像集以不可思议的视角与技术,为她拿下首奖“荒木经惟赏”,也展开她平步青云的摄影生涯。“上几代艺术家,是通过对政治、社会各种宏大命题的表达来建立自己的身份,但是‘80后’、‘85后’艺术家的表达,几乎都来自于自己的私人生活,不再背负沉重的意识形态包袱。”房方说。
“我的创作灵感?哈,就是很细微的生活。6年来我不看电视,上网也不看新闻,就是聊天,上上开心网,然后看下几个艺术设计和时尚网站。”李博形容起自己的生活和创作,用得最多的词是“随性”:“平时工作占据了90%的时间,一起床,不刷牙不洗脸就开始画画。困得不成就睡,饿了就叫外卖吃,最长在工作室里‘宅’了一个多月。剩下10%时间,就是夜店派对、卡拉OK和饭局,喜欢的衣服牌子是Dior Homme、D&G和Burberry,但也会去动物园批发市场去淘100多块钱的衣服。”去年,李博别出心裁地制作了一件名为“棋盘”的装置艺术,在以棉绳盘成的象棋表面,红方印制着面目模糊的自己,黑方是其他女性形象。按照他的讲述,“就是我们每天所遭遇的男女关系,生活,就是一盘下不完、结局未知的棋”。这似乎也颇符合本雅明关于工业时代艺术“日益混同创作与每日生活之间的界限,对现成工业产品的运用和鄙视专业技巧,并且通过在公共空间展示自身,以亵渎传统来引起公众的激烈反应以达到目的”的论断。毕业于服装学院装潢系、签约现在画廊的新锐女画家谭奇志就是个“御宅族”。“一开始她连作品都不寄,只是在我博客上留言,我就去她的主页访问,又过了半年才看到她的作品。”黄燎原回忆说。就是用棉花、绡和线在画布上表现一只沙发,她说,“我画它,是我每天生活面对的就是这个东西”。
虽然我们不能把“卡通化一代”的帽子囫囵扣到“80后”新锐艺术青年的头上,但这个群体创作手法、素材严重同质化,也是亟待克服的一个弊病。黄燎原坦承,自己经营的“现在画廊”,对卡通化艺术是刻意回避的,“只要去日本看看,就知道日本是一个真正有卡通艺术根基的地方,对动漫形象的创造和衍生是骨子里的东西,从手冢治虫、村上隆到川岛秀明,可以勾勒一个明显的发展轨迹”。黄燎原说,“而中国卡通一代艺术家的尝试,除了具有一些历史意义,仍然停滞在模仿和积累阶段”。尽管如此,“80后”丰富参差多态化的个人生活,是这个群体最终将获取中国当代艺术话语权的保证。房方举例说,老一辈艺术家的聚会里,大家不是穿着中山装,就是对襟坎肩,好多人背着Bally背包,而到了“80后”年轻艺术家的聚会,完全是另一个样子——每个人都穿得五花八门,头发也五颜六色,“这不仅是表面上的标榜个性,而是生活状态的多样化”。房方扳着手指头,略带戏谑地历数着“星空间”旗下“80后”新锐画家的生活怪癖:“王光乐开着一辆破桑塔纳,住在距离北京环铁火车道只有10米的一栋楼里当宅男。高瑜是个爱好酒精的派对狂,黄宇兴热衷饲养冷血动物……”房方承认,也许自己签约的艺术家会止步于1980~1985年这一代,因为他“实在没有把握去理解更年轻一代人的精神和表达”。不过,Y时代青少年对于一切“玩”、“游戏”的态度,并不妨碍他们对于严肃、永恒事物的理解与追求。“就好比我们都会去KTV唱歌,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想、都能成为歌手,换句话说,只有足够多的人去K歌,真正的歌手才会有足够的观众。”房方说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