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首论频道 > 详细内容
重新审视近现代书法
                            
日期: 2009/1/7 13:21:37    编辑:王旭     来源: 今日艺术网独家专稿    

取宋人之法最佳者在近现代寥寥无几。明清以来,历史上取米芾之法最佳者为董其昌和王铎、祝枝山;取黄庭坚之法最佳者为沈周、文徵明,草书最佳者为祝枝山。将沈周和文徵明相对比而言,沈周的学书更为地道,但文徵明较之综合。当代,有好多的书法家痴迷于对米芾、黄庭坚、苏东坡的钻研上,只可惜他们过分的缺乏文学修养和书法的楷书基础,从头到尾只是做着毁灭自己的惨状。宋人书法的豪放与写意,是一门大学问,他是建立在晋唐之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对书法没有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是很难学到真经的,甚至很难入门。比如,按照晋唐之法,宋人的书法是没有理论依据的,比如黄庭坚用笔上的笔划的连绵起伏与似粗麻又极为不均的线条,对照着“永”字八法,就是“柴担”了。我也曾经回击过一个叫喊者研究晋唐书法的学者,晋唐书法的理论只是书法宏观上方针,或者宏观的技法,并不是统一的法度。如果按照晋唐“永”字八法,那么,中国的书法史只属于晋唐少数书法家了。事实是,今人的过于肤浅,不学无术,死钻牛角。我如果把黄庭坚的楷书笔意用张旭或者怀素的草书笔法相联系在一起,可能更为生动。这就是黄庭坚在书法史上的坚定之处。我一直认为,不学习米芾,不学习黄庭坚,根本就无法得到驾驭法度的手段。学习米芾和黄庭坚的书法是考验一个书法家综合修养的一道鬼门关,修养深厚者可以在书法上立足,走火入魔者不适合从事书法这门艺术。

有一些老的书法家,战战兢兢的和晚辈一起学习赵佶的楷书。我认为,赵佶的草书值得大家花大的功夫去借鉴,他的楷书工艺性太强,加之没有精彩的印刷版本,学习起来容易死板,不益于模仿。学宋人之书,选米芾、黄庭坚、苏东坡即可,赵构书法也可兼之。

第三、 元代书法袭古法,可用他山之石,攻晋唐之玉

元代的主要书法家有赵孟頫、鲜于枢、康里巎、邓文原、杨维桢等人。客观来说,就书法的修养上,赵孟頫最高,鲜于枢次之,其他人都平平。这个时代的书法艺术主要以赵孟頫的书法风格为面目,走的是晋唐之路。但赵孟頫在书法上并未完全袭晋唐衣钵。人们一直以为赵孟頫的书法未形成风格,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是来自于人们过多的接触到了赵孟頫的大量的临书作品,而忽略了他本人的真实。历史上的书家,赵孟頫确实是临书天下第一,尽管董其昌对此有异议,但终究没有赶超。赵孟頫的书法风格形成于晚年,他的早期书法几乎都进行临习经典的过程。无论是在真草隶篆各方面,他都非常出众。所以,元代的书法史几乎是赵孟頫一个人的。他将元代书法在复古中进行了革新。多数学者一直认为,赵孟頫是弃绝宋人之意的书法,其实不然,他的作品里面吸收了好多的米芾、黄庭坚的意韵,只不过今人对书法过于肤浅,而无法发现这一点。但相对于鲜于枢、康里巎、邓文原、杨维桢等人来说,赵孟頫的书法比较纯洁一些。他在复古意义上最多的走的是晋唐之法。而鲜于枢、康里巎、邓文原、杨维桢等人是在宋人基础上,对晋唐之法进行地借鉴。我认为,这里面最为出众的当属鲜于枢。他借鉴古法,灵活自然,汲取了“二王”的精神,削减晋唐之妩媚,增加了宋人的酣霸,开创了一代书风。可与赵孟頫相比较。这是事实,赵孟頫的综合修养是高于鲜于枢的,比如他真草隶篆、书法上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只不过他本人的书法功力完美无缺、但书法风格缺乏个性。尤为他的草书,不及鲜于枢生动。所以,究草书一点,我们可以应证人们所说的鲜于枢在书法上的成就超过赵孟頫之说。但在楷书、行书、篆书、隶书、绘画方面依旧赵孟頫占优。至于康里巎、邓文原、杨维桢他们的成就是淹没于赵孟頫与鲜于枢之中的。从书风上来说,他们借鉴古法接近于鲜于枢,承袭宋人的笔法较多,但更多的还是取法晋唐,只可惜表现平平。
所以,元代书法是一个上溯经典的历史,他是晋唐书法的一个缩影。对晋唐之法无法得到者,可以退步于元代。达到退而攻之的效果。我认为,学习元代,当以赵孟頫的书法为宗,鲜于枢兼之,其他可借鉴。主要是因为赵孟頫的书风高雅,用笔地道,真草隶篆皆精。鲜于枢、康里巎、邓文原、杨维桢等人的书法汲取了古人之法,笔墨意趣浓厚,不易把握。

  
·CYAP项目负责人李国华专访
·Hi21新锐艺术市集运营总监李宜斐专访
·杨画廊创始人杨洋专访
·青年艺术100执行总监彭玮专访
·大艺网CEO刘颖专访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卢浮宫揭开神秘面纱
·搜·藏·晒
·《艺术+拍卖》艺术权力榜单
·设计师丹-罗斯加德
·“气球”系列灯具
·班克斯支持占领伦敦运动(图)
·法贝热的复活节彩蛋
·梦露戏服将举行第2次拍卖
·专家声称又发现达芬奇作品
·摄影师拍摄艺术界名流办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轻艺术家2015年最具市场价值
·忧伤呀,忧伤!那无处安放的青春忧伤
·国内外青年艺术家成长路径比较
·给年轻艺术家的信
·阿布扎比卢浮宫将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艺术网旧版: 艺术新闻 | 艺术批评 | 展 览 | 艺术财经 | 人物 | 美术馆 | 艺术经典 | 艺术教育 | 图片中心 | 图书资讯
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58760011 转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权所有 © 2006-2020 今日艺术传媒  备案:京ICP备11039214号-8
今日艺术网微信公共平台
官方微信平台