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4: 盗卖
季羡林藏画引发“夺宝”战
◆事件回放 发生在2008年的季羡林名画“盗卖”风波实在算得上一部扑朔迷离的连续剧。11月初媒体惊曝,季老收藏的名画可能被盗拍卖,时任其秘书的杨锐卷入漩涡。随后,季羡林写信给总理要求换秘书、北大13年来阻断季老与儿子季承相见等新闻相继出炉。11月5日,北京大学校方发表声明称,学校对季羡林收藏正在逐一进行清点登记,目前尚未发现其藏品外流的情况。但媒体又说,季羡林于11月7日通过视频对话儿子季承时透露说,“(丢画)千真万确,我知道,当时有感觉。”……
◆记者追踪 最新的情况是,拍卖公司现身,称他们所卖的作品与季羡林的前秘书杨锐完全没有关系,提供那批书画作品的人已经逝世。
无论事情的真相如何,这都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一位倍受尊敬的国学大师、一位历经风雨的百岁老人,竟在晚年被迫卷入如此匪夷所思的“夺宝”大战,实在要让人感慨“人心不古”。
是非5: 作假
林散之之子先“打假”后道歉
◆事件回放 12月1日,江苏一家广播电台在早新闻节目中播报了对著名书法家林散之的儿子林筱之的录音报道,内中林筱之称鉴定专家萧平和书画家庄希祖在林散之的作品鉴定上作假。庄希祖12月16日举行发布会,授权律师发表声明,要求这家电台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随后又宣读了12月2日林筱之写给萧平和庄希祖的道歉信,称自己已82岁高龄,在极度疲劳下接受采访出现“口快、口误”。12月17日,萧平在南京长乐大厦举办“去伪存真”发布会。发布会上,林筱之之子林小同代父出席,当面宣读了林筱之的致歉声明。
◆记者追踪 这次的风波,说到底还是由于随着林散之的书法升值,赝品更加横行。谈到市面上的林散之作品,林筱之后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肯定:“真的少假的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藏家则称,从2007年秋拍到现在,已有上百张的假林散之作品流入各地的拍卖场。
是非6: 拍假
拍来假画告拍卖公司却输了官司
◆事件回放 “这画非我所作,系伪作。”7月1日,吴冠中在一幅名为《池塘》的画的外裱玻璃上签了这样的字样。至此,这幅作者署名为吴冠中、在拍卖行四处流传的《池塘》终于被确认为假画。该画的收藏者苏敏罗要求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全款退还当初因为投拍该画而花去的253万元。12月15日该案一审终有结果。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驳回原告苏敏罗的全部诉讼请求。当事人苏敏罗经过与律师协商,明确表示将继续上诉。
◆记者追踪 这一事件让人感慨万分。假拍和拍假,已成我国艺术品拍卖业的两大毒瘤。所谓假拍,就是人为抬价,制造拍品高价成交的假象;而拍假,则是以假当真,让大量赝品以拍卖的方式堂而皇之走入艺术收藏市场。“吴冠中假画案”再次触及拍卖行不保真的“潜规则”。画作既已证明是伪作,那么卖假货都是法律应该打击的。苏敏罗案将如何发展,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